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红旗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将法治建设作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聚焦老年群体实际需求,创新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在润物无声中播撒法治种子,用法治力量守护“夕阳红”,绘就了一幅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和谐画卷。
“名嘴”开讲,让法律条文“活”起来
为破解老年人“听不懂、记不住、用不上”的普法难题,红旗社区组建由法官、律师、退休干部和社区“法律明白人”组成的“银龄普法宣讲团”。这支队伍不仅专业过硬,更懂“烟火气”,善于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百姓话”。宣讲员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紧扣家庭赡养与扶养、财产继承、婚姻自由、社会保障和社会优待等老年人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真实案例娓娓道来。“子女长期不探望是否违法?”“再婚后的房产如何继承?”“遭遇电信诈骗该怎么办?”面对居民们抛出的一个个现实困惑,宣讲员一一耐心解答,既有法理支撑,又有情感共鸣,真正实现了“说法理不枯燥,讲情理更动人”。
精准滴灌,织密权益“防护网”
红旗社区坚持“按需普法、精准施教”,针对老年人信息获取能力弱、维权意识不足等特点,量身定制普法内容,推动法治宣传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讲座中,宣讲员系统梳理了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六大类权利——从获得物质帮助到享受社会服务,从参与社会发展到受尊重权,特别强调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侮辱、虐待或遗弃行为。通过“以案释法+情景模拟+问答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老年人学会识别风险、留存证据、依法维权。“以前总觉得法律高高在上,离我们很远。”居民李大爷感慨地说,“今天才知道,原来法律就在身边,是我们的‘护身符’!现在心里踏实多了。”社区还同步发放《老年人法律知识手册》《防诈指南》等资料,并设立法律咨询台,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切实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法治赋能,激活治理“新动能”
普法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红旗社区以法治宣讲为切入点,推动形成“普法—服务—治理”良性循环,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人性化水平。通过送法上门、送法入户,社区不仅增强了老年群体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有效预防和化解了潜在的家庭矛盾与社会纠纷。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主动参与社区议事、志愿服务和民主协商,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力量。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孝老爱亲蔚然成风,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方春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