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赶会抱泥娃
文/李焕俭
“泥娃娃泥娃娃,一个泥娃娃,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眼睛不会眨;泥娃娃泥娃娃,一个泥娃娃,也有那鼻子,也有那嘴巴……”
每当泥娃娃的歌声响起,我陪韩国安东焕、裴永信(中文名)等教授赶涂山庙会,抱泥娃娃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二十年前,韩国木浦大学亚洲文化研究中心与安徽大学达成了协议,把涂山大禹文化和汉民族民间歌舞花鼓灯作为研究课题。花鼓灯起源于祭祀大禹的涂山庙会,涂山庙会自然成为韩国教授采风首选。金鸡啼鸣,红日升腾,霞光万道,挂着怀远县涂山庙会指挥部特别通行证的轿车,载着韩国教授驰离怀远,一路鸣笛,穿过人群拥挤的荆涂淮河大桥,沿着涂山盘山公路,来到涂山半腰的停车场。此时此刻,涂山人声鼎沸,锣鼓喧天,赶会者满山遍野。韩国教授身临其境,兴奋地竖起拇指,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赞叹:“神山、神山,真乃神山也,夜半起床赶庙会,登山还拉人后头!”高兴地举起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对着登山赶会人群一阵狂拍。
有径直通霄汉外,登临无不是仙踪。我与韩国教授一行,离开停车场,越过一千三百多级陡峭的石阶梯,气喘吁吁来到涂山绝顶禹王庙。居高临下,纵目眺望。山上山下,条条山道,挨挨挤挤,人满为患。千古名庙,钟声阵阵,鞭炮声声,香火缭绕,前来给大禹等神像敬香的络绎不绝。身在异国他乡,安东焕、裴永信等韩国教授,对庙会祭祀感到格外新鲜,对庙中神像问得尤为仔细。
涂山禹王庙除奉祀大禹、启母、老君外,还有心地善良的送子娘娘。说起送子娘娘,当地有段神话。远古时期,由于妖孽作怪,影响了人口繁衍。玉皇大帝闻之,派天上送子娘娘下凡,送泥娃娃造福于黎民百姓。凡久婚不孕者,从涂山禹王庙求来泥娃娃,抱回家即可以怀孕生娃。从此,涂山周边人丁兴旺,家道昌盛,福泽绵长。韩国教授安东焕,目睹一拨又一拨的香客游人,竞相前来抱泥娃娃,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恳求笔者:“李老师,我也要想抱个泥娃娃,您给道士说一说。”笔者与道士较熟,要是平日,别说求抱一个,就是抱三五个,说句话而已。今天是庙会日,赶会抱泥娃娃的成百上千,只有诚心求子,并在功德箱略表示心意,道士才会赠送泥娃娃。笔者将韩国教授心愿告诉道士,道士微微一笑:“求抱泥娃娃,心诚则灵,随缘乐助。”笔者将话转告韩国教授,安东焕喜上眉梢,拉着笔者手说:“好,好,李老师,我懂抱泥娃娃的规矩!”说着,掏出韩元兑换的崭新的20元人民币,恭恭敬敬塞进功德箱,随手接过道士送来红布包裹的“泥娃娃”。道士压低嗓门耳语:“回到韩国,悄悄放在床下……”安东焕侧耳细听,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涂山庙会结束,安东焕带着涂山泥娃娃飞回韩国,笔者的心还久久不能平静。他那泥娃娃为谁求抱的呢?当时,人多拥挤,声音嘈杂,我不好意思问,他也没有说。或许是给自己,或许是给朋友。我想,泥娃娃抱回韩国,韩国友人心想事成之日,或许会漂洋过海,亲临涂山点香燃炮,感谢送子娘娘给他们送去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