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皖浙“对赌”13年,都赢了!

2025-08-15 16:42 ​人民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2年,为了一江清水向东流,皖浙两省签下了《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协议》,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原则,试点实施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说到底,这是一场“水质对赌”。

俯瞰新安江一江碧水。人民网记者 张俊 摄

“对赌”13年,形成了共赢局面,起到了双赢效果:

下游得到了一江清水,跨省界断面水质始终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上游得到了生态补偿,试点以来,黄山市累计获得中央及皖浙两省补偿资金68亿元。

而今,在新安江的碧波里,正倒映着生态文明实践的崭新风采。

一江碧色,满山苍翠。人民网记者 张俊 摄

说起新安江的保护,歙县是绕不开的话题,新安江流经歙县9个乡镇,境内长约76.75公里,约占新安江(安徽段)的三分之一。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主战场,依江而生、因江而兴的歙县,在守护“绿色底线”的基础上,是如何打好这场生态环保战?又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

一江两岸焕新颜

新安江从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流出,百转千回,经歙县街口镇入境浙江,最后汇入千岛湖。如果说,杭黄高铁是一条黄山心连杭州的钢铁长龙,那么,碧波而下的新安江,就是一段情牵两地的绿色纽带。

“一定要保护好新安江源头水。”多年来,作为新安江出省的最后一道关口,歙县牢记使命,守护一江清水从未懈怠。

半江瑟瑟半江红。歙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2012年以来,歙县坚定扛起“一江清水出新安”的责任,先后出台了200余项新安江生态保护制度及配套政策,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实践中,一方面给生态治理做“减法”,另一方面给生态修复做“加法”。

试点实施以来,淘汰搬迁100余家企业和项目,全面实施网箱退养、渔民退捕、退耕还湿、化工企业搬迁、农村改水改厕、农业减肥减药,先后投入治理资金46.8亿元(其中生态补偿资金10.7亿元)。

同时,设立正科级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发展中心,与浙江省淳安县建立水质联合监测、汛期联合打捞、渔政联合执法等全流域联防联控机制。

过去人水相争,如今还水于江、还绿于岸。

在深渡镇,新安江澄江似练,岸线成了生态红线。“在治理中坚持该拆的拆、该搬的搬,如今新安江两岸不仅成了风景线,更是大家的亲水道。”歙县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发展中心主任李志平感慨。

从水到岸,从岸到镇,从镇到城,全县上下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在精心“照料”下,现在的新安江,水质常年达标,皖浙交界断面水质综合指标连续13年优于考核标准,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98%以上。

漾漾清流润民生

8月初,位于安徽和浙江两省交界的歙县街口镇,一江碧色,满山苍翠。

清晨,江面雾气蒙蒙,江岸鸟鸣婉转。望着家门口的新安江,歙县街口镇街口村党总支副书记姚志群满脸欣慰:“傍晚随便在岸边走走,就能看到不少鱼儿在水里翻腾。”

姚志群今年49岁,打小就在新安江边长大,对这一江水的变化感触很深,“过去,这里是网箱‘排排坐’、渔网相连接的场景,围得江面密不透风。”

保护新安江就是保护家园。

新安江畔,两岸居民依山傍水。人民网记者 张俊 摄

随着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的深入实施,网箱退养、渔民退捕、退种还湿……村里经过路面整修、河道清淤、两岸种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现在村民日子变好了,幸福感满满,保护新安江的意识也大大提高。”姚志群说,他身为村里的副书记,但凡得空,都会沿着江岸来回转转,有时也会驾着冲锋舟,去到水中央,感受“江水村边合”。

“我们这里的山山水水就是青山绿水。”姚志群感慨,“水清之后,吃上生态饭,也分到生态红利,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一江清水出新安,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江边的姚志群来说,是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水是生产之要,更是生态之基。

时隔多年,再看眼前一汪碧水,已经在新安江畔开起民宿的姚志群满怀憧憬,“水清了,岸绿了,退捕上岸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保护发展并肩行

保护与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兼顾兼得的双向选择。

悠悠新安江,直通千岛湖,泛舟其间,碧水清波尽收眼底,除了两岸焕新颜,因水而兴的产业经济也初见成效,激发了万千活力。

新安江畔,枇杷喜获丰收。施亚磊 摄

在歙县深渡镇,即便已经过了枇杷采摘季,但安徽天全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依旧是一派忙碌。

“3年前来歙县投资,相中的就是这一方净水。”公司总经理倪林俊快言快语,“水好,环境好,枇杷产量和品质才会高。”

身为一家以枇杷为主要原材料的加工企业,安徽天全生生物科技向来把品质放在首位。如今,在新安江畔就地取材的枇杷,经过加工后,不仅有果饮、果干、果酒,还有枇杷蜜和袋用茶。

“去年企业产值700多万元,今年有望实现翻番。”看着已经收上来的枇杷叶和枇杷果,倪林俊信心满满。

老家在下游千岛湖,创业在上游深渡镇,对于扎根歙县的倪林俊而言,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具象化了。他告诉记者,得闲的时候,会专门搭乘客班轮回家,顺江而下,4小时20分钟的行程,看看水、望望山,毫无倦意。

和倪林俊感受一样,如今江水怀抱,出门见水,天然的地理优势让亲水成为深渡镇百姓的“心头好”,一幅江河安澜、秀水长青的“新安江山水画廊”已徐徐展开。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新安江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优质水,以“一江清水”带动了下游的“一湖秀水”。

“从‘一水共护’到‘一域共富’,歙县将以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为契机,持续推进‘新安江模式’拓展升级。”李志平说,让每滴水都“释放生态之美、涌动经济之效”,续写“一江清水出新安”的新故事。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