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枢纽经济:如何为蚌埠发展赋能

2020-07-31 07:58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文 陈昂/图

蚌埠南站,乘客有序进站登上“复兴号”列车。

打开中国地图,一条大河蜿蜒东西,一条高铁南北跨越,两条高速公路在蚌埠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十字交叉,水路、公路、铁路,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民航机场,让蚌埠成为不折不扣的交通枢纽城市。

区域经济风起云涌,整合资源、协同发展理念渐入人心,我市以强化交通枢纽地位为抓手,不断发展壮大枢纽经济。2015年蚌埠获批“全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蚌埠被列为“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又将我市确定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枢纽经济,是以交通、物流、信息等枢纽平台为载体,强化对经济活动和信息流动的集聚与辐射,寻求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它可以通过吸附、转换、放大、发射等功能,创造实现新价值,不断增强城市能级。目前我市正在奋力赶超,着力打造“两个中心”,在此征程中,如何将枢纽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如何让枢纽经济成为区域竞争发展的发动机?本期深读周刊为您深入探究。

枢纽是稀缺资源

招商引资中,“把交通枢纽放在‘C位’来介绍蚌埠,就是要在第一时间抓住客商的兴奋点。”

“现在每天发往皖北各地的货有30多车,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望着满载货物的厢式货车渐行渐远,高宏伟信心满满:做物流这一行,最要紧的是运输的便捷性,蚌埠自开埠以来,就以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南北货物的重要集散地,现在这种优势依然成就了许多物流运输企业。

高宏伟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蒙城县,上世纪80年代到广州打拼,先是与别人合伙开了一家零担货运,随着生意越做越好,积累越来越多,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上世纪90年代,购置80多台货车开通了广州至安徽的干线物流线路。一开始大多数业务是广东的货物运往安徽,那时候安徽是广货的消费市场,而最近几年,安徽资源类和材料类货物运输量猛增。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做好安徽业务的增量,2015年,他在安徽设立两个物流集散中心,其中一个是省会合肥,第二个选在蚌埠。

为什么将蚌埠作为区域总部?高宏伟介绍,蚌埠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铁路通达全国各个重要城市,尤其是京沪铁路更是将蚌埠与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紧密联系在一起,水路运输是大宗商品最理想的形式,经过持续不断的航道改造及口岸建设,如今的淮河航道可以通江达海,还有即将建设的滕湖机场,这条空中航线开通后,将为蚌埠城市枢纽地位再次加力。

“当初企业选择在蚌埠落子,除了看中了蚌埠优良的营商环境外,最重要的考量就是蚌埠的交通枢纽地位”。在蚌埠高新区新落成的厂房里,鸿合科技集团副总裁、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元来向记者介绍了落户蚌埠的历程。

鸿程光电是上市公司鸿合科技投资建设的全资子公司,母公司鸿合科技是全球屈指可数的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经营等环节于一身的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交互显示产品及视听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全球范围内共设立48家分支机构。

“作为一家行业领军企业,我们有幸成为许多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在与蚌埠市洽谈的同时,西部中心城市重庆,安徽省内的合肥、芜湖、宿州等也表达了合作意向。客观地说,与其他城市相比,蚌埠的最大优势便是交通枢纽。恰恰这种交通枢纽优势正是我们最为看重的。我们企业的总部在北京,研发和营销总部在深圳,企业在蚌埠落户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往来蚌埠十分方便。蚌埠是南北通衢城市,南北交会、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做区域销售总部,在我们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已经将蚌埠定位为鸿合交互显示产业生产基地。经过紧锣密鼓地建设,项目已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约7万平方米,前期总投资10亿元,主要从事无线手写板、交互式电子白板、智能交互平板、智能交互黑板、视频展示台、手写屏、投影机、软件光盘的生产。接下来,我们将要对全国的销售网络进行重新梳理,逐步将国内销售总部和客服功能转移到蚌埠。我们的目的,是借助蚌埠交通枢纽条件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建立以蚌埠为中心的营销服务中心。”

“交通枢纽是蚌埠招商引资中的一项重要筹码”,长期奋战在招商引资第一线,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主任黄穗对“枢纽”的价值感受得最为真切:“枢纽是一个城市发展最为稀缺的资源,在我们的招引宣传手册中,开篇就介绍了蚌埠的交通枢纽价值。之所以把交通枢纽放在‘C位’来介绍蚌埠,就是要在第一时间抓住客商的兴奋点。”

枢纽城市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多样化的交通路线可以让企业有更多的选择。不仅是货物,还是人员往来,交通枢纽优势更为重要,很多总部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企业,都十分乐意来蚌埠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他们的核心技术人员,不需要把家搬到蚌埠,乘坐京沪高铁,从上海出发,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蚌埠,从北京来蚌埠也只需3个多小时。“这在大城市也就是普通的通勤时间,便捷的交通条件无疑成为蚌埠招商引资的一块招牌菜”。

流量=“生产力”

枢纽能够最大程度地引流,而“流量”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

蜿蜒曲折的管道像一个巨大的魔幻迷宫,高高耸立的反应塔恰如连接迷宫的银色城堡,在这里,各种看似毫无关联的物质按照严格指令,发生着特殊的化学变化……在淮上区沫河口工业园区,雪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呈现的是新型化工企业的形象。

“当年企业来蚌埠发展,正是看中了蚌埠的交通便捷优势,现在看来,这种选择十分正确”。雪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云政坦言,如果没有当年落子蚌埠的决策,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雪郎”。

原先企业设在南京,狭小的地盘,各种高成本的资源,企业只能负重前行,为了让企业走得更好、更远,李云政开始为企业“找婆家”征程。当时考虑企业落户城市有苏北宿迁、盐城等城市,虽然当地政府也给了很多优惠条件,但最终都“堵”在交通方面。

企业“找婆家”一定要找个交通枢纽城市,不仅是物流运输,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更可以为人员交流带来便利。李云政举例说,他身在高校任职,不可能整天泡在企业里,无论是从北京来蚌埠,还是去南京和上海都十分便利。一个高科技企业离不开大量的科技人员,这些科技人员即使待遇再好也不愿意离开大城市和自己的老婆孩子,这时就更加看出交通枢纽的价值。李云政坦言,他每周在蚌埠待几天,如果蚌埠不是交通枢纽,这是无法想象的。

“枢纽就是生产力!现代产业发展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依赖越来越强,这时候更加体现枢纽的价值”。安徽社会经济研究院院长、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张会恒认为,“流量”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脉”,枢纽是畅通血管的重要中枢,可以给城市和经济发展带来无限活力。

“枢纽可以为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这种流量经枢纽城市吸附、转化,由量变到质变,不仅可以给相关城市带来活力和发展动力,更可以为一个城市创新提供永不枯竭的动能。”张会恒介绍,枢纽经济,是以交通、物流、信息等枢纽平台为载体,强化对经济活动和信息流动的集散与辐射,寻求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枢纽经济突出特点是可以汇聚强大的“流量”。所谓“流量”,是指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等,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城市的繁荣,都离不开流量,因而流量本身就是“生产力”。

当年火车站广场是蚌埠最热闹的地方,火车站周围,百货、餐饮、旅社、出租车、长途客运生意红火,成为蚌埠繁华最令人眼亮的地方,而京沪高铁开通后,高铁蚌埠南站良好的出行条件又发挥了强大引流作用,蚌埠南站由过去的荒郊立刻变成了蚌埠的城市名片。商业兴旺,人流涌动,给城市增添了无限活力。由此可见,枢纽能够最大程度地引流,而“流量”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

“不同阶段,枢纽经济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交通便捷、工业活动集中的地方,不仅是交通枢纽,而且是经济枢纽,两者又相互促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蚌埠,交通便利,工业发达,既是交通枢纽,又是经济枢纽,而周边地区的聚集和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就是一个最好例证。

“城市发展又赋予枢纽经济以新的内容”。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陈宏军认为,枢纽经济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一些中心城市集中的人口和经济活动更多,聚集要素的范围比以前更广泛得多,经济能量辐射的空间也在不断扩大。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纽约、伦敦、香港这三个城市,几乎担负了辐射全球的金融中心功能。尤其是巨大的城市群出现后,枢纽经济平台在更大的空间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枢纽经济正当其时

中心城区发展规划提出六大行动,为下一轮发展蓄势聚能。

枢纽经济是以枢纽城市为载体的流通经济和门户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离不开交通,交通因流通而不断升级,“两通相通,融会贯通”,再借助优越的区位条件,就能逐步形成联接东中西,贯通南北中、通达海内外的门户城市和地区,从而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枢纽经济具有集聚功能、扩张功能和增值功能,对于正在奋力打造两个中心的蚌埠来说,重视和发展枢纽经济刻不容缓!”张会恒认为,枢纽经济如同一块“吸铁石”,它可以吸纳资源要素,尤其是高端人才、高端技术。其次,枢纽经济是“中转站”“分拨点”“分辐射源”,能带动周边乃至影响广大区域发展;第三,枢纽经济具有增值功能,它依靠自身拥有和吸纳而来的各种资源要素,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借助全球网络体系,开展广泛密切合作,进行商业化加工、改进、创新、组装等,从而将资源要素转化成经济产业,实现增值。

枢纽经济同时还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等行业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形成的复合经济。枢纽经济具有明显的二重性,既属于第三产业,又属于第二产业,既包括生产化服务业,又包括生活性服务业,既具有产业属性,又具有事业属性,因而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物流业等行业的融合体,实际上也就是由第二、第三产业中某些行业融为一体的复合型经济。

“利用好现有交通优势,再造新的交通优势,是蚌埠发展当务之急”。市委党校副校长马同金认为,蚌埠要以交通枢纽为依托,大力发展壮大枢纽经济,枢纽经济必将成为提升蚌埠城市能级的新引擎。

事实上,蚌埠的枢纽地位一直被国家反复提及。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将蚌埠列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27个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蚌埠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

“这些国家级平台,既是对蚌埠枢纽城市地位的进一步确认,也是强化蚌埠枢纽地位的新一轮机遇”。马同金认为,我们应当牢牢抓住契机,进一步壮大枢纽经济,并利用枢纽经济的强大吸附能力,集聚更多的高端资源,利用现有的创新平台,通过转化、创新,实现枢纽经济的增值功能,进而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和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

“蚌埠发展枢纽经济正当其时”。蚌埠市发改委地区科科长张扬认为,我市中心城区发展规划,通过枢纽经济壮大行动,创新能级升级行动,健康产业培育行动,大蚌埠都市区建设行动等六大行动,为下一轮发展蓄势聚能。

在《淮河流域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规划》中,提出把蚌埠建设成为面向中西部、服务长三角、辐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医疗康养中心和文旅服务中心。在巩固交通枢纽地位方面,委托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编制完成支撑统领中心城市能级提升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提出,沿淮高铁蚌埠段、皖北城际铁路、合新铁路等69个总投资约1600亿元的重大项目,将蚌埠打造成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采访中,专家指出,交通物流是枢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枢纽经济的坚实基础和关键载体,蚌埠发展枢纽经济,必须要打造大格局、高规格的交通物流枢纽地位。通过这些大格局的交通物流枢纽,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要素资源,同时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完)

219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