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考验一座城市的应急能力;众志成城,彰显守护家园的责任担当。
近日,安徽蚌埠遭遇强降雨袭击,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63.5毫米,部分区域突破278毫米,雨势之猛、范围之广,历史罕见。
在这场与暴雨的赛跑中,蚌埠以高效联动的应急机制、昼夜不停的抢险行动,交出了一份令广大市民满意的硬核答卷,展现了城市治理的力度与温度。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次应急体系的实战检验。
面对暴雨,蚌埠市防汛抗旱指挥部7次会商调度,四级应急响应迅速启动,气象、水利、城管、交通等多部门联合值守,1839名基层抢险人员、3160名专业队伍闻“汛”而动。从泵站全力抽排到交警全员上岗,从景区紧急关停到农田积水抢排,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底线思维。
细节之处见真章,守护百姓平安就是最大的民生。
市政工人徒手清理堵塞的雨水篦子,环卫人员凌晨冒雨清扫路面淤泥,物业人员加固空调架、转移阳台花盆……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恰恰是城市韧性的基石。
数据显示,全市累计出动抢险人员超5000人次,调用设备400余台,6.4万亩农田积水得以及时抢排。数字背后,是无数人用汗水筑牢的“安全堤坝”。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蚌埠行动值得点赞。
此次防汛中,预警“叫应”机制直达基层,水利工程提前预泄,162处在建工地停工避险,这些举措将防灾关口前移,实现了从“救”到“防”的转变。正如网友所言:“暴雨中的‘蚌埠速度’,是预案的科学性,更是执行的人性化。”
风雨无情,人间有爱。当城市在暴雨中安然运转,当市民在积水中看到逆行者的身影,我们读懂的不仅是一套高效的应急体系,更是一座城市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坚守。
在此,我们代表330多万市民向所有夜战暴风雨的奋斗者、守护者们致敬!
眼下,汛期仍未结束,但有了这样的“硬核”担当,蚌埠必将无惧风雨,守护好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