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引项目 聚资源——第五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硕果盈枝

2025-11-22 21:59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记者 尤靖文)  宾客云集,合作共赢。11月21日上午,第五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蚌埠开幕。这场集技术交流、项目对接、合作洽谈于一体的行业盛会,不仅搭建起国内外新材料产业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更收获了一批实打实的合作成果。

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全省新材料领域“双招双引”重大项目签约,主会场和分会场共签约项目162个、总投资701.97亿元,其中蚌埠市签约项目79个、总投资251.01亿元。

优质项目加速落地 产业根基持续夯实

“选择蚌埠,是我们布局北方市场的关键一步,这里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让我们充满信心。”安徽相达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任传健的话语,道出了众多落地企业的心声。该企业落户蚌埠的10亿元液冷板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3亿元,目前厂房维修、基建工程已全部完工,生产设备正陆续进场安装调试,预计 12 月份即可实现试投产。

“我们在北方拥有近4亿元的稳定订单,蚌埠基地将成为我们辐射北方市场的核心枢纽。”任传健介绍,除了市场布局需求,蚌埠在新材料产业领域的全国影响力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以及政府部门高效务实的服务,都是项目快速推进的重要保障。他向记者感叹:“从签约到现在,各项审批流程提前对接、高效办理,让我们得以集中精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订单已排至明年6月,投产后将实现产能快速释放。”

同样看好蚌埠发展潜力的还有安徽中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家来自湖北的企业,聚焦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此次在蚌埠签约建设的产业园项目总投资 11.6 亿元,占地 175 亩,一期投资5.6亿元,目前一号、三号厂房已完成建设,设备安装、装修工程全部到位;二期将重点建设二号厂房,聚焦线束、外壳、电子元器件等辅助材料的生产配套。

“从8月15日进场建设到完成基建,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这样的‘蚌埠速度’让我们倍感惊喜。”安徽中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兵介绍,未来,产业园将构建“原材料生产-模具开发-产品研发”的产业链条,最终形成年产 30 万台空调成品的产能,精准对接合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配套需求。

重大项目的快速落地,是蚌埠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壮大的缩影。近年来,蚌埠聚焦重点领域,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强化创新支撑,吸引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入驻,形成了 “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 的产业集聚效应,为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外合作拓宽边界 跨界融合催生新机遇

“这次大会让我们看到了新材料产业跨界应用的广阔前景,也找到了与蚌埠合作的契合点。” 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首席代表劳九迟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他的参会收获。之前大家对新材料的应用认知,多集中在工业生产、道路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这次大会让他意识到,新材料在农业和食品加工领域同样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劳九迟表示,大会提出的生物基材料发展方向,与丹麦的绿色转型理念高度契合。蚌埠正全力打造世界级材料创新基地,这与丹麦寻求新材料应用突破的需求不谋而合,未来有望在农业智能监测材料、食品绿色包装材料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新材料 + 农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德国品牌与设计委员会驻中国区首席代表助理朱祎伟,则带来了中德深化新材料产业合作的具体构想。“安徽与德国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的互动由来已久,此次大会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搭建了绝佳平台。”朱祎伟介绍,作为德国国家级品牌与设计推广机构,该委员会拥有 70 余年 “设计驱动创新” 的经验,在工业设计、材料创新、循环经济等领域具备专业优势,未来双方存在高度潜在的合作空间。

“我们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广新材料与工业设计的融合创新,双方可联合举办新材料应用设计工作坊、国际设计竞赛或展览,促进新材料在消费电子、汽车、建筑、包装等终端产品中的创新应用。”朱祎伟表示,期待以设计为纽带,帮助蚌埠新材料企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价值,助力蚌埠在新材料产业国际化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连续举办五届的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不仅让蚌埠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更让“蚌埠新材料”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蚌埠将持续坚持“智造强市、产业立市”第一战略和“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第一战术,狠抓“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奋力打造“淮河明珠、智造之城”。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