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 在AI大模型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深圳一家扎根12年的科技企业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11月,深圳市猛犸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传来消息:其"猛犸AI智能体系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这个消息在行业内引起不小的关注——在大厂纷纷推出AI产品的今天,一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如何突围?

不跟风,走自己的路
"我们没有去做大模型,而是专注做应用。"创始人罗小军的话很直白。
与市场上铺天盖地的AI概念不同,猛犸世纪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路:把AI真正用起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这套获得认证的系统,说白了就是给企业配了20个"AI员工"——有写文案的,有做策划的,有搞数据分析的。企业提需求,系统自动分配给最合适的"AI员工"去干活。
听起来简单,但背后的技术含量不低。如何让这20个AI智能体协同工作?如何精准匹配需求?如何保证输出质量?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和实践打磨。
12年磨一剑
猛犸世纪成立于2013年,比这波AI热潮早了整整10年。
这12年里,他们服务了2000多家中小企业、60多家上市公司,积累了大量的企业服务经验。这些经验最终转化成了AI智能体系统的"智慧"。
罗小军本人持有微软、英伟达、谷歌、百度等6家科技巨头的AI认证,今年还被评为深圳市产业领军人才课题调研专家。用他的话说:"我们不是赶时髦做AI,而是真的懂AI,也真的懂企业需要什么。"
目前,公司手握91项注册商标、36项软件著作权。这次的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是第37项。
市场才是最好的检验
获得认证是一回事,市场认不认又是另一回事。
从实际应用来看,这套系统已经在内容创作、战略规划、营销推广等多个场景落地。一些使用过的企业反馈,效率确实提升了,成本也降下来了。
上个月,猛犸世纪刚办完一场百人规模的合作伙伴大会,罗小军在会上说了一句话:"AI智能体不是未来,是现在。"
这话不是吹牛。从ChatGPT引爆市场到现在,AI已经从概念走向应用。谁能把AI真正用起来,谁就能在这波浪潮中站稳脚跟。
小公司的大野心
作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孵化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猛犸世纪的身份标签不少。但在AI这个赛道上,它仍然算是"小个子"。
不过,小有小的优势——灵活、接地气、离市场近。
罗小军透露,接下来公司会继续深化AI智能体系统的应用场景,同时推进猛犸天眼、猛犸AI数字人等其他产品线的发展,构建完整的AI营销生态。
"我们不求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实用的。"这是猛犸世纪给自己的定位。
在AI这个充满变数的赛道上,这家深圳企业选择了一条不太一样的路。至于能走多远,市场会给出答案。
【企业名片】
深圳市猛犸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3年
企业性质:清华大学研究院孵化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服务客户:中小企业2000+家、上市企业60+家
知识产权:91项商标、36项软件著作权
核心产品:猛犸AI智能体、MMAI Studio、猛犸天眼、猛犸AI数字人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