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冬病夏治适合哪些人群?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了解→

2025-07-10 16:55 上海发布  

       夏天这个阳气最旺的季节,利用好可以温热散寒扶正气。很多人以为冬病夏治的疗法只是“三伏贴”,其实其疗法非常丰富,有穴位贴敷、针刺、艾灸等等。那么,冬病夏治适合哪些人群?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下吧!


丰富多样的疗法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会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选不同的配方,将药物打磨细粉调和成糊状药饼,选择适量药饼用胶布固定于特定穴位上。“三伏贴”即是一种穴位敷贴。

针刺

一般冬病夏治会选“温针灸”,即在针柄上插上艾绒点燃,通过针灸针把热量传输到穴位内,以穴位热敏效应和传导通路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艾灸

将点燃的艾条放置体表的腧穴,可以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之目的。

刮痧、拔火罐、走罐

这些方法都能刺激经络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出现青紫色出血点,也就是俗话说的“痧”。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可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使人体的神经、循环、免疫、排泄等系统兴奋起来,加快新陈代谢。

穴位注射

选择注射用药物注入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穴注射,一般起益气作用;肺俞穴注射,一般可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中药汤剂

“冬病”由内而生,对于轻微疾病,可仅选择外治方法,对于症状明显、迁延日久的患者来说,需内外兼治,加用汤剂内服治疗。

夏季膏方

许多患者可能没听说过“夏季膏方”,或认为自己没吃过。其实,用于治疗咳嗽的“蛇胆川贝枇杷膏”、润肺的“雪梨膏”、安神助眠的“酸枣仁膏”、清热解暑的“龟苓膏”等,都属于“夏季膏方”范畴。虚寒性疾病患者,在夏季利用膏方调治,扶助阳气的效用更为显著。

适合哪些人群

1. 平时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频繁受寒感冒的虚寒性体质人群。

2.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或慢性鼻咽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3.虚寒性胃痛、腹痛、腹泻等,如慢性肠炎腹泻、功能性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4.属于中医寒性的痹证、腰腿痛范畴,如关节炎、颈肩综合征、腰椎病等,遇寒加重,夏季不耐空调、风扇等运动系统疾病的患者。

5.痛经、经期前后腹痛、腹泻等,受寒即症状加重,温暖即减轻的女性。

冬病夏治的疗法往往会组合使用,例如白领人群,日常工作应酬多、压力大,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到了年底最忙时容易出现手脚怕冷、乏力、气短、睡眠差等。在夏季,通过温阳散寒的拔罐、艾灸、穴位敷贴,再配合中药内服,可益气温阳,对身心调治的效果更好。

治疗注意事项

不用局限于“三伏天”

其实只要温度超过30℃就可以开始冬病夏治,不用局限于“三伏天”期间,主旨是抓住“天很热”这个环境条件,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安排治疗。

接受针刺、拔罐的患者

接受针刺、拔罐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不宜有饥饿感,也不能过饱和劳累、饮酒。

进行穴位敷贴的患者

进行穴位敷贴的患者,需清洗局部皮肤,避免过多出汗。

治疗期间,避免受寒;应禁食过于寒凉之物,如冰镇食品等。

注意观察治疗部位的皮肤有无过敏,当轻度瘙痒发红时,可暂停或缩短敷贴时间。

这些人群不适合冬病夏治

急性发热、皮肤过敏或有皮损或疮、疖、痈的人群,咽痛、黄痰、舌苔黄腻者,孕期女性,以及存在严重心肺功能受损、血压波动、活动性出血等人群。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