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怀念
文/刘文书
1942年,时令已进入夏日。蚌埠长淮卫镇孙嘴村的乡亲们正忙着给高粱锄草。忽见前面四个背枪的日本鬼子,恶狼似的追着一位年轻的妇女,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跑着,终于跑到了人群面前,再也跑不动了。她的名字叫孙张氏。
鬼子哪肯放过她,气喘吁吁,像四只生病的野兽,发出断断续续,呜里哇啦的怪叫。
此地哪能容得你们小鬼子撒野,有一个人边说边从人群中闪现,此人叫孙大成。他脚带雄风,猛地踢向前面歪鼻梁的鬼子,只听鬼子一声惨叫。
他一边与鬼子搏斗,一边大声地喊,乡亲们,拿家伙,砸死这些狗日的东西。愤怒的乡亲们,手拿锄头砸向鬼子。
鬼子还不知咋回事,人群中又冲出一个人来,他叫马秀章。一计闪电飞拳,打得另一个鬼子眼冒金花。敌人忙去摸枪,他转身腾起又是一脚,其速度之快,之准,之狠,令敌人胆寒。鬼子倒在地上抱着头,马秀章一脚上去,踩得鬼子动弹不得。接着,随手取下鬼子的长枪。
何万山也不示弱,横空跃起,对准一棵树,朝着矮个子日寇,猛踢过去,日寇撞在树上,又被弹了回来,重重地摔在地上。他捂着裤裆,嗷嗷乱叫。
三个村民,出击之迅速令鬼子心惊肉跳。他们像捉小鸡似的,死死掐住鬼子的脖子,使其动弹不得。
乡亲们将鬼子团团围住,抡起锄头,像砸坷垃头似的,三个训练有素,执有枪械的鬼子,瞬间丧命,并缴获了鬼子三杆枪。
另外一个鬼子哪见过这个阵势。吓得捂着半个耳朵,拼命向长淮火车站逃去。
乡亲们知道,鬼子的报复是必然的。
当天晚上,孙嘴村大人小孩300多口,转移到了信湾、洪集一带的游击区。并将三杆枪交给了游击队,得到了游击队领导的高度赞扬。为了能打更多鬼子,许多人加入了游击队。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早晨,一个中队的日本鬼子直扑孙嘴村,将整个村庄团团包围。可是,他们折腾半天,连一个人影也没见到。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放火烧了整个村庄。
正在这时,长淮卫伪政府的汉奸走狗相继赶到。可迎接他们的是日本中队长左右开弓的响亮耳光。
为了表示对日本主子的忠诚,他们又弯腰,又鞠躬,拍着胸脯保证,太君放心,十天之内交出抗日分子。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他们连抗日分子的人影也没找到,急得东一头西一头,像个无头苍蝇。
正在这时,密探来报,关于孙张氏为游击队送物资的消息。汉奸李小剑一听,立刻派手下喽啰,在所有通往淮河渡口的地方设卡。
再说孙张氏,丈夫死于日寇的屠刀,自己又遭鬼子侮辱,挣脱逃跑时,幸亏遇到乡亲们相救,才免遭鬼子蹂躏,她对鬼子早已恨得咬牙切齿。
一天,她从乡亲们口中得知,受伤的游击队员缺少药品。盐,能为伤员消炎。于是,她一不做,二不休,将盐用布包好,放在篮子里,决定将盐送给游击队。她领着儿子孙华年,眼睛打量着四周动静。
穿过长淮卫老街,前面就是渡口了。谁知刚到狮子口,就被等候在这里的汉奸李小剑发现了。他拦住了孙张氏的去路,要检查她的篮子,孙张氏不给。李小剑用力将孙张氏推倒在地,夺下她的篮子,并将篮子倒个底朝天。他扯开花布,盐也随之露了出来。李小剑问,你这么多盐是干什么用的,可是送给游击队的。孙张氏不语。
好,你嘴硬,到了宪兵队就由不得你了。日寇用铁丝穿通她和儿子的锁骨,关押在蚌埠日本宪兵队。
他们让孙张氏回答,你的盐是干什么用的?游击队在哪?打死日本皇军的抗日分子在哪?孙张氏咬紧嘴唇什么也不说。
日寇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们对孙张氏进行严刑拷打,用火烫,在她伤口上撒盐,倒烈酒,灌辣椒水等残忍手段。孙张氏被折磨得一次次昏死过去,鬼子又一次次往她头上浇冷水。等她醒来,缓缓地抬起头,两眼放射出火焰般的光芒,令日寇胆战心惊。
两个鬼子走过来,拖着孙张氏和她的儿子,将母子俩狠狠地扔进狼狗窝里。
孙张氏用最后的一丝力气,将麻秆一样的儿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干燥的唇亲吻儿子。孩子,别怪娘啊……话还没说完,一群狼狗疯狂地向她厮咬。直至孙张氏母子俩被一群狼狗活活咬死。然而,孙张氏的手,至死,仍在儿子的肋骨处不愿离开。
孙嘴村的乡亲们,一直盼着孙张氏母子俩能平安归来,可是,等来的却是母子俩惨死,连尸骨也没能留下的噩耗。孙嘴村的乡亲们,只得找来她生前穿过的鞋子和上衣,在淮河边的玉米地,为她修了一座空坟。
每逢清明,孙嘴村的乡亲们都自发地为她扫墓,空坟上堆满了鲜花。坟边堆积着燃尽的厚厚纸钱。
由于历年的洪水,空坟已被淹没,然而,没有淹没的是——长淮的好儿女孙张氏英勇无畏,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孙嘴村的子孙后代们不会忘记,长淮卫人民不会忘记!虽然她只是一个平民,却有钢的脊梁,铁的骨头!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没有战争,才是幸福!我辈当自强,让所有敢于来犯之敌,不在激光中消失,就在导弹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