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拓展“一组一会、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今年以来,天桥街道积极探索推进“志愿+积分制”为基层治理“加分赋能”,整合辖区资源,通过“活动参与+积分激励+成果转化”的闭环机制,推进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以“志愿”为基石,筑牢为民服务主阵地。围绕社区治理、助老扶幼、政策宣传等民生需求,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最大化整合辖区企业商户资源,通过“党员居民参与、资源共享、服务兑换”的方式,动员社区达人、党员和群众的力量,不断激发人人争当志愿者、共建和谐文明社区的热情,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深入群众身边,精准对接需求、高效解决问题,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夯实为民服务的基层基础。
以“积分”为杠杆,激活为民服务新动能。将“积分”机制融入志愿服务,着力构建“提供服务-兑换积分-荣誉激励”闭环运行的积分管理体系,将社区治理的大小事务编入服务“活动库”,搭建便民利民互助平台,居民以线下参加具体活动的方式获取积分,通过细化兑换标准、明确兑换流程、建立兑换台账,实现志愿服务积分标准化、兑换便利化。通过明确积分兑换规则,如生活用品兑换、服务兑换、荣誉评选等,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让“奉献”可量化、有回报,为基层为民服务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以“定制”为抓手,提升为民服务精准度。聚焦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转变服务思路,将以往“社区提供什么,居民接受什么”的供给模式,调整为“居民需要什么,社区就提供什么”的需求驱动模式。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集居民意见,社区精准梳理出涵盖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就业帮扶、环境整治、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等多方面的需求清单,推行“定制化服务”模式,量身打造专属服务方案,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让为民服务更贴合群众实际,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以“定制式”党群服务满足“老”“青”“少”多元化需求,全力打造“需求导向、高效响应、服务暖心”的服务新标杆。(马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