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桥街道以公租房租赁补贴发放为抓手,通过“数据跑腿”“上门帮办”“动态跟踪”三项举措,将住房保障政策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今年截至6月,已累计为16户困难家庭发放补贴2.4万元,用“小补贴”撬动“大民生”,让住房保障的阳光照亮每个困难家庭。
数据筛查“主动办”,让政策精准找到人。街道依托“皖户安居·保障房运营监管系统”,联合区住房保障中心,比对低保户、残疾人、低收入无房户等人群信息,建立“保障对象预筛库”。社区网格员按名单逐一电话核实,对符合条件却未申领的群众“点对点”推送政策。居民李奶奶感慨道:“我平时不住在这边,很多政策都不了解,社区小姑娘特别有耐心地教我怎么办理租房补贴,真是太贴心了!”这一举措,成功将“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让好政策不再“沉睡”。
特殊群体“上门办”,服务送到家门口。针对独居老人、重度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体,街道组建“安居服务小队”,提供材料代填、证件复印等全流程代办服务,把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家住和煦·幸福城的李大爷因腿脚不便一直没办理补贴,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收取材料,帮忙复印身份证和户口本,全程代办。
年度复核“动态调”,确保保障精准到位。街道建立“一户一档”动态管理机制,在年度复核中重点关注保障对象的收入、住房变动情况。对因再就业等原因收入超标的家庭,及时停发补贴并做好政策解释;对新出现的困难家庭,实行“随申请随审核”,确保“应保尽保、不漏保”。
从“坐等申请”到“主动出击”,从“前台办理”到“上门服务”,天桥街道以补贴发放为“小切口”,做好基层治理“大文章”,用贴心服务织密群众“安居网”。(麦精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