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融媒体记者 陈瑶 通讯员 高晓峰)“刚在手机APP上还清房贷,一分钟就收到了抵押权注销成功的短信,简直不敢相信,”日前,市民王女士在体验了我市新推出的不动产抵押权注销“智能秒批”服务后,连声赞叹,“以前听说办这个手续要来回跑银行和登记中心,现在一趟不用跑,无声无息就办好了,太方便了。”
王女士惊喜的体验,正是我市不动产登记服务正式迈入“智能秒批”新时代的生动缩影。这一变革依托“不动产登记+互联网”平台,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签章、人脸识别等技术,将传统模式下耗时费力的抵押权注销登记,升级为全流程自动化、秒批“无感化”办理,真正实现了群众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的跨越。
据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传统模式下,抵押人办理抵押权注销登记是一项“麻烦事”。“群众需要先提前一周与银行预约办理贷款结清手续,之后再前往银行领取纸质注销材料,最后才能到我们登记中心的窗口提交申请。”该负责人表示,这不仅导致群众两地往返、周期冗长、办事成本高,银行也需投入大量人力处理纸质材料,整体效率低下。同时,纸质材料在流转过程中还存在遗失、篡改甚至伪造的风险。
如今,这一切已成过去。新模式下,当抵押人还清贷款时,系统即自动触发抵押权注销程序。银行通过“不动产登记+互联网”平台,在线推送申请信息至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系统随即自动校验银行业务权限、抵押人身份信息;校验通过后,利用电子证照和数字签名等技术,瞬间完成审核与登簿,全程无人工干预,办结时间压缩至1分钟以内。
“新模式的核心是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强调,“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根本转变,目标是让群众在‘无感’中享受高效服务。”
从“多趟跑”到“零跑腿”,从“等一周”到“一分钟”,蚌埠市不动产登记服务的这场“智能革命”,正以其看得见的成效,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和王女士一样,感受到政务服务提速带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9日,我市已有16家银行开通“智能审批”业务,累计办结2842笔,涉及金额16.587亿元。新模式下,审批环节由3个压缩为1个,办理环节压缩66%;申请材料由5项精简至1项,材料成本压缩80%。在全流程系统化、标准化运作下,登记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办事成本大幅降低,有效激活了金融市场主体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