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题:航天之翼“精雕师”——数控达人曹彦生的航天报国情
新华社记者胡喆
一把心形鲁班锁,12个零件、100多个面组合在一起,间隙0.005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六分之一,达到目前数控加工的极限……这只是他无数个高精度加工作品的缩影。
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拥有三个工种高级技师操作证;24岁,成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最年轻的高级技师;25岁,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亚军;26岁,成为最年轻的北京市“金牌教练”……成绩的背后,是他对数控技术的不懈追求,对“航天报国”的执着坚守。他就是航天科工二院283厂高级技工——曹彦生。
听音辨形:他的数控加工技术达到“人机合一”
2005年,刚毕业的曹彦生满怀梦想和憧憬,来到283厂工作。然而,当时的厂房环境不够现代化。每天,他将沉重的导轨抬上龙门铣床,穿着大头皮鞋,来回蹚在冷却液中,双脚时常被浸透。任务紧张时,他每天都主动工作14个小时以上。
繁重的工作没有让曹彦生懈怠,只要有空,他就泡在书店,把关于数控的书籍读个遍;进口数控机床的操作说明书和按钮提示都是外文,他就自学了多种外语。
一年夏天,283厂首次将五轴加工技术应用于零部件生产加工,当时厂内精通数控加工的人并不多。凭借早期研读的相关知识,曹彦生接下了这项任务。他采用参数化建模,进行五轴加工程序编制,但由于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可借鉴的经验少,一道道关键程序的编制让工作进展一度卡壳。
一天凌晨3点,躺在床上琢磨问题的他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兴奋地给同事打了一个电话,得知同事当天倒班作业正在厂里,他便穿上衣服兴冲冲地跑到厂房。经过实际验证,该种方案完全可行,并最终彻底解决了零件加工难题,取得了技术新突破。
成功往往来自汗水的累积,艰辛的付出也让曹彦生练就了一身不凡的本领。他能够听声音判断切削用量是否合理,能够看切屑判断刀具寿命,达到“人机合一”。
万无一失:他的加工误差小于一根头发丝的厚度
制造航天产品讲究的是“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作为航天产品翅膀的雕刻师,曹彦生深知自己的责任所在。
曹彦生是技能高手,可以将细长结构件平面度误差做到小于一根头发丝的厚度。他也是一个大师级的数控雕刻师,可以将航天产品翅膀分毫不差地加工出来。
在一个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面对产品对称度的超高精度要求,许多师傅试了一次又一次,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超差。眼看整批次产品存在报废风险,曹彦生主动请缨,从分析超差产生的原因、材料的特点、多轴编程技术等方面入手全力攻关。
为了确保加工过程万无一失,曹彦生自学了仿真软件,将先进的五轴加工技术和仿真技术结合起来。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最终加工出来的“翅膀”对称度达到了要求。
曹彦生还练就了一项“所见即所得”的本事。一次,同事为了考验曹彦生的技能水平,半开玩笑地从一堆花生中挑出一颗,让他生产加工一个一模一样的特殊材料工艺品。曹彦生从拿着花生“相面”、建模、编程、仿真到最终加工成型,仅用了2个小时。
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曹彦生首次将高速加工技术和多轴加工技术结合,发明的“高效圆弧面加工法”,为航天企业节省生产成本数千万元;他提出的多项新型加工理念,让蜂窝材料、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加工瓶颈问题迎刃而解,为航天装备新材料选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甘为人梯:建设航天强国需要更多大国工匠
近年来,曹彦生有了新身份,作为北京市“金牌教练”,他指导的4名选手均在全国大赛名列前茅。
“看到自己指导的选手上台领奖,比自己得奖还高兴。”曹彦生说,在不断追踪数控加工顶尖技术的同时,他把自身积累的技能技艺也无私传授给了身边的同事。
曹彦生所在的航天科工二院,对创新人才的重视早已成为全院共识。曹彦生所在的“马景来工作室”是航天科工集团众多大师工作室中的标杆,专攻数控加工难题和高端技能人才孵化。而今,这个18人的工作室,已有7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1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诞生了5位全国技能大赛冠军。
与数控“牵手”十余年,曹彦生成了大家口中的“数控达人”。但他并不满足:不断面对挑战,继续攻坚克难,享受着解决问题的过程。
“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我们无疑需要更多像曹彦生这样拥有工匠精神的年轻人,扎根一线,为祖国事业而奋斗。”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马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