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瓦三村的脱贫“三部曲”

2020-08-14 07:45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 瑾  通 讯 员 刘冬青

2017年,执教二十多年的蚌埠铁路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韦军放下教鞭、粉笔,来到怀远县陈集镇瓦三村,就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三年的时间里,韦军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容村貌,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让瓦三村变了模样。

瓦三村位于怀远县的最北端,与宿州交界,由7个自然庄组成,有村民3228人。2017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虽然是非贫困村,但韦军来到这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却为零。“瓦三村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多,但亩均效益很低,所以我就先从土地上动脑筋。”韦军告诉记者,村里土地基本都用于种植小麦和玉米,一亩地的年收入基本在800元上下。思虑再三,韦军决定引入种植大户年介文,流转了40亩土地试种无花果。

韦军笑着告诉记者,土地要生金,关键要有颗“金种子”。所以,土地流转合同中明确规定,如果试种成功,要无偿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如今,第一批无花果已经上市,卖出了每斤9元的好价钱。甜蜜的无花果不仅引来了经销商,还有不少来学技术的村民。

类似的示范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从2017年的零,瓦三村的集体经济由无到有,由有到多,逐年增长。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万元,2019年达到5.4万元;预计今年将超过10万元。

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韦军也特别注重产业扶贫。村里的贫困户王发蚌,因为妻子肢体残疾,儿女尚未成家,平时全靠6.8亩的耕地过活。韦军来到瓦三村后,每天去他家解读扶贫尤其是产业扶贫政策。后来,王发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回2头母猪。结果,一头母猪没繁殖,一头生下的小猪全死了。这时,韦军帮着跑回6000元的政府补助,实现了当初自己对王发蚌的承诺:“政府兜底,保证不亏本”。

第二年,王发蚌又买回两头母猪,这次一栏小猪卖了4600元,一栏喂养成大肥猪卖了8000多元,第一次尝到发展产业的甜头。到了2019年,虽然政策补助取消,但王发蚌信心满满,又养了2头母猪。一下子踏准了市场节奏,到年底挣了4万块。“这辈子第一次见这么多钱!”卖完猪,王发蚌将手里的票子数了又数,脸上是掩盖不住的笑容。第二天,他就张罗着盖起大猪舍,买回3头母猪仔。如今,3头猪仔已经长大,按现在的行情价最少能挣六七万元。

作为一名教师,韦军也深知知识是改变寒门学子命运的关键,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利剑,所以三年来他在教育上花费了大量心血。刚到瓦三村时,韦军就听说贫困户年介勇读高三的女儿翠翠想辍学去打工,挣钱供弟弟读书。韦军心急如焚,一趟趟往年家跑,掰开了揉碎了讲念书的重要性。终于,翠翠重新回到课堂,考取了常州大学应用化学专业。韦军也兑现承诺,通过各种渠道申请了1.5万元资助,让翠翠能安心学习。今年,年介勇的小儿子也参加了高考。“我早早就给你留意着各种助学贷款和资助。你只管放心念书,有困难找我们!”在年家,韦军又拍着胸脯打下了包票。

“改变穷思想,摘掉穷帽子,必须靠教育。”采访中,韦军感叹说。为此,韦军通过各种渠道,为村里募捐了一万多元的书籍,想方设法为村民找到技术培训的机会,又为100多人次争取了贫困生补助。2017年至今,瓦三村的贫困户中2人考取研究生,4人考取本科,4人考取大专。截至2019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完)


1112

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 瑾  通 讯 员 刘冬青

2017年,执教二十多年的蚌埠铁路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韦军放下教鞭、粉笔,来到怀远县陈集镇瓦三村,就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三年的时间里,韦军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容村貌,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让瓦三村变了模样。

瓦三村位于怀远县的最北端,与宿州交界,由7个自然庄组成,有村民3228人。2017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虽然是非贫困村,但韦军来到这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却为零。“瓦三村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多,但亩均效益很低,所以我就先从土地上动脑筋。”韦军告诉记者,村里土地基本都用于种植小麦和玉米,一亩地的年收入基本在800元上下。思虑再三,韦军决定引入种植大户年介文,流转了40亩土地试种无花果。

韦军笑着告诉记者,土地要生金,关键要有颗“金种子”。所以,土地流转合同中明确规定,如果试种成功,要无偿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如今,第一批无花果已经上市,卖出了每斤9元的好价钱。甜蜜的无花果不仅引来了经销商,还有不少来学技术的村民。

类似的示范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从2017年的零,瓦三村的集体经济由无到有,由有到多,逐年增长。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万元,2019年达到5.4万元;预计今年将超过10万元。

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韦军也特别注重产业扶贫。村里的贫困户王发蚌,因为妻子肢体残疾,儿女尚未成家,平时全靠6.8亩的耕地过活。韦军来到瓦三村后,每天去他家解读扶贫尤其是产业扶贫政策。后来,王发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回2头母猪。结果,一头母猪没繁殖,一头生下的小猪全死了。这时,韦军帮着跑回6000元的政府补助,实现了当初自己对王发蚌的承诺:“政府兜底,保证不亏本”。

第二年,王发蚌又买回两头母猪,这次一栏小猪卖了4600元,一栏喂养成大肥猪卖了8000多元,第一次尝到发展产业的甜头。到了2019年,虽然政策补助取消,但王发蚌信心满满,又养了2头母猪。一下子踏准了市场节奏,到年底挣了4万块。“这辈子第一次见这么多钱!”卖完猪,王发蚌将手里的票子数了又数,脸上是掩盖不住的笑容。第二天,他就张罗着盖起大猪舍,买回3头母猪仔。如今,3头猪仔已经长大,按现在的行情价最少能挣六七万元。

作为一名教师,韦军也深知知识是改变寒门学子命运的关键,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利剑,所以三年来他在教育上花费了大量心血。刚到瓦三村时,韦军就听说贫困户年介勇读高三的女儿翠翠想辍学去打工,挣钱供弟弟读书。韦军心急如焚,一趟趟往年家跑,掰开了揉碎了讲念书的重要性。终于,翠翠重新回到课堂,考取了常州大学应用化学专业。韦军也兑现承诺,通过各种渠道申请了1.5万元资助,让翠翠能安心学习。今年,年介勇的小儿子也参加了高考。“我早早就给你留意着各种助学贷款和资助。你只管放心念书,有困难找我们!”在年家,韦军又拍着胸脯打下了包票。

“改变穷思想,摘掉穷帽子,必须靠教育。”采访中,韦军感叹说。为此,韦军通过各种渠道,为村里募捐了一万多元的书籍,想方设法为村民找到技术培训的机会,又为100多人次争取了贫困生补助。2017年至今,瓦三村的贫困户中2人考取研究生,4人考取本科,4人考取大专。截至2019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