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伊面汤

2025-10-03 10:00 蚌埠发布客户端  

伊面汤

文/刘晓林

我爱吃面条,自称是“面条控”。

朋友在海南生活了几年,多次和我聊起海南的伊面,说是价格不贵,味道最好,让人念念不忘。前几次去海南出差、旅游,因为是跟团集体行动,吃没吃过伊面自己也记不清,最近自由行又到海南,认认真真品尝了海南伊面,感叹道:朋友所言不虚也。

不知为什么,海南伊面明明是一碗汤面,海南人却要称为:伊面汤,而且海南人的语言中有一些在我们看来属于倒装的句子,比如:台风叫“风台”,热闹叫“闹热”,你先洗叫做“你洗先”……等等,于是我们也就入乡随俗地把伊面称为“伊面汤”。在海口、三亚的大小街道上,无论是街边的小吃店,还是“高大上”的饭店酒楼,只要经营海南美食,就一定会有伊面汤的招牌。对于许多海南人来说,早上的一碗伊面汤,就像是生活中的一种仪式,它温暖的味道,是开始新的一天的最好方式。

到了海口的第二天早晨,我们走进了一家精品茶楼。店堂里,无论是宽敞的大厅,还是精致的卡座,座无虚席,既有穿着宽松休闲岛服的海南本地人,也有远道而来的游客,开放式操作台前,一笼笼精致点心、热气腾腾,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海南,早茶中吃的各种点心又称“茶配”,肠粉、蛋挞、虾饺、奶黄包、叉烧包、红米肠、虎皮凤爪、豆豉排骨……琳琅满目,色彩缤纷,应有尽有。在操作台的显著位置专设了一个伊面汤专柜,一口煮面的大锅,台面上摆有各种调料,一个个大得要用两只手才能捧起来的海碗摆放整齐,一位服务员站在伊面汤专用的点餐电脑前,为顾客服务。

我们落座以后,先品尝了金汁流沙包、双色虾饺皇等点心,又分别点了海鲜伊面和瘦肉伊面。

时间不长,服务员端来两碗面。偌大一个碗中,汤和面只占到碗的一半多一点,但是它的气势却非同一般。粗细适中的面条在清澈的汤中,上面覆盖着鲜嫩的青菜、肉片、虾仁,还有些许木耳和香菇,让人顿时就有了食欲。忍不住先喝一口汤,那浓郁的复合的鲜味在舌尖散开,仿佛整个身体都被唤醒,再挑起一筷子伊面,此时的面条已吸饱了汤汁,既有面条本身的劲道,又有汤的醇厚。肉片爽滑,虾仁Q弹,一口面,一口汤,再加上鲜嫩的青菜,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伊面汤原产本不在海南,它起源于福建闽南地区,清末民初经商贸路线传入海南,聪明的海南人结合本地海鲜资源与饮食习惯加以改良,慢慢顺从了海南人清淡的口味,所以才有了独具海南特色的伊面汤!听朋友说,早先的海南伊面汤经营者,多在路边支起炉灶,一次一锅只煮一碗面,即便是顾客排队等候,也不会一次煮很多碗,同时备有切好的青菜、葱花、虾仁、蟹柳、猪肉、腊肠、猪肝、香菇丸等众多可供选择的小料,根据顾客需要,随意添加,一起烹煮。海南的早餐选择很多,海南粉、抱罗粉、粉汤、腌面等等,但是海南人还是钟爱那碗热气腾腾的伊面汤,以至于有“海南十家早餐店,九家店有卖伊面汤”的说法。

在海南的几天里,每天清晨,我都会找一家具有海南特色的早餐店,吃一碗美味实惠的伊面汤,开启新的一天;在夜晚,或是走在骑楼老街,或是漫步海滩,伊面汤又是一份精致的宵夜,温暖又舒心。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海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满足了我这个“面条控”的味蕾,以至于念念不忘,使我在离开海南以后还经常想到它。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