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癌王”,通常发现就是晚期,有这个习惯的赶紧改!

2025-11-20 20:22

今天是世界胰腺癌日。胰腺癌因早期诊断率低、死亡率高、易扩散转移且治疗困难,被冠以“癌王”之称。

胰腺疾病与饮食结构密切相关,避免高脂、高蛋白、高糖饮食及烟酒等不良习惯,可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仅5%

注意这4大危险因素

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胰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既是“血糖调控师”,又是“消化主力军”。胰腺的病变往往难以被及时察觉,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仅5%。

因此,注意以下4种能引起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尤为重要。

慢性胰腺炎

与急性胰腺炎(多因暴饮暴食诱发,与胰腺癌关联较弱)不同,慢性胰腺炎是明确的癌前病变。

常见诱因包括长期饮酒(导致胰腺纤维化)、胰管结石(类似胆囊结石,易引发长期炎症)等。

△图为胰腺模型

胰腺病变

虽然胰腺上的大部分病变都是恶性病变,但也有部分病变属于良性病变,比如腺瘤、囊腺瘤等。

需要注意的是,良性病变也有可能会发展为恶性疾病。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积极干预,防止其变为恶性胰腺癌。

吸烟、饮酒

饮酒:可引发酒精性胰腺炎。

吸烟:可导致血管病变及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

高脂饮食

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摄入热量过多,容易引起胰腺癌发生。

此外,糖尿病病史超过5年、家族有胰腺癌病史也属于高风险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胰腺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病变。

早发现、早诊断

这些可能是胰腺癌信号

早发现、早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的唯一希望。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腹部胀痛、腰背部隐痛

食欲明显下降(原本胃口好,近期却对食物失去兴趣);

上腹部或后背持续性隐痛、胀痛(与饮食时间无关,且休息后不缓解);

进食后不适感加重。

体重急剧下降

胰腺癌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通常一个月内体重下降5~10斤,甚至更多。这种“不明原因的消瘦”是肿瘤消耗能量的典型表现,需高度警惕。

血糖突然升高

胰腺分泌胰岛素调控血糖,若胰腺出现肿瘤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血糖升高。尤其是无糖尿病的人群,若发现血糖值异常波动,需排查胰腺问题。

黄疸

当胰头肿瘤压迫胆管时,胆汁排泄受阻,可导致皮肤、巩膜黄染(黄疸)。因此,若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黄疸,需优先排除胰腺病变。

远离胰腺癌,做好这4件事

保持健康饮食

胰腺疾病和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要避免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厚重食物”,控制糖分与酒精摄入。

清淡、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减少胰腺负担,降低炎症风险。

管控健康指标

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定期监测血脂水平,避免高脂血症(血脂过高易引发胰腺炎,进而增加癌变风险)。

做好血糖监测

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坚持适度运动

日常保持规律锻炼(如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不仅可以维持正常体重、改善代谢功能,还能保护胰腺健康。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