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向“群”集聚 向“新”而行 向“用”发力

2025-07-10 08:57   

蚌报融媒体记者尤靖文 通讯员 汪淼

传感器被誉为现代科技的“五官”,在汽车、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多个热门领域市场需求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市抢抓产业“风口”,把智能传感产业集群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之一,依托传感谷,奋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已成为长三角智能传感产业版图中的“关键拼图”。

这项产业发展的具体成效如何?发展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关注。不仅将其列为年度重点监督议题,更是第一次采用促进型立法模式,拟制定当地第一部涉及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蚌埠市促进传感产业发展条例》。通过立法、监督“双管齐下”,助力传感产业抢抓机遇、蓬勃发展。6月25日的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联组会议上,与会的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围绕智能传感产业发展推进情况进行专题询问,通过“人大之问”的“精准点穴”,进一步把好智能传感的“产业脉搏”。

“问”前下足功夫 切准问题症结

询问能否达到良好效果,找准问题的症结至关重要。为确保真正问出产业发展之痛点、促进发展之重点,市人大常委会在筹备这场“考试”上下足了功夫。

今年4月份以来,由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牵头,组织有关单位、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等,通过实地走访、开展座谈等形式,深入调研、摸清情况,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前景,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鉴于该项议题的专业性,在正式开展专题询问前,市人大还组织常委会委员开展了集中观摩和培训讲座活动,实地观摩了传感谷展厅、华鑫微纳、华鑫智感等全市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单位企业,同时邀请了该行业领域专家开展授课,在正式“开考”前做足了准备,进一步加强了委员们对该产业了解,夯实了询问基础。

“专题询问中提出的问题都切中了要害、抓住了关键。可见市人大常委会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会后,市政府部分应询部门负责同志表示,人大的专题询问是对我市智能传感产业发展推进情况的精准“把脉问诊”,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专题询问工作组织有序、真问实答、富有成效。

“问”出发展路径 “答”出责任担当

询问当日,市行政办公中心一楼会议室气氛热烈,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联组会议上,11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作为“考官”,直击智能传感产业发展“考卷”的“关键知识点”,频频向有关单位、部门“出题”。

“在我省确定的‘三谷’发展战略中,对比合肥市的‘声谷’和芜湖市的‘视谷’发展,我市稍有落后,请问市科技局下一步将有哪些措施进行比学赶超?”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吴兵率先发问,直指前期调研发现的问题短板,拉开了本次专题询问的序幕。

第一个问题就直揭短处、问在实处,可见“考官”们都有备而来。

“请问下一步如何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如何支持打造应用场景形成示范应用,强化市场牵引发展能力?”

“请问下一步在基金支持、财政投入、国有资本引导方面有哪些考虑?如何完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如何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高技能人才培育?”

“我市已连续举办了七届MEMS智能传感产业发展大会,如何做好大会后半篇文章,抓好大会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落地?”

……

提问、回答、追问、补充,委员们直击靶心、接连发问。市科技局、财政局、招商中心、经开区等10个单位、部门负责人17次就委员们所提问题当场答复,通过亮数据、摆问题、谈举措,力求将“考卷”答实在、获高分。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头部企业‘龙头’效应,根据智能传感产业‘多杂散小’的特点,加强统筹,推动实现‘规模倍增、链条补强、生态升级’。”

“我们将发挥‘人才十条’等增量政策叠加效应,全方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建强公共平台、建设共享之窗、拓展应用场景,积极打通企业研发到生产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智能传感产业作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集中资源,加大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力争2027年全市智能传感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区。”

一言一语谋发展之计,一问一答显监督之力。这场专题询问持续两个多小时,委员们的问题如手术刀般精准切入堵点,应询部门直面问题不推诿、不绕弯,答出了症结、应出了对策、作出了承诺,展现出破题的决心与路径。这场充满思考与诚意的问答,不仅是对多年来蚌埠发展智能传感产业的深度解剖,更吹响了蚌埠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的号角。

“问”出成果 督出实效

“此次专题询问既是对全市智能传感产业发展现状的一次全面审视,也是对蚌埠未来产业发展路径的摸索探讨。人大通过调研和专题询问,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市发展智能传感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也给如何破题指明了方向。这次会议对市政府下一步如何推进我市智能传感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多启发,市政府将认真抓好落实。”在认真听取了提问和应答后,副市长金胜庆现场表态、郑重承诺。

在人大和政府的良性互动间,问题、原因、对策更加清晰明了,责任、担当、共识进一步凝聚,监督效果也在一问一答的“过招”中得到彰显。而专题询问不止于“问”,更重要的是有“果”,问出实效、问出成果,着力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智能传感产业的做大做强需要持续努力,绝非一日之功,更决不能“一问了之”,做实“后半篇文章”,落实意见建议,才是重中之重。

“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有的可以吸收进审议意见,有的可以作为闭会期间代表建议,有的可以在下一步立法工作中予以参考。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认真研究办理常委会审议意见,将专题询问的效果体现在具体的工作成效上,切实把‘人大之问’转变为推动政府工作的‘践诺之行’。市人大也将持续监督,一盯到底。”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对专题询问的内容和形式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中心、精心选题,双向互动、跟踪问效,不“预设脚本”、不“彩排导演”,背靠背出题、面对面答题,力求摸清真实情况、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已经成为蚌埠人大专题询问的显著特点。

向“群”集聚、向“新”而行、向“用”发力,以“人大之问”把好产业发展脉搏。从专题询问的“考场”到产业发展的“战场”,蚌埠正站在新起点,紧抓新机遇,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智能传感产业集群加速崛起,进一步擦亮蚌埠智能传感产业名片。

编辑:贾铁成





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