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蚌报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实习生 周子彤 文/图)近日,蚌埠市淮海小学与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联合举办“云端青蓝工程”启动仪式暨合作办学商谈会,深入贯彻落实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的教育帮扶政策,以教育携手之姿,开启校际合作新征程。

两校签署“云端青蓝工程”活动协议,确立了“线上+线下、理论+实践”双向赋能机制。
“期待‘云端青蓝工程’打造出校际合作的示范样本,进一步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 禹会区有关负责人说,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该区积极引入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科技、心理健康等特色课程,让优质教育理念在皖北落地生花。
去年,两校已开展传统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项目,涵盖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多个学科,例如在音乐课堂上,老师给孩子们讲授乐理知识,为孩子伴奏,课下教研活动中,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淮海小学校长杨睿说,在两校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全市“少年蚌埠”行动的艺术展演中取得优异成绩。
“传统的结对模式,受限于两地200余公里的距离。”杨睿说,为打破资源流动的壁垒,近日,两校创新启动“云端青蓝工程”,融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生本课堂”的教育和办学理念,以数字化手段重构跨区域师徒结对机制,打破优质资源流动的时空限制,为更多跨区域教研帮扶提供“易操作、低成本、高实效”的实践样本。
针对前期帮扶进展从资源共享、师资共建、学生共育三方面,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徐赟提出了未来两年合作的重点工作,强调要持续开展更多活动,做好制度、文化成果的提炼与固化。同时,鼓励派驻团队做好两校协同的“黏合剂、疏通剂、催化剂”,全力助力淮海小学创建新优质学校。
活动现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组建了由正高级教师、副校长和教研组长构成的“蓝师天团”,与淮海小学青年教师精准结对,涵盖语文、数学、美术、英语等学科,双方为教师代表现场颁发了聘书。教师代表马莉娟、陶丽分别表达成长渴望与引领决心。
“云端青蓝工程”的开启,标志着两校合作步入全方位、深层次的新阶段。双方表示,将以“云端”为桥、以“青蓝”为脉,在师资培养、课程共建、课题研究等领域持续深耕,共同为推动皖北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这是皖北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在蚌埠落实落细的又一次具体实践。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积极开展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共有12所学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优质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覆盖城乡不同区域,协同推动合作学校建成优质新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