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 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2025-06-23 10:12

□崔晓东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好转。

一、破题之举:八项规定开启作风建设新纪元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成为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举措。

(一)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

新时代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多得很!”党中央从八项规定入手抓党的作风建设,体现了以小切口撬动全面从严治党大变局的政治智慧。

(二)正风肃纪是长期任务

中央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为加强作风建设立下了铁规矩、硬杠杠。这八个方面的具体行为规范,看似“小事小节”,实则抓住作风建设的“牛鼻子”。中央八项规定适用于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对八项规定内涵的提炼和升华,其精神内核聚焦于四个关键维度:一是弘扬厉行节约的优良传统,二是坚决摒弃奢侈浪费与奢靡之风,三是坚守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四是践行求真务实的工作导向。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适用于全体党员干部,通过纠“四风”与树新风双向发力,以“严”的基调、“实”的导向重塑党内政治生态和培育转变社会风气,使崇俭戒奢、清正廉洁、务实担当成为党员干部的政治操守和行动自觉。

二、落实之效:激浊扬清彰显作风建设新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同“四风”不懈斗争,纪律松弛、作风漂浮状况显著改变,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一)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至2024年12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7.6万起;共批评教育和处理152.3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9.5万人。十多年来,我们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通过“关键少数”示范引领向“绝大多数”拓展的责任传导、“面上整治”到“靶向治疗”深化的制度传导、“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向上的生态传导,推动全党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以持之以恒的作风建设实现政治生态系统性重塑。

(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反对“四风”。“四风”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因此,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一方面,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持续狠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另一方面,聚焦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现象、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加重基层负担等问题,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同时,从严处理快递送礼、电子红包、变相公款旅游等问题,既盯住老问题不放,又对隐形变异行为露头就打。纠治“四风”从小处抓起,以小见大,以小带大,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

(三)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促进国家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一是激发内生动力。中央政治局带头改进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标杆。各级领导干部响应中央号召,切实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了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一级带动一级,一级引领一级的良好局面。2024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二是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整治违规公款消费,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把钱花在刀刃上,把更多“真金白银”用于发展的紧要处、民生的急需上。通过优化群众办事体验,推动工作方式转变,创新工作方法,从解决“一件事”向办成“一类事”拓展延伸,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增强群众信任。改进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弄清楚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弄清楚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加以解决,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四是优化社会风气。把加强作风建设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结合起来,以优良的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

三、长久之治:系统施策构建作风建设新机制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关键要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没有制度保证,改进作风的成果最后也保不住。

(一)强化理论武装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每逢重大历史关头,都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每次党内集中教育也都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为全党团结统一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此次学习教育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要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悟,深刻领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本质属性、核心要义、路径方法;深刻认识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践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与积淀的宝贵经验,真正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内驱力和自制力。

(二)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不正之风是腐败的温床,腐败加剧不正之风的蔓延。风腐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严到底纠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既“由风查腐”又“由腐纠风”,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

(三)向制度建设要长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一是构建纠治“四风”的长效机制。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立足长远、标本兼治,及时将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制度,努力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二是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令行禁止,让制度“长牙”“带电”,绝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针对作风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三是严格制度执行。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进一步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坚持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