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记 者 李 景 通讯员 李龙胜 文/图)我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去哪了?那些黑乎乎的污水又是怎样进行净化“洗澡”的?在高新区蚌埠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第四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处,污水经过一道道流程处理,摇身变成清澈达标的水源,经迎河向着张公湖排去。
漫步于第四污水处理厂内,绿树成荫、干净整洁,闻不到一丝异味。“我们采用三级处理工艺处理污水,到达这里的城市西片区污水,经过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污泥等多道工序,最终处理成我们可再利用的中水,经次钠消毒后排入迎河。”蚌埠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宏告诉记者。
“在厂区逛一圈大家会发现,我们这里工人很少,整个环节基本上是靠数据集采以后通过自动控制实现的。”赵宏说,第四污水处理厂通过打造智能化低碳水厂示范建设工程,以低碳机理为先导,以设备能效提升为助力,以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为支撑,叠加光伏能源的利用、智慧运营平台的赋能,践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智能化低碳理念。
据介绍,第四污水处理厂实施的再生水回用项目处理规模2万吨/天,采用压力式超滤膜,出水主要用于生态补水、市政杂用及工业用水。由此,一方面推进了全市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改善了水生态环境,保障了水生态安全。同时基于水资源大循环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综合考量,助力污水厂的碳减排。
厂区内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排排光伏发电设备,也是践行低碳理念的生动写照。第四污水处理厂结合场地现状,利用构筑物上方空间建成装机容量1.59兆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有效实现了土地与空间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并于2023年年底并网发电。据统计,2024全年共自用131.72万千瓦时,自用电量占水厂总用电量的30%,节约电费约92.2万元。

第四污水处理厂航拍图
污水处理,一头连着生态,一头连着民生。对于高新区的另一家企业——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来说,以“智慧钥匙”解码,污水“零排放”成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交出的“绿色答卷”。
蚌埠卷烟厂原名东海烟厂,建厂八十余年以来,该厂建成了当前占地576亩、年产量达61万余箱、年缴税费破百亿的新型数字化智能工厂,坚持“质量管理为本,绿色发展优先”,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循环利用、末端治理,系统解决制约能源总量与节能排放的关键因素和环节,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据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动力车间副主任王超介绍,企业采用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设计处理能力1200吨/天生产生活污水,出水COD指标小于等于50mg/L,处理过后的废水一部分经过砂率、碳滤、消毒等过程,制成中水用于厂区绿化及冲厕用水,还有一部分经反渗透膜系统处理后,由恒压变频输送装置回用到循环水中,用于设备补水使用。
蚌埠卷烟厂通过建立中水使用协调机制,由动力车间确保水质合格、行政科协调中水合理使用、安保科定期水质化验及不定期抽检监管,确保整个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过程高效、稳定。目前,企业生产生活所产生污水无需对外排放,全部形成中水内部循环使用,不仅节约了自来水耗用,更是烟草行业内为数不多可以实现污水零排放的企业之一。
锅炉作为一种传统工业符号,常让人们想起高耸的烟囱、轰鸣的机械。而在蚌埠卷烟厂,通过蒸汽发生系统的启用,如同给工业心脏换上“高效节能新引擎”,既降本增效又绿色环保,成为企业“降本、提效、减碳”的关键一步。
蚌埠卷烟厂蒸汽发生系统利用天然气、空气和水作为原料,经燃气锅炉燃烧后为制丝工序提供动能。原有的蒸汽发生系统由于无实时连续监测和反馈调节控制,其助燃空气和天然气的比例控制和调节过程得不到数字化准确地控制,存在烟气中氧含量偏大、气体燃烧不完全的问题。蚌埠卷烟厂通过“十四五”技改,创新引入多点控制系统解决了旧锅炉热效率低的问题,相对改造前提高了锅炉热效率11.1%。增加末端烟气再循环燃烧系统解决了氮氧化物排放高问题,相对改造前降低了氮氧化物排放总量53.4%,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40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安徽省燃气锅炉排放标准150毫克/立方米。
“下一步将综合生产需求,通过智慧数字赋能,全方位改变生产模式,进一步提升锅炉的生产运行效率,助力企业在绿色转型中跑出加速度。”王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