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景
早上9点,胡莉萍准时来到钓鱼台街道喜迎门社区老年学校舞蹈教室,把筋骨活动开,额头微微出汗,感觉浑身都清爽有劲。“我要赶紧把这支舞学会,等过年还要给家人表演展示一下呢。”
中午11点30分,结束了充实的舞蹈课,胡莉萍前往社区老年食堂就餐。土豆烧肉、拉皮肉丝、番茄炒蛋……刚运动过的胡莉萍食欲大开,一口气吃了两碗饭。
下午和晚上的时光也是充实而美好的。“睡个午觉,再和邻居们聊聊天,晚上吃过饭去社区广场散步,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胡莉萍说,她和社区许多姐妹一样,虽然年岁大了,但心中仍有诗和远方,社区打造的各种活动空间就是她们的精神家园,给她们生活带来满满幸福感。
近年来,钓鱼台街道喜迎门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平台、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总体思路,着力解决辖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打造“幸福迎门”。瞄准社区老年群体需求,把社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聚焦在民生服务上,将辖区内组织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形成组织互联、资源互通、功能互补的党建引领、民生服务新载体,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圈出全新的15分钟“为老服务圈”,全面提升辖区老年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了“阵地”,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就有了实打实的载体。喜迎门社区通过创特色、建亮点、挖潜力抓好党建阵地建设,打造了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包括乒乓球活动室、健身室、舞蹈活动室,多媒体室等各类活动室。同时,利用小区休闲广场打造了特色党群服务站,将原有的百姓舞台打造成流动影院播放基地,增设居民议事亭,让党员群众观影的同时有一个议事聊天的场所。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喜迎门社区党总支将推动志愿服务有效融入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不断孵化特色品牌,为居民提供各类既便捷又精细化的服务。“红管家志愿服务队”“红袖章志愿服务队”“红旗手志愿服务队”等一个个响当当的品牌,为社区建设汇聚更多正能量。
陈在文是一名社区党员,也是“红管家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自打成为志愿者,他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觉得生活都有了盼头。“积极发挥党员作用,服务居民也有了落脚点,感觉还能为大家伙儿服务二十年呢。”陈在文说。“红管家志愿服务队”由社区退休老党员干部组成,突出发挥老党员在党建指导、主题宣讲、矛盾调解、服务社区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团结凝聚更多的社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温馨周到的党建服务,是社区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喜迎门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共建融合”为统揽,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等多方联动的“红色服务”体系,重点打造一批“红色服务”特色,汇聚一批以党员为骨干的“红色服务”团队,实施一批解决老百姓难点、痛点问题的“红色服务”服务项目,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出发点,从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做起,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创办了老年学校,开设了音乐、舞蹈、书法等课程,打造了安徽省终身学习品牌‘风雅堂’,丰富了辖区退休党员和社区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喜迎门社区党总支书记史叶明说,同时针对社区老年人多、吃饭难的问题,社区利用小区场所改造成老年食堂并投入运营,确保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价廉味美、安全卫生的暖心餐,全面提升了辖区老年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外,社区还打造了“禹您同行”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室内休息、充电、图书等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