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执法权下放落实情况政情通报会

2025-10-11 15:21 蚌埠发布客户端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吴媛媛 通讯员 刘嘉伟)“乡镇执法经费没列入单独预算,‘有枪无弹’怎么干?”“有执法证的人不在执法岗,基层力量怎么统筹?”“市、县、乡三级执法边界不清,推诿扯皮谁来管?”近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2025年度政情通报会,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我市行政执法权下放落实情况的报告。8位市人大代表作大会发言,11位人大代表就提升乡街执法人员能力水平、做好执法权下放“后半篇文章”、统筹用好执法力量、强化执法保障等问题进行询问。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执法权如何真正沉到基层、服务群众”这一核心议题上。市、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应询回答,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改进措施。

这场被称为“小人代会”的政情通报会,既是保障代表知情权、强化代表监督职能的“实招”,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蚌埠基层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

摸透“家底” 让询问有靶可指

为了让代表深入了解行政执法权下放落实情况,增强政情况通报的互动性和针对性,市人大常委会早在两个月前便启动了“刨根式”调研。7月至8月,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财经工委、农业与农村工委等6个工委,分别针对对口领域执法权下放落实情况开展前期摸排,从行业层面梳理问题;9月,常委会又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深入三县四区12个乡镇街道,走进执法现场翻看案卷、座谈代表倾听诉求、查看装备了解保障。这些调研成果为代表提供了第一手素材,让大家的发言和提问能够正中“靶心”。

“我们在五河县调研时发现,71名乡镇执法在编人员里,法律专业仅10人,平均每个乡镇凑不齐1名专业人才;固镇县部分乡镇执法记录仪不够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无法落实。”参与调研的市人大代表忽永婷坦言,正是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发现,让她在会上的提问有了底气。

“以前开这样的会,我可能不知道问什么;现在拿着调研数据,心里有底,问得也准。”龙子湖区代表团宋雅琪代表的感受,道出了参会代表的共同心声。

调研不仅摸清了短板,更梳理出改革的脉络:我市自2023年启动执法权下放以来,初期下放事项达471项,但因基层“接不住”,经动态调整后精简至81项,其中乡镇平均承接41项、街道20项。

“一刀切”的下放要不得,“放而不管”更不行。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在通报工作时也坦言:“前期人大的调研很深入,指出的‘接不住、不会用、没保障、联动弱’等问题,确实是全市共性短板,我们照单全收,将逐项整改。”

聚焦“痛点” 破解基层执法困局

在最受关注的现场询问和应询环节,代表提问不设框框、不预设脚本;部门应答直面问题、即问即答,一场围绕基层执法的“头脑风暴”就此展开。

“乡镇执法队伍不专业,人才招考需要时间,能不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专业人才辅助执法?”五河县代表团忽永婷代表率先提问。市司法局负责人回应:“首先要明确法律边界——行政执法已被列入政府购买服务负面清单,不能购买核心执法服务。”他进一步解释,“目前城管中队的聘用人员经费由区城管局承担,后续会指导县区规范这类经费,确保‘辅助不越位’。”

“乡镇执法经费没列入公共预算,连基本的执法装备都配不齐,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怎么落实?”固镇县代表团许凤代表直指“钱袋子”困境。“这个问题我们将有明确的解决措施。第一,立即将乡镇执法经费保障纳入专题汇报,督促各县区在2026年预算编制中单独列支;第二,整合原下放部门的闲置装备,优先调配给乡镇;第三,严格落实钱随事转原则,权力下放到哪,经费就保障到哪,绝不让基层‘有枪无弹’。”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的坦诚回应,获得了现场代表的认可。

“有执法证的人不在执法岗,没证的人却在干执法,这力量怎么统筹?”张洪琪代表的提问,点出了基层执法人员错配的痛点。“全市77个乡镇街道,有执法资格的人员共1040余人,平均每个乡镇近20人,数量上是足够的,关键是盘活现有力量。”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依据中组部县以下编制分类管理政策,乡镇党委可以直接调整岗位,比如把有执法证的行政编人员,从其他岗位调到执法队,保留其编制属性,不用额外审批。”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补充,目前已有3个县区试点综合执法队与城管中队整合,整合后执法效率提升30%,后续将在全市推广,避免多队执法、力量分散。

……

询问应询环节,11位代表提出14个问题,涵盖执法队伍、经费、边界、培训等多个方面,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从21个方面逐一应答,既有“立行立改”的承诺,也有“长期推进”的规划。偶尔出现的追问,更让交锋充满“辣味”——当有代表质疑“培训流于形式”时,市司法局负责人当场承诺:“后续会把城管、农业等多个领域的行业知识纳入通用培训,分领域开展‘一乡一策’培训,用以案释法、现场教学替代照本宣科,确保培训管用。”

提问聚焦基层痛点,应答拿出实招。现场讨论氛围热烈,每一个问题都紧扣群众需求,每一次应答都直面工作短板。

闭环监督 确保“放得准、接得住、管得好”

政情通报会不是“句号”,不能‘一问了之’,人大监督要一抓到底,让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建胜要求,市人大要持续拿出监督实招,监察和司法工委要跟踪整改情况,代表工委要将代表提问转化为闭会期间建议,督促相关部门限期办理并答复;明年还将适时开展“回头看”,检查整改成效。

“这场会议不仅问出了问题,更找到了对策。”忽永婷代表拿着记满的笔记本说,“回去后我会把会议精神带给基层群众,也会持续跟踪办理情况,当好‘监督员’。”

“执法权下放不是‘文件下放’,要让权力真正沉到基层、用在一线,这才是此次政情通报会的初衷。”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基层执法改革工作要在人大监督的推动下,在政府部门抓落实的具体行动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朝着“放得准、接得住、管得好”的方向稳步前行,让城乡群众“家门口办事、身边事解决”的获得感落地生根,为打造“淮河明珠、智造之城”筑牢基层治理的法治基石。



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