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遗体器官捐献 让生命延续灿烂

2022-04-02 08:33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

她走了,但她的眼睛还在看这个世界

脸庞俊秀,笑容灿烂,生前的李璐阳光而自信,要不是病魔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她应该正带着孩子在龙子湖公园赏花观景,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美好……“虽然姐姐走了,但她的眼角膜却留了下来,接受眼角膜的人可以替她看看这如画的风景。”看着姐姐生前的照片,李莉说,将角膜和遗体捐献出来,是姐姐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温暖。

“姐姐是一个阳光开朗的人,平时乐于助人,也热心公益事业,时常进行公益捐款,即使患病后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坚强的态度,和她住在同一间病房的病友常被她爽朗大方的笑声所感染。”面对记者,李莉像老朋友一样回忆着姐姐的音容笑貌,追忆着姐姐生前的点点滴滴。

“妹妹,癌症患者的器官还能用吗?要是能用的话,把我的遗体和器官一起捐了吧!”李莉说,姐姐决定捐出遗体和器官受到了自己的影响,2020年6月11日中国器官捐献日那天,李莉再次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登记自己的信息时,躺在病床上的姐姐忽然提出自己也要捐献遗体和器官的事,得知眼角膜还能使用时,她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就太好了!我走了我的眼角膜可以留给失明的人,他(她)可以代替我看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我还要把遗体捐献出去,用于医学研究,这样我也死而无憾了。就这样,李璐也登记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得知两个女儿的志愿,妈妈对女儿们的行动十分支持,也愿意捐献遗体和器官。至此,一家三口人全部成为遗体志愿捐献者。

2021年夏天,李璐的癌细胞开始转移,转移速度很快,从盆腔到骨头再到肝肾等,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从蚌埠到上海,无论辗转哪家医院诊治,她的钱包里都一直装着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在她突然病危的时候,家人迅速拨打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电话400-010-6695,表达了她捐献角膜和遗体的意愿,希望有人可以用她的眼角膜重见光明,希望她的遗体可以用于医学研究。很快相关部门与家属取得了联系,蚌埠医学院遗体(器官)捐献接受站接收了李璐的遗体。

“我2014年和2020年先后在施予受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两次登记捐献器官和遗体,产生这样的想法起初只是想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再次则更是出于感恩。”李莉告诉记者,她的女儿是一位扩张性心肌病患者,2018年在武汉协和医院做了心脏移植手术。虽然女儿在ICU病房时住了100多天后,最终还是因并发症去世,但是他们一家都永远感谢那位捐献心脏的少年及其家人,并且想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这几年,我们一家在医院待了太长时间,目睹了各种晚期病人的痛苦挣扎,亲眼看到医生与病魔的赛跑,捐献遗体和器官就是希望我们国家的医学进步再快一些,医疗水平再提高一些,能够挽救更多的人。”

“满足我的心愿,就是对我的孝顺”

“我是报社记者,想采访一下您志愿捐献遗体的事,不知您是否愿意?”“当然愿意,这是一件好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遗体捐献”。当记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拨通电话时,电话那头李义勇老人(化名)爽快地答应了采访要求。

李璐(左二)生前与家人共同庆生。受访者提供

“我在蚌埠一所高校工作,到蚌埠市红十字会签署《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那天是7月1日。”李义勇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一天进行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是因为想留个纪念。“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在这一天签下捐献遗体志愿,是想将自己生命终结时的‘最后礼物’献给党和国家的医疗事业。”

李义勇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教育工作者,一生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现在党和国家提倡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如果死后还要与儿孙争地,不仅会浪费国家的土地资源,还会给子女带来麻烦,这种情况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走”,在生命终结时还能为祖国的医学研究作一点贡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这就是他对人生的理解。

李义勇说,原本以为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进行遗体志愿捐献,到蚌埠市红十字会签字时,才被告知需要家属签字同意或家人商量好由本人代签。在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他分别拨通了儿子和女儿的电话。儿子在北京一家新闻媒体工作,比较懂得老人的心情,稍作犹豫后,就同意了父亲的意见。但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却怎么也想不通,在电话中,李义勇果断地说:这是父亲的心愿,儿女如果孝顺的话就应当满足父亲的这个心愿。见父亲心意已决,最终女儿理解并同意了父亲志愿捐献遗体的做法。

签完字李义勇还不放心,走出市红十字会办公室,直接到来退休前的工作单位,把志愿捐献遗体的事儿报告给单位领导,并恳求说,自己去世的那一天,万一儿女不在身边,烦请单位通知蚌埠医学院遗体(器官)捐献接受站接收遗体。“在我看来,捐献遗体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利国又利民,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对这事想不通。”

“我志愿在离世后将自己的遗体无偿奉献给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为我国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和提高疾病防治能力贡献自己最后的一份力量,为使我的遗愿得以实现,现已征得我的亲属同意和支持,并委托李茜作为我遗愿的全权执行人。”采访时,家住金奥华府9号楼的李祥培老人并不介意新闻报道中采用真名实姓,他坦然地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回避不了,我们既坦然面对死亡,也要科学认识遗体。

“我志愿捐献遗体,是受到姐姐、姐夫的影响”,李祥培说,在春节的一次家庭聚会时,听姐姐、姐夫说他们都签署了捐赠遗体志愿书,觉得这个做法很好,既节约了土地,也作出了最后的贡献,于是节后一上班,就在姐姐的带领下到蚌埠市红十字会签了捐献遗体志愿书。

致敬逝者,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

“我也想捐献自己的遗体,只是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想得通,我准备再做做她们的思想工作,相信我的心愿一定能实现。”家住滨河世纪花园的纪阿姨是社区公认的“大善人”,2020年春节前新冠疫情暴发时,她在社区第一个以个人名义捐款1000元。社区“道德银行”设立后,她又以个人名义捐款1000元。虽然她本人已是70多岁的老人,还经常登门看望社区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隔三岔五给他们送米送菜。“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够吃够喝就行,多行善举可以温暖更多的人,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也算是自己对世间能作的最后贡献。”

纪阿姨告诉记者,她的老伴是驻蚌舟桥部队的转业军人,在一次出差时候因公牺牲,从那时起,她对生命就有了全新的认识,人在世上走一遭,不是能留下多少财富,而是能留给社会多大贡献。人死后就失去价值,这时候如果再与子孙争地,就是火化后埋下地内心也会感到不安的。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老人愿意捐献遗体而子女心存顾虑的情况不是个例。在一家商场当营业员的陈丽表达了她的顾虑,虽然知道遗体可以用作医学研究,也明白捐献遗体行为的高尚,但一想到自己的父母将遗体捐献后,今后连个祭奠的地方都没有了,心里还是极为不舍。

“子女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我们也充分尊重捐献者及亲属的意愿,但这方面的担忧大可不必。”蚌埠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孙林告诉记者,考虑到子女的情感需求,如果亲属需要捐献者的骨灰,医学院校会在遗体发挥应有作用后进行火化,然后为亲属保留骨灰。同时为了让亲属有祭奠的地方,并体现出政府对高尚行为的褒奖,市民政部门已开始规划建设遗体捐献者纪念园,届时会将遗体捐献者的名字刻在纪念碑上,供后人瞻仰。

“医学教学和临床科研都离不开捐献遗体,可以说没有遗体,医学生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国家的医学科学也不可能取得进步。”蚌埠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高级实验师、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蚌埠医学院接受站副站长俞鹏告诉记者,人体解剖学是所有医学生的必修课,医学生可以通过解剖操作系统地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毗邻层次关系及血管、神经走行分布,每一位医生的成长之路都离不开遗体所作的重要贡献。为了表达对遗体捐献者的敬意,老师和学生每次上解剖课前都要面对遗体进行默哀。“这样做既是致敬逝者,也体现了对生命无私奉献的尊重。”

俞鹏介绍说,蚌埠医学院遗体(器官)接受站始建于2004年,随着人们生死观的不断进步,皖北地区志愿捐献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建站当年,仅接受2具遗体,到2010年接受11具遗体,2021年接受遗体达到了21具。“虽然接受数量在不断攀升,但与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接受的遗体数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志愿捐献遗体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提高遗体捐献量的关键。观念的改变需要持续不断地宣传推动。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大力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宣传,对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之前,每年到市红十字会进行志愿捐献遗体登记的只有十余位,2019年登记人数达46人,2020年登记人数58人,2021年登记人数达72人。数据表明,生前志愿捐献遗体已成为更多人表达奉献精神的自觉行动。

“2022年市红十字会将结合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市辖各区分别设立遗体器官捐献登记点,方便群众志愿捐献遗体登记。”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孙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206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

她走了,但她的眼睛还在看这个世界

脸庞俊秀,笑容灿烂,生前的李璐阳光而自信,要不是病魔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她应该正带着孩子在龙子湖公园赏花观景,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美好……“虽然姐姐走了,但她的眼角膜却留了下来,接受眼角膜的人可以替她看看这如画的风景。”看着姐姐生前的照片,李莉说,将角膜和遗体捐献出来,是姐姐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温暖。

“姐姐是一个阳光开朗的人,平时乐于助人,也热心公益事业,时常进行公益捐款,即使患病后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坚强的态度,和她住在同一间病房的病友常被她爽朗大方的笑声所感染。”面对记者,李莉像老朋友一样回忆着姐姐的音容笑貌,追忆着姐姐生前的点点滴滴。

“妹妹,癌症患者的器官还能用吗?要是能用的话,把我的遗体和器官一起捐了吧!”李莉说,姐姐决定捐出遗体和器官受到了自己的影响,2020年6月11日中国器官捐献日那天,李莉再次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登记自己的信息时,躺在病床上的姐姐忽然提出自己也要捐献遗体和器官的事,得知眼角膜还能使用时,她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就太好了!我走了我的眼角膜可以留给失明的人,他(她)可以代替我看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我还要把遗体捐献出去,用于医学研究,这样我也死而无憾了。就这样,李璐也登记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得知两个女儿的志愿,妈妈对女儿们的行动十分支持,也愿意捐献遗体和器官。至此,一家三口人全部成为遗体志愿捐献者。

2021年夏天,李璐的癌细胞开始转移,转移速度很快,从盆腔到骨头再到肝肾等,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从蚌埠到上海,无论辗转哪家医院诊治,她的钱包里都一直装着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在她突然病危的时候,家人迅速拨打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电话400-010-6695,表达了她捐献角膜和遗体的意愿,希望有人可以用她的眼角膜重见光明,希望她的遗体可以用于医学研究。很快相关部门与家属取得了联系,蚌埠医学院遗体(器官)捐献接受站接收了李璐的遗体。

“我2014年和2020年先后在施予受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两次登记捐献器官和遗体,产生这样的想法起初只是想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再次则更是出于感恩。”李莉告诉记者,她的女儿是一位扩张性心肌病患者,2018年在武汉协和医院做了心脏移植手术。虽然女儿在ICU病房时住了100多天后,最终还是因并发症去世,但是他们一家都永远感谢那位捐献心脏的少年及其家人,并且想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这几年,我们一家在医院待了太长时间,目睹了各种晚期病人的痛苦挣扎,亲眼看到医生与病魔的赛跑,捐献遗体和器官就是希望我们国家的医学进步再快一些,医疗水平再提高一些,能够挽救更多的人。”

“满足我的心愿,就是对我的孝顺”

“我是报社记者,想采访一下您志愿捐献遗体的事,不知您是否愿意?”“当然愿意,这是一件好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遗体捐献”。当记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拨通电话时,电话那头李义勇老人(化名)爽快地答应了采访要求。

李璐(左二)生前与家人共同庆生。受访者提供

“我在蚌埠一所高校工作,到蚌埠市红十字会签署《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那天是7月1日。”李义勇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一天进行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是因为想留个纪念。“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在这一天签下捐献遗体志愿,是想将自己生命终结时的‘最后礼物’献给党和国家的医疗事业。”

李义勇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教育工作者,一生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现在党和国家提倡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如果死后还要与儿孙争地,不仅会浪费国家的土地资源,还会给子女带来麻烦,这种情况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走”,在生命终结时还能为祖国的医学研究作一点贡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这就是他对人生的理解。

李义勇说,原本以为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进行遗体志愿捐献,到蚌埠市红十字会签字时,才被告知需要家属签字同意或家人商量好由本人代签。在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他分别拨通了儿子和女儿的电话。儿子在北京一家新闻媒体工作,比较懂得老人的心情,稍作犹豫后,就同意了父亲的意见。但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却怎么也想不通,在电话中,李义勇果断地说:这是父亲的心愿,儿女如果孝顺的话就应当满足父亲的这个心愿。见父亲心意已决,最终女儿理解并同意了父亲志愿捐献遗体的做法。

签完字李义勇还不放心,走出市红十字会办公室,直接到来退休前的工作单位,把志愿捐献遗体的事儿报告给单位领导,并恳求说,自己去世的那一天,万一儿女不在身边,烦请单位通知蚌埠医学院遗体(器官)捐献接受站接收遗体。“在我看来,捐献遗体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利国又利民,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对这事想不通。”

“我志愿在离世后将自己的遗体无偿奉献给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为我国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和提高疾病防治能力贡献自己最后的一份力量,为使我的遗愿得以实现,现已征得我的亲属同意和支持,并委托李茜作为我遗愿的全权执行人。”采访时,家住金奥华府9号楼的李祥培老人并不介意新闻报道中采用真名实姓,他坦然地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回避不了,我们既坦然面对死亡,也要科学认识遗体。

“我志愿捐献遗体,是受到姐姐、姐夫的影响”,李祥培说,在春节的一次家庭聚会时,听姐姐、姐夫说他们都签署了捐赠遗体志愿书,觉得这个做法很好,既节约了土地,也作出了最后的贡献,于是节后一上班,就在姐姐的带领下到蚌埠市红十字会签了捐献遗体志愿书。

致敬逝者,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

“我也想捐献自己的遗体,只是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想得通,我准备再做做她们的思想工作,相信我的心愿一定能实现。”家住滨河世纪花园的纪阿姨是社区公认的“大善人”,2020年春节前新冠疫情暴发时,她在社区第一个以个人名义捐款1000元。社区“道德银行”设立后,她又以个人名义捐款1000元。虽然她本人已是70多岁的老人,还经常登门看望社区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隔三岔五给他们送米送菜。“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够吃够喝就行,多行善举可以温暖更多的人,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也算是自己对世间能作的最后贡献。”

纪阿姨告诉记者,她的老伴是驻蚌舟桥部队的转业军人,在一次出差时候因公牺牲,从那时起,她对生命就有了全新的认识,人在世上走一遭,不是能留下多少财富,而是能留给社会多大贡献。人死后就失去价值,这时候如果再与子孙争地,就是火化后埋下地内心也会感到不安的。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老人愿意捐献遗体而子女心存顾虑的情况不是个例。在一家商场当营业员的陈丽表达了她的顾虑,虽然知道遗体可以用作医学研究,也明白捐献遗体行为的高尚,但一想到自己的父母将遗体捐献后,今后连个祭奠的地方都没有了,心里还是极为不舍。

“子女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我们也充分尊重捐献者及亲属的意愿,但这方面的担忧大可不必。”蚌埠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孙林告诉记者,考虑到子女的情感需求,如果亲属需要捐献者的骨灰,医学院校会在遗体发挥应有作用后进行火化,然后为亲属保留骨灰。同时为了让亲属有祭奠的地方,并体现出政府对高尚行为的褒奖,市民政部门已开始规划建设遗体捐献者纪念园,届时会将遗体捐献者的名字刻在纪念碑上,供后人瞻仰。

“医学教学和临床科研都离不开捐献遗体,可以说没有遗体,医学生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国家的医学科学也不可能取得进步。”蚌埠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高级实验师、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蚌埠医学院接受站副站长俞鹏告诉记者,人体解剖学是所有医学生的必修课,医学生可以通过解剖操作系统地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毗邻层次关系及血管、神经走行分布,每一位医生的成长之路都离不开遗体所作的重要贡献。为了表达对遗体捐献者的敬意,老师和学生每次上解剖课前都要面对遗体进行默哀。“这样做既是致敬逝者,也体现了对生命无私奉献的尊重。”

俞鹏介绍说,蚌埠医学院遗体(器官)接受站始建于2004年,随着人们生死观的不断进步,皖北地区志愿捐献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建站当年,仅接受2具遗体,到2010年接受11具遗体,2021年接受遗体达到了21具。“虽然接受数量在不断攀升,但与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接受的遗体数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志愿捐献遗体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提高遗体捐献量的关键。观念的改变需要持续不断地宣传推动。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大力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宣传,对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之前,每年到市红十字会进行志愿捐献遗体登记的只有十余位,2019年登记人数达46人,2020年登记人数58人,2021年登记人数达72人。数据表明,生前志愿捐献遗体已成为更多人表达奉献精神的自觉行动。

“2022年市红十字会将结合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市辖各区分别设立遗体器官捐献登记点,方便群众志愿捐献遗体登记。”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孙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