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尤靖文 通讯员 高冰灿 王道祥) 竹篮满了又空、空了再满,淮上区曹老集镇曹郢村的菊花田里,采收的队伍从田埂这头排到了那头。村子里二十亩小香菊“菌菊轮作”试验田迎来了首个采摘季。

“往年这时候,赤松茸采收完的田地早就闲下来了,今年可是热闹得很。”正在采摘菊花的村民王大姐手上动作不停,脸上满是笑意。她脚下的这片土地,如今是村里的农业创新“样板间”,背后藏着村“两委”精心算好的“时间账”。
经过多次调研测算,曹郢村精准匹配赤松茸和小香菊两种作物的生长周期:每年9月,赤松茸菌棒被整齐埋入田间,历经秋冬春三季的孕育,次年4月迎来采收高峰;刚清空的田地来不及“喘口气”,菊苗便紧接着扎根土壤,在夏日阳光雨露的滋养下,于金秋绽放成致富花海。

“从菌棒覆土到菊苗移栽,真正做到人歇地不歇。”曹老集镇曹郢村党总支书记王宗明擦拭着额头的汗珠,难掩丰收的喜悦。他表示,二十亩试验田的成功,不仅验证了一年两收的可行性,也为未来规模化推广积累了关键经验,为后续规模化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昔日的“农闲空档”,如今已变身成村民眼中的“增收黄金期”。
“种之前怕技术跟不上,收之后怕销路没着落,现在这两块心病都解决了。” 王宗明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为确保首种成功,曹郢村量身定制了“技术 + 市场”双保险:技术上,村里实施统一精细管理,并邀请农业专家全程指导,确保种植技术过硬;市场上,提前与相关企业签订保底回购协议。采收后的菊花经标准化烘干处理,直接由企业收购,彻底打通了 “从田间到车间” 的产业链条。

试验田的成功,为“菌菊轮作”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曹郢村将系统总结经验,稳步扩大种植规模,筹备短视频带货,并逐步开发自有品牌的菊花茶等深加工产品。让这朵“致富花”,从试验田绽放至曹郢的更多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