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文 刘晨/图
淮河路一饭店在餐桌上放置温馨节俭用餐的提示牌
■主持人语
“触目惊心、令人痛心!”面对餐饮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餐饮浪费是现代社会的不文明行为,为了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2013年,我市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光盘行动”,随着“光盘行动”的持续推进,餐饮浪费现象明显好转。当前,我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近日市文明办向全市餐饮企业和广大市民发出倡议:反对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积极推行N-1点餐模式,10位进餐客人点9个人的菜,不够再增加菜品,餐饮企业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服务方式。
在经济稳定发展,物质高度丰富、粮食连年丰收的背景下,为什么我们还要厉行节约,坚决杜绝餐饮浪费?餐饮企业和广大市民如何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本期党报会客厅邀请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餐饮行业协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
★创城过程中,我市就把杜绝餐饮浪费现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时间“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就打包”成为餐饮消费的“新食尚”。
★《蚌埠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倡导和鼓励公民的行为”第一条内容,就是文明用餐,适量点餐,自觉使用公筷公勺,这标志着我市已将杜绝餐饮浪费纳入了法治化管理的轨道。
戚仁江 蚌埠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督科科长
★反对餐饮浪费,并非老生常谈,在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当下,富含深意,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未雨绸缪的战略远见。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指示中引用的古诗,道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经历过穷苦日子,从“吃不饱、饿肚子”的岁月走过来的习总书记,很早就养成了勤俭质朴的品质。
朱兰保 蚌埠学院教授
★现在老百姓腰包鼓了,生活条件好了,于是有人认为浪费粮食无伤大雅,但岂不知这样做,一是忘记了我们劳动人民勤劳节俭的优良品德,二是糟蹋了宝贵的食品资源。
★“吃了不痛,‘瞎’了痛”。我们都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最看不得别人浪费食物,所以在我经营的饭店里,要求服务员必须及时提醒顾客“吃多少,点多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安理得。
李绍好 蚌埠市餐饮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
深度对话
餐饮浪费令人痛心
主持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现在的国人早已走出了“缺吃少穿”的年代。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餐饮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舌尖上的浪费”与社会文明渐行渐远。请问我市在此方面情况如何,餐饮浪费现象有哪些表现?
戚仁江: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浪费尤其是餐饮的浪费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常跟蚌埠市餐饮行业打交道,从饭店老板们的反映和我个人观察的情况看,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我市餐饮的浪费现象同样存在。具体表现在,一些客人在饭店用餐时,讲排场、好面子,明明吃不完,却要点许多菜“给眼吃”,有时宴罢人散,桌子上还有菜没动过筷子;在大学或中小学校食堂,也经常能看到食物浪费的现象,一些大学生或中小学生对粮食和菜肴缺乏珍惜之情,白米饭吃不了几口就会倒掉,菜肴稍不合口味,也弃之不食。
早在文明城市创建之初,我市就把杜绝餐饮浪费现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全市餐饮行业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光盘行动”,这场行动,不仅全市3000多家餐饮饭店参与,全市所有大学、中小学食堂,全市单位食堂也参与其中,一时间“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就打包”成为餐饮消费的“新食尚”。光盘行动的开展,让全市餐饮浪费现象大为改观,节俭如一缕缕清风吹进珠城蚌埠的大街小巷和千万个家庭。
虽然“光盘行动”在引导市民崇尚节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说,餐饮浪费现象并没有绝迹,在某些场合、某些环节还很严重。例如,蚌埠人办婚宴历来有讲排场的“传统”,几个盘子几个碗很有讲究,整鸡整鱼、四喜丸子等似乎也是必备的“硬菜”,好像没有这些“硬菜”便不像婚宴一样,岂不知,现在人们的饮食口味变了,更多的人讲究的是清淡饮食,于是这些花费不菲的大菜便成了摆设,往往宴罢人散,有很多菜根本没有人动筷子。诸如此类的浪费现象不仅浪费宝贵的资源,更与社会文明格格不入。习近平总书记对餐饮浪费用“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八个字概括极为准确,这八个字也是绝大多数群众的共同心声。
李绍好:我从事餐饮行业经营二十多年了,在饭店里既看到了十分惊人的餐饮浪费的现象,也看到了从严重浪费到崇尚节俭的风尚之变。
我们都知道,过去的中国,经济落后,老百姓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那时是一个全民节俭时代。餐饮浪费之风,起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中国人的收入一下子多了起来,特别是个体小老板,突然暴富后,炫耀显摆的心态突然膨胀,这种“暴发户心态”在饭店用餐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明明只有一两个人用餐,却要点一大桌子菜,好像不这么做,就不能说明他有钱。我曾在自己开的饭店里碰到过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有一天晚上,有一客人带着两位朋友来饭店就餐,要了一个大包房,一下子点了二十多道菜,我本以为至少有十来位客人,一询问才知道,客人只有三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我就善意地提醒客人:人这么少,可以少点一些,够吃就行。没想到这位客人突然不高兴了,他扬起头瞪起了眼睛,提高嗓门说:你不是怕我没有钱吧?吃不完倒掉我高兴,我要的就是这个场面!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我市将杜绝餐饮浪费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光盘行动”开展后,每家餐饮企业都在大厅里布置了公益广告牌,同时餐饮企业还要求服务人员现场提醒客人“吃多少点多少,不剩饭不剩菜”,有一些餐厅还推出了“光盘有奖”的活动,这项活动的效果明显,不仅餐饮企业能够理直气壮地制止餐饮浪费,还在广大市民中树立了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
朱兰保:虽然目前大家都有了节俭意识,但也应当看到餐饮浪费在某些场合某些条件下依然十分严重。比如高校及中小学食堂食物浪费现象仍然十分惊人。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常到各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食堂用餐时,我都能看到这样一种场面,学生普遍缺乏节约意识,虽然饭菜都是自己花钱买的,但绝大部分学生并不懂得珍惜,整碗的白米饭说倒就倒,刚打的菜,尝一口稍不合口味就全部倒掉,我曾留意看了一下高校食堂里的垃圾桶,每次用餐时间过后,每个垃圾桶都会满满的,看着白花花的米饭被当垃圾倒掉,真让人心痛。
还有就是中小学食堂。现在很多学校都由第三方餐饮企业供餐,学生按人头缴费,用餐时每人一份,分量大致都差不多,这就造成一个问题,男孩子可能还吃得完,但女孩子饭就吃得很少,吃不完就倒掉,任何一个经历过困难时期的人看着都心痛。还有一个情况,由于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家都会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好吃的,孩子的口味变得特别挑剔,学校食堂伙食是标准化定制,如果是短缺时代,大家都会抢着吃,可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学生们没有体验过饥饿,很多学生甚至不清楚粮食的来之不易,因此,在潜意识中就没有危机感。因而相对于家庭而言,学校食堂浪费更令人担忧。
居安思危厉行节约
主持人:面对疫情,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质量稳中向好,全国粮食连年获得大丰收,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还要这样强调节约粮食?
戚仁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指示中引用的古诗,道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经历过穷苦日子,从“吃不饱、饿肚子”的岁月走过来的习总书记,很早就养成了勤俭质朴的品质。
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习近平在给父亲习仲勋的一封信中写道:“希望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宝贵与高尚品质很多”。在他的眼中,“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父亲言传身教下形成的俭朴品质,习近平一直在践行。“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曾展出习近平2012年考察河北省阜平县时的晚餐菜单等票据——习近平吃的是标准的“四菜一汤”:红烧土鸡块、阜平烩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冬瓜丸子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以身作则,在各地考察调研时,清新、节俭之风始终如影随形——赴广东考察工作时吃自助餐,到河北调研时吃大盆菜,在福建古田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观音菜、炒烟笋等,回梁家河,和乡亲们一起吃荞麦饸饹、油馍馍、麻汤饭……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先做到。习近平率先垂范、亲力亲为,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作出了注解。
作为一个大国的总书记尚能如此节俭,那么我们的党员干部及普通群众更应当身体力行,践行勤俭节约,同时还要教育、劝导自己的孩子以及身边的人,珍惜粮食,不要铺张浪费。
朱兰保:我国社会稳定,粮食连年取得大丰收,总书记为什么还对节约粮食这样关心?提及这一话题,不得不说说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连年丰收、自给自足的背后,是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必须始终对粮食安全抱有危机意识。
放眼当下的国际环境,从去年底至今,世界多地接连暴发了蝗灾,祸延东非、中东和印度等地,还有澳洲山火等严重自然灾害,增加了全球农产品供给的不确定性,引致粮食市场波动。今年疫情更是对全球粮食生产和供应造成全面冲击。
反对餐饮浪费,并非老生常谈,在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当下,富含深意。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未雨绸缪的战略远见,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身体力行。在狠抓农业生产,努力提高粮食产量,稳定粮食价格的同时,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我们战胜挑战、化危为机,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需要,也是推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李绍好:现在老百姓腰包鼓了,生活条件好了,于是有人认为浪费粮食无伤大雅,但岂不知这样做,一是忘记了我们劳动人民勤劳节俭的优良品德,二是糟蹋了宝贵的食品资源。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任何方面的微小浪费都会汇聚成一个惊人的数字。相关部门数据测算,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就高达700亿斤。餐桌的消费环节更是大头,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15年撰文《我国粮食供求及“十三五”时期趋势预测》指出,据估算,在食品消费环节,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
在饭店的经营中,餐饮浪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少顾客“眼大肚皮小”,点餐时恨不得见样都尝一尝,其实真吃的没有多少,很多菜仅仅动几下筷子就剩下了。服务员收拾餐桌时,每当看到这种现象,都会心痛。虽说这些菜饭都是顾客花钱买来的,但“吃了不痛,‘瞎’了痛”。我们都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最看不得别人浪费食物,所以在我个人经营的饭店里,不仅到处都能看到弘扬节俭美德的宣传,还会要求服务员必须及时提醒顾客“吃多少,点多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安理得。
节俭美德世代传承
主持人:反对浪费,倡导节约,关乎我们劳动人民优良品德的传承,关乎民族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大兴节俭之风,培养市民以节约为美的“新食尚”,让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成为每一位市民的自觉行动?
戚仁江:目前全市上下正在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值此时间节点,我市第一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地方法规——《蚌埠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8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本月起施行的这部地方法规中,我注意到,《蚌埠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二章“文明行为规范”中,“倡导和鼓励公民的行为”第一条内容,就是文明用餐,适量点餐,自觉使用公筷公勺。由此可见,我市已将餐饮节约以立法的形式予以明确,这标志着我市已将杜绝餐饮浪费纳入了法治化管理的轨道。此举必将为在全社会树立勤俭美德新风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后,为坚决响应号召,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工作,市文明办日前向全市餐饮企业和广大市民发出倡议,这份倡议不少内容很有新意,如:积极推行N-1点餐模式,即10位进餐客人点9个人的菜,不够再增加菜品,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服务方式。接下来,我们将发挥行业监管职能,要求全市餐饮企业积极推行这种点餐模式,以多样化的服务,为市民提供更灵活、更多样的选择。
朱兰保:《蚌埠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文明行为的公共属性是推动最高管理者把法律与公德相通相融的必然选择。《蚌埠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标志着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迈入了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认真学习条例,杜绝餐饮浪费放在第一条很醒目的位置,这充分说明,我市对于禁止餐饮浪费的重视程度。
杜绝餐饮浪费,看起来事小,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节约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其实质上是受到潜意识的支配。我们深入探究不难发现,勤俭节约行为坚守最好的是老年人。从艰苦岁月中一路走来的老人,深知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更懂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当节俭养成习惯后,即使生活条件改善了,他们仍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对于像我们这些中年人而言,因一直受父辈的熏陶,也有一定的农村生活体验,也深知粮食来之不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没有像父辈节俭得那样“极致”,但通常也较为节俭。而年轻一代,特别是“90后”“00”以至于年龄更小的孩子,他们一出生就恰逢盛世,不仅物质极大丰富,而且许多父母不想让孩子再次体验自己吃过的苦,在物质生活上要什么给什么,在吃的方面更是如此,不合口味,可以随意扔掉。刚盛的白米饭吃不了几口,就可以毫不心痛地倒进垃圾桶。正是因为平时就对食物毫无敬畏意识,导致他们在中小学、在大学校园里仍然没有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
因此,改变习惯首要任务是教育。在家庭,不仅家长要身体力行,更要将勤俭节约当成一种“传家宝”去传承;在学校,要通过主题队会、道德与法治课堂,将节约当成重要内容,大讲特讲。还可以请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到中小学校园作“忆苦思甜”报告会,以亲身经历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节约的道理;在社区,要利用业主群、道德讲堂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的典型事例。只有全社会都将节俭视为“时尚”,把节约当成“样板”,餐饮浪费现象才会越来越少。
李绍好:“反对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这份倡议书发的十分及时,我们行业协会及时召集会员单位进行了学习。我们要求所有会员单位都要将倡议书制作成广告宣传板,放置在大堂里,同时重新制作“光盘行动”公益宣传视频、宣传展板,让食客一走进饭店大堂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以节约为美”的氛围。
与此同时,我们要求各会员单位积极推广“N-1点餐模式”,认真研究“半份半价”、“小份适价”服务方式。对餐饮企业而言,无论是“N-1点餐模式”,还是“半份半价”、“小份适价”,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增加服务成本,如果纯粹从商业利益考量,并不是每一家餐饮企业都乐意这样做,但另一方面,我认为,这正是考验餐饮企业思想境界的好机会。我始终坚信,企业也是社会公民,社会公民就要有社会责任感,只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能走得更稳更好。今年疫情期间,我市餐饮企业受到严重冲击,许多餐饮单位损失巨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不少餐饮单位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抗疫,这充分说明,蚌埠市餐饮行业的经营者是识大体、顾大局的,是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我相信,在杜绝餐饮浪费行为的战场上,我市餐饮企业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更好的表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