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信贷资源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积极引导辖内机构探索完善跨区域联合授信机制,服务产业转移企业融资便利化。近日,在人行、交行省市两级分行联合推动下,交通银行蚌埠分行与交通银行宁波分行正式签署全省首份“长三角跨区域联合授信”标准化协议,标志着安徽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创新实践中迈出关键一步,也是交行聚焦蚌甬金融深度合作,更好服务“淮河明珠、智造之城”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
长三角一体化需要产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需要金融一体化。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跨区域联合授信作为现阶段金融一体化支柱应运而生。该机制可以满足“研发与制造”“总部与分部”分离背景下,减小“转出地银行不掌握异地企业经营情况、转入地不掌握企业母公司经营情况”对信贷资源配置带来的不利影响,平衡收益与风险,支持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协同发展。交行此次签署的协议围绕“一体化、标准化、高效化”目标,重点推出五大创新安排:一是额度标准化。明确主办行与参与行参贷份额,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确保资金配置均衡合理。二是定价标准化。主办行牵头定价、统一报价,结合产业属性给予FTP补贴,在做好“五篇大文章”同时,充分调动分支机构展业积极性。三是审批标准化。采用“双线审批、标准作业、流水运作、限时办结”模式,大幅提升融资响应效率。四是管理标准化。厘清权责分工,借款人所在地银行侧重尽职调查与贷后监测,集团客户所在地银行强化经营情况跟踪,形成协同管控合力。五是配套标准化。建立专项保障机制,双方安排专项额度用于跨区域联合授信业务,超出部分按1:1配比足额供应,同时加强客户互荐与资源共享。
目前,交通银行蚌埠分行与宁波分行正在积极推进全省首笔跨区域联合授信业务,计划为来自浙江的某转移企业联合授信5亿元,预计12月份正式落地。该协议的签署,有力构建了“金融协同—产业联动—区域共赢”的良性发展机制,为长三角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了高效、便捷、稳定的融资支持。通过标准化运作与服务模式创新,有效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推动蚌埠金融服务体系向专业化、精细化加速升级,促进本地信贷资源与“智造强市、产业立市”第一战略精准适配,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将持续深化“长三角跨区域联合授信”标准化应用,引导全辖紧密对接企业的产业转移特征和融资需求,丰富联合授信应用场景,发挥“总部驻沪”和“金融全牌照”优势,提升服务精准性和适配性,为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更强金融动能。
(交通银行蚌埠分行周金龙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