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探索浪潮中,一个名为“社区小王说事”的微信视频号以其独特的定位、亲民的风格和显著的成效,脱颖而出,构建网上网下的有效基层治理实践典范。它不仅是信息传播的窗口,更是思想引领、民意汇聚、协商议事、动员行动的综合平台,展现了新媒体时代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蓬勃生机。
把准政治“方向盘”,做强理论政策“扩音器”
“社区小王说事”始终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生命线,自觉担当起基层传播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使命。平台以社区书记等基层工作人员、党员群众为主要发声者,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与阶段性重点任务,主动设置议题,精准策划内容。面对有时显得抽象或复杂的宏观政策,“社区小王说事”擅长运用“翻译”功夫。它将文件语言、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的“家常话”,将宏大的国家叙事与居民日常的柴米油盐、急难愁盼紧密相连。通过每期约3分钟的短视频,一项项惠民举措被解读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惠,一条条法规条文被阐释为社区生活、个人行为的明确指南。这种“精准滴灌”式的宣传,确保了政策解读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有效引导社区居民增进了对党和政府决策部署的理解与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巩固和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显著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为确保基层治理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构筑网络“新阵地”,打造民情议事“聚合器”
“社区小王说事”突破了传统宣传模式的单向灌输,创造性打造了“政策翻译器+民情收集站+治理议事厅”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从而牢牢守住并激活了基层网上舆论阵地。这里不仅是政策的发布平台,更是开放的互动空间。视频内容本身常常成为讨论的引子,而评论区则演化成为重要的民情收集渠道和议事协商平台。居民们的“指尖留言”、观后反馈,无论是点赞、建议还是疑问、诉求,都被系统性地关注、整理和回应。据统计,平台自推出以来,已累计收集各类居民意见建议高达360余条。这些来自最前沿、最真实的民意表达,被迅速梳理、分类,并转化为社区治理的“任务清单”和“改进方向”,推动了一系列具体问题的解决。这种双向互动、多方参与的模式,极大地疏通了社情民意,构建了社区与居民之间良性沟通、凝聚共识的数字化桥梁。许多可能因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而引发的误解甚至矛盾,通过平台的提前预告、及时解释、开诚布公的商议,得以有效化解。它不仅提升了治理的预见性和精准度,更营造了清朗、和谐、积极、理性的社区网络环境,使网络空间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促进社区和谐的“最大增量”。
彰显实践“影响力”,锻造社区动员“强引擎”
凭借其贴近生活的选题、务实管用的内容和朴实亲民的风格,“社区小王说事”赢得了居民的广泛信赖和喜爱,形成了显著的舆论影响力和强大的社区动员能力。尤为难得的是,其影响力的构建并非依靠高投入或专业团队。内容由社区工作者自行策划撰写、拍摄制作,依靠居民自发关注、分享传播,实现了近乎“零投入成本”的可持续运营。累计发布近300期视频,总浏览量突破52万人次——这一实实在在的数据,充分证明了其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强劲吸引力和广泛传播力。平台已深度嵌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了解社区动态、获取政策信息、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渠道。通过讲述社区里的大事小情,聚焦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社区小王说事”有效引导了社区公共议题的讨论方向,激发了居民“我的社区我做主”的参与热情。它所实践的“点对点”精准信息对接,以及“线下实体服务圈”与“线上信息传播网”的双轮驱动、同频共振,将线上凝聚的人气和共识,直接转化为线下解决问题的行动和效能。从组织志愿服务、协调邻里纠纷,到推动环境改善、完善便民设施,平台的线上影响力正在持续不断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区治理成效。
“社区小王说事”微信视频号的实践,是基层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党的建设、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宝贵探索。小屏幕可以撬动大治理,微视频能够凝聚强共识,成为新时代动员和组织群众、提升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有效载体,为更多基层社区利用新媒体创新治理模式提供了可复制借鉴的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