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村遗址,又名禹墟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马城镇禹会村,遗址坐落于涂山南麓,淮河和天河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155.2”,北纬3253 '31.1”。呈南北狭长形分布,面积约 200 万平方米,遗存年代跨双墩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晚期及汉代等多个时期,其中主体遗存年代为龙山文化晚期。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传》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因相传大禹当年为治水曾在此召会万国诸侯,故称“禹会”。
禹会村遗址干1985 年全国文物普查期间,被首次发现。2006年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工作队对其进行了实地钻探,认为禹会遗址是淮河流域一处单纯的龙山文化遗存。2007年,被列为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并进行了首次发掘,2008年 2011年度又先后进行多次考古发掘,均有重大收获。
经考古发掘,揭露出的遗存有沟槽和底坑、火烧堆、方土台、长方形土坑遗迹。另 2017年在遗址的南部发现了一座占地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的城垣。这座城四周每条边的城墙长度约五六百米,城垣宽度达到了20 多米,墙基用当地所产的白土夯成,这种面积巨大带有白土城垣的古城,为淮河流域首次发现。
禹会村遗址出土器物有陶器、磨石、草木灰、兽骨、兽牙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另有少量器物为夹谷壳、蚌末陶。陶器陶胎厚重、火候低。器形有罐、碗、钵等,鼎足有侧三角形扁足、“鬼脸”式空足和尖锥足等。纹饰以素面为主,有少量划纹、弦纹、绳纹和捺窝纹。另发掘出土大量鬼脸式鼎足陶器碎片、动物牙齿、碳粒物、石镞和耕作石器工具等。
1、禹会村遗址是淮河流域史前文明持续演进的重要见证。
在禹会村遗址的范围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双墩文化遗存,新石器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遗存,以及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龙山文化遗存。其中,双墩文化遗迹属于7000年前淮河中游重要的史前文化。该遗迹不仅填补了龙山文化的地域性空白,最新发现的围垣聚落结构,揭露了当地复杂水文环境对人类居址的影响,是淮河中游史前文明持续演进的重要见证。
2、见证了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广阔区域内的文化交流。
禹会村遗址位于中原、海岱、江汉与环太湖四个文化中心之间,呈现出多元复杂的文化面貌。器型学研究发现此地与周围四大区域都有相似器型,尤其受海岱文化影响,又与苏北诸遗址共同表现出过渡地带文化的特征。文化交流是华夏文明产生的重要基础,而厘清交流的复杂局面也离不开对禹会村等代表性遗址的细致研究。
3、遗址中特殊形制的聚落遗迹现象表明了遗址的特殊文化内涵与地位。
禹会村遗址中现存有 2000 多平方米的龙山时期大型聚落台基,台基中轴线上附加了一系列的相关设施,西侧长达百米以上的专属通道,证明了在这里曾经进行过繁杂的具有祭祀意义的礼仪性活动。台基附近的房址设有固定的门道,或任何特意加工、修饰的居住面,说明了它们是为举行某项活动而短期居住的简易式建筑。具备这些特征的遗迹使禹会村遗址在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研究中具有了特殊地位。
4、阐明了淮河流域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在传统的认识里,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发达的龙山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要课题,但近年来黄淮、江淮地区的考古发现让学界对该地区史前文化乃至更广阔的龙山文化的整体面貌有了全新的认识。禹会村遗址的发掘证明了在两大流域之间的淮河流域也存在有发达的龙山文化,它对长江与黄河的连接作用解释了考古学界的许多问题,与双墩、尉迟寺等遗址共同阐明了淮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为丰富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禹会村遗址核心文化遗存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龙山文化时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是建立华夏国家文明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化、大改组和大动荡时期。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发掘,有望揭开封尘于地下的千古之谜,为揭开江淮之间地区文明化进展的程度提供可考资料。2017年11月7日禹会村遗址入列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1年10月12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全国150处大遗址人选,我省人选6处,其中我市禹会村遗址、双遗址榜上有名。
附:
1.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2.2021年11月28日《安徽日报》刊登:安徽多处大遗址人选国家“十四五”保护利用规划
3.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区位图
4.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龙山文化展示节点设计图
5.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航拍图
(张弢、计春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