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庄街道红旗社区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为抓手,通过搭建智慧化服务平台、构建闭环式反馈机制、培育多元化志愿力量,将“精细服务”理念转化为居民可感可触的幸福体验,绘就了一幅便民利民、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图景。
搭建“三位一体”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供给精准化
打造集便捷办事、问题反馈、资源共享于一体的智慧便民服务中心,居民通过人脸识别即可完成社保金领取认证、高龄补贴申领等高频事项办理,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将辖区小区划分为16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配置“1名专职网格员+2名志愿者+N名楼栋长”,形成“每日巡查-问题上报-分级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流程。依托“网格微信群”,实现事件处理全过程留痕,累计解决窨井盖破损、下水管道堵塞、飞线充电等民生问题300余件,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整合辖区资源建成暖新驿站、社区老年大学、邻里会客厅等功能空间。创新推出“邻里守望”互助养老模式,鼓励低龄老人参与志愿服务,通过服务时长累计积分,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畅通“双向互动”反馈渠道,构建民意表达直通车
为了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开发“慧满淮畔”微信小程序,设置“随手拍”“民声呼应”“社区动态”等模块,方便居民随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同步组建由社区干部、物业经理、业委会成员构成的“服务响应专班”,实现线上诉求“接诉即办”。累计处理线上诉求200余条,响应率达100%。建立“物业社区联合接待日”制度,社区两委成员每周固定时间走访商户、居民,现场办公就地解决环境卫生、停车管理等突出问题,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聚焦“志愿驱动”内生动力,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组建“红旗先锋”志愿服务队,下设法律援助、医疗保健、文化传承等9个专业分队,注册志愿者达1260余人。与蚌埠爱尔眼科医院、律师事务所等10家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定期开展“健康义诊进社区”“法律讲堂月月见”等品牌活动。为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制”,志愿者可通过服务时长兑换生活用品、折扣餐饮等奖励。设立“志愿之星”季度评选机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营造“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最美楼道”“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推动居民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社区治理活力不断释放,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显著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夏帮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