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秋风凉,银杏尽染黄

2025-11-18 16:06

秋风凉,银杏尽染黄

文/朱晓军

是时候,去看一看古树了。就在此时,此地。

深秋的两抹金黄,一在怀远县君王村,一在蚌埠市涂山之巅。它们燃烧在蔚蓝的天幕下,明亮而耀眼。

秋天,去看银杏树。一处在怀远县君王村,一处在蚌埠市涂山之巅,秋风凉,银杏尽染黄。两抹金黄燃烧在深秋蔚蓝的天空,明亮且耀眼。

沿206国道,入怀远段,路边一指示牌,路西400米处,秦汉遗址“君王银杏树”。按箭头指示方向走,见一围栏式院子,三株古银杏树鼎足而立,树冠连接,树根相伴。金黄蔓延,直扑眼帘。许是前一晚落了雨,树干背阴处的青苔更加绵厚油绿,树下落了一层银杏叶,踩上去有硬硬的小颗粒,扒开一看,是掉落的银杏果。可别小看了它,它可是自然界的活化石。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那段漫长的时光我无法想象,与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唯有银杏,稀少却顽强地存续下来。如今,经过人工培育,银杏已成为深秋的一道风景,灿烂于公园、路边……

“君王村”,名字里便透着古意。相传秦统一六国后,齐国人王杰不愿侍秦,携家逃难于此,并带银杏种子,种于王氏宗祠“三槐堂”院中;另有一说法是齐国吏部侍郎王桀所植。历史纷纭,是王杰还是王桀,是王侯将相还是贫民百姓,谁种的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银杏在此扎根、生存、繁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赞誉送给两千多年前的植树人吧,感谢他穿越时空赠后人深秋美景。

人们相信古树有灵性,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村民剥古银杏树皮入药,在树下烧香祭祖,祈求平安。一次意外把树干烧了一个大洞,致使古树长势衰落,枯枝渐增。后来,政府加强对古树的保护,修筑围栏和院落,悉心养护,千年古树再抽新枝,长势渐旺。

这几棵银杏树,站在村头,是村里的“老寿星”,守着整个村庄日月流转、循环往复。所以,我们去看树,便不只是看树,更是聆听岁月深处的回响,感受一方水土的变迁,体味生命穿越风雨的从容。

自然万物皆有灵性。我们怀着敬畏走近它们,想想,人有时活得不如一棵树坚定,精气神也不及一棵树蓬勃,我们借由看树,实则是在洗涤自己的内心。

另一处古银杏树在涂山之巅。

禹王宫坐落于大禹劈山导淮的涂山顶峰。山下涡淮汇聚,滚滚东流;山上松柏葱郁,古迹遍布。

此处为怀远十二景之一的“东峰银杏”,植于禹王宫启母殿前,传说为大禹手植,毁于雷火。今树内生树,枯木中长出了两株银杏树,生机盎然,银杏树灿烂于禹王宫,为一大奇观。苏东坡曾以诗咏此景:“山外有山都如画,树内生树不知年”。

粗壮硕大的银杏树如伞一样覆盖了院落,西风烈,叶子舞,有的叶子顽皮地落在黑色的瓦当,阳光下泛着金光,耀眼得很;有的随性地铺在地面,踩上去簌簌响。斑驳的石墙,鼻翼飘过香火气息,耳边绵绵不绝的经文颂歌……比起君王村那几棵人间银杏树,禹王宫的银杏树修炼得如一位老道,仙风道骨,任凭人们在其枝丫上,挂上一条条祈愿的红丝带。

拾起一片银杏叶,叶面光滑,叶脉状如折扇,那是一种通透的金色啊!是从骨子透出来的金黄,它绚烂、纯粹,是秋季最美的飘零,捡起夹在书页间珍藏回味。

日月往复,万物轮回。不止银杏,天地间无数树木,立于风中,枝干向天,装点这世界,寂寥而傲然。我的心怦然一动——这不屈的生命力,何尝不是另一种极致的美?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