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李景)随着东方初露曙光,位于涂山路南侧、禹会路西侧的椭圆时空基地项目已经开始忙碌,塔吊挥动着钢铁臂膀,工程车有序来回。进入夏季高温时段以来,项目通过采用“抓早晚、歇中间”的错峰施工模式,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椭圆时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业界卫星应用与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在蚌实施的椭圆时空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35亩,总建筑面积约1.4万㎡,包含两栋定制厂房、一栋综合楼及配套设施等。目前厂房、综合楼基础施工已完成,主体结构开始施工,提前完成节点任务,压缩周期超3个月。
一个个项目千帆竞发,在禹会区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的动力加持下,扬帆激浪、加速推进。去年以来,该区固定资产投资连续1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6个月居全市首位,1-5月增长16.7%,高于全市平均15.1个百分点。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禹会区把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王,创新实施“红橙黄绿灯”四色分级调度、责任包保等机制,抓牢抓实项目“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压舱石”,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为推动重点项目快速落地、高效实施,禹会区实施项目全周期管理,将新建项目前期手续精简为11个关键节点,推行“甘特图”作战机制,推动手续加速“清零”。建立已开工项目实物投资量动态监测机制,每周监测、分析、反馈,确保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达100%。
目前,王岗老旧工业基地改造等7个省集中开工项目均提前开工、入库,开工率、入库率连续10个季度达成“双百目标”,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63.5%,超序时进度21.9个百分点。
当“红橙黄绿”成为项目推进时的“信号灯”,如何高效实施才能确保项目向“绿”而行?禹会区创新要素保障机制,运用“红橙黄绿灯”四色分级调度,通过颜色标识对项目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和差异化管理,实行“一项目一领导一专班”包保责任制,及时协调解决用地、环评等难题70余个,积极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聚焦下半年任务,禹会区将继续深化学习教育成果,紧扣‘谋项目、强储备、优统筹’工作主线,全力提升项目谋划能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禹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成为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