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指尖答题“赢鸡蛋” 红色故事“润心田”

2025-09-04 16:04

这段时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龙亢村的邵大爷捧着手机格外“上心”,时不时还拉着孙子当“参谋”。“答到60分就能抽奖领鸡蛋,题目还都是咱村自己的故事,这‘课’上得真有意思!”邵大爷口中的“课”,正是七月份村里举办的线上红色文化知识竞赛。选调生、驻村工作队和退役军人服务站将新四军淮上办事处行署旧址的历史、龙亢古镇的往事等特色工作,转化成了100多道接地气的题目,再配上鸡蛋、香皂、挂面等小奖品,成功点燃了村民学习党史、军史了解村史、参与村务的热情。这种创新开设“线上红课”的举措,让党史军史村史教育“走新”更“走心”

红色历史“活”起来,家门口烽火岁月成考题

龙亢村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新四军淮上办事处行署旧址就坐落于此。如何让这段红色历史不仅仅呈现为展馆里的文字和图片,而是真正走进村民心里?驻村工作队、选调生和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们动起了脑筋。

  “重要的是让村民都对咱村的红色历史有所了解和感悟,把这些故事和精神传递下去,尤其是年轻一代。”驻村工作队和选调生和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一拍即合,借助龙亢村的红色主题街区项目和纪念馆展览,结合村民口耳相传的本地历史片段,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把新四军在淮上的战斗故事、办事处的重要工作汇编成一本知识手册,并设计出一道道具体问题。“怀远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是哪一年在龙亢成立的?”“抗战时期的‘铁乌龟’指的是什么?”“谈一谈龙亢英雄儿女钮玉书的故事带给你的现实启发。”这些带着“泥土味”的题目,一下子拉近了村民与历史的距离,让村民在答题中既重温峥嵘岁月,也看到身边的变化与发展。

指尖答题“火”起来,小奖品激发全民学习热

“很多答案都在新四军纪念馆里,还有一份知识手册能查阅,答对抽奖,那肯定都想试试呀!”村民赵大嫂笑着说。竞赛依托线上平台,操作简便。村民农闲时、饭后茶余,拿出手机几分钟就能参与。答对题目达到抽奖门槛,即可兑换实实在在的生活用品:鸡蛋、香皂、挂面、抽纸……东西虽小,却件件实用,诚意满满。

    活动上线后,迅速在村民微信群、朋友圈“刷屏”。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请儿孙帮忙操作;下至十几岁的学生,拉着父母一起学习、答题;很多家庭实现了“学习总动员”。一时间,村里掀起了“指尖学党史、答题赢实惠”的小热潮。大家不仅比谁答得快、答得对,更在相互讨论中加深了对红色历史和村情村务的了解。“答题能抽到鸡蛋吗?”“谁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红枪会到底有多少人?”成了村民交流的新话题。

润物无声“实”起来,知村情聚人心促发展

这场知识竞赛,表面是答题赢奖,实则是一堂润物无声的“沉浸式”党史、军史和村情普及课。党史教育接了地气: 新四军在淮上的艰苦斗争、军民鱼水情,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变得可知可感,红色精神在轻松互动中入脑入心,提升了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邻里关系更融洽,增进了邻里互动,无形中凝聚了人心。

  “效果超出了预期!”选调生小杨和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退役军人服务站以及村里大学生志愿者在发完最后一场竞赛的奖品后复盘。“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了大家对龙亢的自豪感、对村里工作的认同感,为村里下一步发展攒足了人心和动力。”该村书记邵建军颇有感慨。

一部手机,几道题目,几件小奖品,龙亢村这场别开生面的线上红色知识竞赛,成功打通了理论宣讲的“最后一米”。基层宣传教育,不必拘泥于形式,关键在于找准与群众日常生活的结合点,用“土”办法、“鲜”内容、“实”效果,让有意义的事情也能变得有意思,成为村民喜闻乐见的好事情。这股“指尖学习”新风,正为龙亢村乡村红色文化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通讯员  杨滢)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