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溯源淮河第一辑第三期:探寻淮河之源…(上)

2024-05-11 16:08 蚌埠发布客户端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江河巨擘。她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脉,由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俯瞰佛子岭水库

从上古时代的大禹治水到千年前的黄河夺淮入海,从近代的水灾频仍到新中国的治淮工程,千百年来,淮河既曾带给我们无数难忘的记忆,亦润泽着一方沃土,滋养着无数生灵,承载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真挚期盼。

▲俯瞰梅山水库

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因淮河而兴,因淮河而美,因淮河而发展,而伴随着“靓淮河”工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与河湖的关系得以重塑,“河湖清亲两岸绿”生态样板日趋成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荆山湖进洪闸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的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淮河文章,讲好淮河故事,带领大家更多地了解一条你可能知道,又可能知之不多的淮河,了解她的前世今生。让我们跟着水利专家一同溯源,揭开这条大河的神秘面纱……

▲2020年荆山湖行洪区行洪,右为淮河,左为荆山湖行洪区,中间堤防为荆山湖行洪堤

第一辑 漫话淮河

目前第一辑已推出

溯源淮河第一辑第一期:从淮水,说起…(点击此标题查看原文)

溯源淮河第一辑第二期:“淮”字,怎么解?(点击此标题查看原文)

今天推出第三期

探寻淮河之源…(上)

 请看——


一、最早出现的“淮”字

说淮,首先需要说两件事,一是淮河之所在,二是淮河之始源。

淮河所在,简言之,淮河位于长江黄河之间,南有大别山脉和江淮丘陵与长江水系相阻,北有黄河南堤和泰沂山脉与黄河流域相隔,西起以嵩山、伏牛、桐柏山脉为始,东至于黄海以止。

虽说甲骨文早有“淮”字出现,但是最早出现 “淮”字的书是《尚书•禹贡》。

一起来简单阅读一下最早《禹贡》中的“淮”字。

《禹贡》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九州,指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涉及淮河的州,以徐州为主,豫州次之,扬州为淮河以南的东南之域。

《禹贡》中关系到淮河的内容,有四句,前二句是说淮河的贡赋,后二句则是讲开通淮河的山水之道。

第一句: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

《禹贡》一书,分别对九州的方位、水土治理、物产、交通、贡赋、居民等贡赋情况和条件进行介绍。句中徐州,主要指淮河流域的中东部。海指黄海,岱指泰山,乂指治理,猪通潴,包作苞,浮作水运。

意译:徐州之域,东至黄海、北至泰山,南至淮河。淮河、沂水已经治理好,蒙山、羽山可以种植,淮、沂之水可流至大野泽,东原地方的水患已去,地之平者治理完成。这里的土是红色的,又粘又肥,草木苞谷丛生。这里的田是二等,赋税是五等,进贡的物品为五色土,可以建社封圭之用。羽山之谷,夏翟山鸡,峄山南面的桐木(琴瑟之材),泗水边的磬石,淮夷之地的蚌珠和鱼(这里指淮河的中下游地区)。还有用筐子装着黑色祭服的绸和白色的绢(吉祥之服),进贡的船只,从淮河通过泗水,可以到达与济水相通的大河(黄河)。

第二句: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鸟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这句话,主要指淮河以南为扬州(这里的扬州区域主要为古吴越地区),彭蠡指鄱阳湖(古代亦指巢湖),震泽指太湖,三江指古代长江(三江之名始见《吴越春秋》,北江、中江和南江)。其内容重点针对的是鄱阳湖以东到巢湖和江南太湖流域的禹贡情况而言,此处不作简译。

第三句: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熊耳,山名,在黄河支流洛水和伊水之间。

外方,山名,即现在伏牛山沙河以北的山系。

桐柏,山名,即现在的桐柏山脉。

陪尾,山名,即泗水的源头东北山系,位于现在山东蒙山的西北部分山系。

第四句: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淮,即淮水;泗,即泗水,现在的泗河;沂,即沂水,现在的沂河。泗河、沂河位于淮河流域的沂沭泗水系。

译意:大禹开通了淮河流域的重要山区道路,从熊耳山(位于洛水、伊水之间)、到外方山(即今伏牛山)、到桐柏山,到达陪尾山(泗水源东侧,即今山东蒙阴西北的岱崮山区)。

而导淮,则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河,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再向东,流入大海。



二、淮河之源,在哪里?

《禹贡》之“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导淮自桐柏,是指出淮源所出的关键。

《禹贡》所言淮源所出桐柏,概念上没有悬念。关于淮河的始源,在早期的众多文献中,均有明确记载,各类文献说到淮水,必说桐柏。

桐柏作为淮源,自史至今,总体上没有分歧,但是现代也有个别学者存有一家之言,悖于历史沿革,摘选部分西方观点假以科学之名来挑战历史淮源之所出。

一般而言,千里淮河,发源于桐柏山脉主峰北麓,从早期的地理著作,至明清到民国,桐柏淮源,历史上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论水的著作,最为有名的则是《水经注》。

《水经注》,怎么说?

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淮水》(卷三十),开篇即言,“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并列举《山海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风俗通》《春秋•说题辞》《释名》《史记》《水经》《大明统一志》等书。均言,淮出桐柏。

▲郦道元《水经注》明万历朱谋玮笺(内阁文库藏)


《山海经》曰:“淮水出余山,余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入海,淮浦北。郭璞注曰:今淮水出义阳平氏县桐柏山,东北经汝南、淮南、谯国、沛国、下邳,经广陵县入海。朝阳县今属新野。”

▲《山海经·海内东经》

▲淮源峡谷(六盘谷)

▲淮源六盘谷中的“淮河正源”题词


三、淮河源头,有些什么?

《尔雅》给出细节性说法。

《尔雅》曰:“淮为浒。然淮水与醴水同源俱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潜流地下,三十许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县也。阚骃言复阳县,胡阳之乐乡也。宣帝元康元年置,在桐柏大复山之阳,故曰复阳也。《东观汉记》曰:朱祐少孤,归外家复阳刘氏。山南有淮源庙,庙前有碑,是南阳郭苞立,又二碑,并是汉延熹中守令所造,文辞鄙拙,殆不可观。故《经》云东北过桐柏也。”

阳口,古称淮井铺,后称固庙,即今桐柏县淮源镇。阚骃,字玄阴,也是南北朝时北凉著名地理学家、经学家。

南阳平氏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平氏镇,西晋时属义阳国,至南朝宋时废。南齐永明五年(487年)复置,属南义阳郡,南朝梁为汉广郡治。隋大业初属淮安郡。唐属唐州。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废。

胎簪山,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三十里太白顶。

大复、胎簪,《禹贡锥指》:皆其支峰。《禹贡》:总谓之桐柏也。

淮源庙碑等三碑,清代《水经注疏》作者熊会贞认为此三碑盖已佚。会贞按:此碑已佚,《古文苑》以此碑为王延寿撰,又其一碑及东汉郭苞所立之碑,盖已佚。

淮源庙碑,一说毁于唐时,一说至少在明代尚存于世,清雍正年吴江人沈彤,踏勘淮源并著《寻淮源记》曰:“(淮渎)庙,南阻金台,北枕淮水,中有汉延熹六年碑”。

现流行的淮源庙碑贴(隶书),为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吴炳重书,而碑贴题签《汉淮源庙碑》五个字,系出自清代学者陈鸿寿之手。

其碑文曰:“以淮出平氏,始于大复,潜行地中,见于阳口,立庙桐柏,春秋宗奉。”碑文开篇,举出淮源出处,简明扼要。

又辞曰:“泫泫淮源,圣禹所导,汤汤其逝,惟海是造,疏积济远,柔顺其道,弱而能强,仁而能武,昼夜明哲所取,寔为四渎,与河合矩,烈烈明府。”

寥寥数语,道出大禹导淮史实,明确东汉时期淮河是可以直达入海的早期记录。

▲吴炳书《淮源庙碑帖》

对于淮河的具体源头,也即淮河的源点(或淮河的零点位置),历史上则是众说纷纭:有大淮井说,有小淮井说,有牌坊洞说,有淮庙三井说,有淮源湖说,还有至桐柏县淮渎庙的众支流皆为淮源说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是谜团。

▲解放初,在淮井旁的“淮源”碑(《治淮》汇刊第二辑)


四、历史上,淮河探源的故事


淮河的源头在历史上也是分争不断,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淮河源头具体位置的不同看法。让我们先看看,有记录以来淮河探源的故事。

第一次记录

北魏高祖孝文帝年间(约471-491年间),“穷溯淮源,佛化流氓”,为最早的穷溯淮源记。

原文:

《魏书•列传》:“高祖初,蛮首桓诞归款,朝廷思安边之略,以诞为东荆州刺史。令珍为使,与诞招慰蛮左,珍自悬瓠西入三百余里,至桐柏山,穷淮源,宣扬恩泽,莫不降附。淮源旧有祠堂,蛮俗恒用人祭之。珍乃晓告曰:“天地明灵,即是民之父母,岂有父母甘子肉味!自今已后,悉宜以酒脯代用。”群蛮从约,至今行之。凡所招降七万余户,置郡县而还。”

▲钦定四库全书《魏书》卷四十五


结论:孝文帝派招慰使韦珍来桐柏山“穷溯淮源,佛化流氓”。史载韦珍探源,目的在于招抚蛮左,教化风俗,重点不在探源,对探源本身的记载付之阙略,其“穷淮源”,起码是说到了淮源这个地方,具体有没有探源,有什么细节,不得而知,也未能言及孰为淮河之源头。

第二次记录

清康熙年间。文学家、藏书家田雯,有游桐柏记事,是正式意义上的溯源探淮,并著有《游桐柏山记》。

原文:

《游桐柏山记》:“桐柏山在唐县、平氏南,由宛西行,土阜起伏,野阔烟疏,渡河过唐县抵平氏境。唐县古曰淮州,扼蔡之吭,而枕邓之背,盖古之战地。唐李愬雪夜陈迹,不可复睹矣。出平氏三十里,漫衍无陵谷,又五里入土冈口,杂树交萌,水石冲交于中,历落升眺怡清。再三里许,上带崇崖,下临绝壑,云重烟接,泉声不断。虽舆隶担夫,顾而忘疲矣。再十里,至桐柏山。

▲《小方壶斋舆地丛抄》(第四帙)

山有二高峰,东曰胎簪,西曰大复,桐柏其总名也。远望之,峻岽百重。云冒山顶,前后只如一山。及舁舆以入,登大复之颠,谓已逾千仞。东瞻胎簪,双峦齐秀,其峻岽又倍过之,峰上有数百石囷,贯以石梁,故曰胎簪也。

岩下巨石员削如臼,一水出焉。澄脉下滴清乳,泠泠潜行地中,依中发源,是为淮水,大禹导淮,此其迹也。

淮井,有神禹庙,废基犹存,井东北一河,沫如跳珠,激石成溜,三泉奇发自此水,随山转而有瀺灂淼漫之势矣。”

结论:胎簪山,岩下巨石,员削如臼,一水出焉。澄脉下滴清乳,泠泠潜行地中,依中发源,是为淮水。具体位置没有说清,可能是胎簪山中岩石裂隙中的一处山泉,此说法与大、小淮井没有关联。

清康熙三十三年十月(1694年),康熙御书《灵渎安澜》,遣官祭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皇帝为淮渎庙题写匾额。

▲康熙御书《灵渎安澜》

第三次记录

清雍正年间。吴江人沈彤,踏勘桐柏,专程查寻淮源,并著《寻淮源记》,这完全是一次有记录的民间人士寻源活动,实属不易。《寻淮源记》中的论源之说,见解独到,无比真实,对胎簪、大复山之考,更是众多说法之一,可供参阅。

原文:

《禹贡》谓,导淮自桐柏。桐柏之山,今属南阳之桐柏县。余以雍正初元(1723年),客郡斋, 屡欲往桐柏山以观淮之源,逡巡未果。越三岁决往,乃跨马出东郭门,济川陟冈,经二百六十里,而至桐柏之山,山绵亘可百里,西通襄阳之枣阳,东南连徳安之随州,峰峦森耸,夹道南北,有紫霄、翠微、玉女、卧龙、莲花诸名。

其道南最西一峰,则曰胎簪,《水经》所谓平氏县胎簪山也。有泉出其阴,北流至平地,分二道,郦道元注所谓西流为澧,东流为淮者也。泉之旁有池,方七尺许,水清浅不流,俗谓之淮井,盖泉所溢也。淮井东三十里,为桐柏县城,城东北一里许,为淮渎庙。庙,南阻金台,北枕淮水,中有汉延熹六年碑。

山泉自分流后,穿沙石屈曲而东,至庙北,凡合南北涧水,十余道。以余观之,皆淮源也。

谓淮出胎簪山者,专指山阴之一泉耳。汉延熹碑云:淮出平氏,始于大复,潜行地中,见于阳口。

《水经注》以为潜流三十许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

乃余访之土人,考之近志,皆未有能确指其潜行之迹,及阳口之所在者(《府志》谓:淮源初出,即伏流三十里,涌为三泉,因浚为井,则伏流在淮井上,《县志》谓:井边有泉三处涌出,伏流地中,经六七里成川,则伏流在淮井下,皆与《水经注》不合,以目验之,亦不尽然)。而城东五六十里,有峰巍然而髙,土人指为大复山,谓在随州界,淮水绕其南,于桐柏山为最东一支,所谓阳口当在是。

余又疑与潜流三十里之说,远近不符,欲并往观之,马病而返。其然否,难定于今矣。大复之名,始见《汉书•地理志》,志言:禹贡桐柏大复山,淮水所出,以为淮水出桐柏之大复山也,然胎簪亦固其源,不应独遗,则其时所谓大复山者,盖统胎簪以东诸峰言之(《元和郡县图志》,以大复为桐柏之异名,误)。后人名最西一峰曰胎簪,余峰多别为之号,而最东一支,遂专大复之名矣。若道北诸峰,土人往往概称桐柏山,犹多沿禹时之旧云。

▲《小方壶斋舆地丛抄》(第四帙)

结论:山泉自分流后,穿沙石屈曲而东,至庙北,凡合南北涧水,十余道,以余观之,皆淮源也。这个源头范围太广,淮水自源至桐柏县城淮渎庙北,诸多山沟支流皆为淮源,可以作为一种观点,显然是没有指出真正的源头。对于大复山之说,却是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其对错,至今仍然难断。

清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御书《惠济河漕》匾额,遣官祭淮。

▲雍正御书《惠济河漕》匾额

第四次记录

这是淮河最为关键、层次最高的一次探源活动,完全是政府行为的探源,发生在清乾隆年间。

下期,请敬请继续关注。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美图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下一期,《探寻淮河之源…(下)》

5月18日,敬请期待…



来源:蚌埠日报社

策划:朱素贤  特约撰稿/古籍图片收集提供: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业委员会会员、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处原一级调研员 吴旭

淮河今照特约拍摄: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原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崔德密

编辑:徐捷



5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