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一到,运动受伤的人明显变多。低温让肌肉僵得像“冻住”,关节活动也不如平时灵活。要是热身随便应付,拉伤、扭伤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跑步、健身前怎么热身才科学?户外锻炼还得注意什么?中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该如何安全运动?这份冬季运动指南,帮你避开风险。
1
冬季热身为什么尤为重要?
普通天气热身,是为了“活动开”;但到了冬季,低温会直接改变身体状态,热身的意义远不止“动一动”。
肌肉更“黏”:低温会让肌肉内分子运动变慢,肌肉黏滞度升高,就像胶水遇冷变稠,发力时更费力,稍不注意就容易拉伤。
关节更“僵”:低温会让关节滑液黏滞度升高、流动性变差,不是分泌量减少,而是润滑效果下降,关节活动幅度受限,转动时更容易“卡壳”。
身体需“唤醒”:科学热身能让心率平稳上升,避免运动时血压骤变给心脏带来负担;同时还能激活神经系统,让身体反应更快,减少因动作不协调导致的跌倒。

2
冬季正确热身指南:
10-15分钟,3步激活身体
冬季热身不能再用“5分钟随便扭扭”的方式,建议延长到10-15分钟,遵循“动态、模拟、渐进”原则,静态拉伸更适合运动后放松,别用它当主要热身内容。
一、调动心肺、升高体温
慢跑、原地跑:调动心肺、升高体温,进行1-2个动作,每个动作30s。
二、肌肉动态拉伸

大腿前侧肌群拉伸
大腿前侧肌群拉伸:增加关节活动度,减少组织黏滞,预防拉伤、痉挛,每个动作牵拉1-2秒,重复8-12次。

抱膝提踵
抱膝提踵:在拉伸臀部与大腿后侧的同时,继续激活小腿肌肉,每个动作牵拉1-2秒,重复8-12次。

提踵行走
提踵行走:拉伸小腿后侧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持续30秒。

弓步转体
弓步转体:增强下肢平衡能力,强化核心肌肉群,每个动作牵拉1-2秒,重复8-12次。
三、肌肉激活

深蹲
深蹲:将弹力绳置于膝关节上方,双脚与肩同宽,下蹲至大腿与小腿成直角为一组,每组完成8-12次。
3
户外锻炼额外注意:
这3点别忽视
除了热身,冬季户外运动还有几个关键细节,直接关系到安全:
穿对衣服:别穿太厚的棉衣,建议“三层穿法”——内层排汗(速干衣)、中层保暖(抓绒衣)、外层防风(冲锋衣),运动热了能随时脱,避免出汗后受凉。
提前补水:冬季干燥,呼吸会带走大量水分,运动前15-20分钟喝150-200ml温水,别等口渴了再喝,避免运动中脱水。
选对路线:户外跑步、徒步时,尽量避开有冰雪的路面,穿防滑鞋底的鞋子,防止打滑摔倒。
4
特殊人群运动:这些禁忌要记牢
中老年人应避免跳跃、深蹲等高冲击动作。推荐坐姿热身,如坐姿腿屈伸,运动量以“运动时能轻松交谈”为宜,出现关节疼痛立即停止。
心血管疾病患者热身必须“缓慢且漫长”,重点进行慢走等低强度有氧活动,让心率平缓上升。绝对避免憋气和突然发力动作。
糖尿病患者因足部感觉可能迟钝,运动前后需仔细检查双脚有无破损,避免在过冷环境运动以防未察觉的冻伤。
医生提醒,冬季运动的核心是“安全第一”。花足够的时间做好热身,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强度,才能在寒冷天气里,既锻炼了身体,又避开受伤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