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瑾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即将过去的“十三五”,蚌埠人头顶上的天更蓝了,脚底下的水更清了,发展的颜值也更高了。“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老话,成为生态改善的新解读。
站在位于胜利西路的秀水湾,入目是一湾碧水。“这风光,当得起秀水两个字。”散步的市民竖起大拇指夸赞迎河的变化。可就在几年前,这里一到夏天就腥臭难闻,岸边成片的生活与建筑垃圾让人望而却步。到了2016年,迎河被列为需要重点整治的黑臭水体。当年起,各方陆续投资3.56亿元新建河坝、疏浚河道,开展岸线综合环境整治,并将城市南片区水系打通,通过水循环来改善迎河乃至张公湖、席家沟水生态环境。终于,2018年底迎河彻底“摘帽”,从黑臭水体中“出列”。
与迎河一同“出列”的还有四十米大沟和八里沟。三条黑臭水体治理总长度为11.81公里,水域面积约40万平方米。至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完成比例达到100%。流经城市的河流每条都变身风光带,成了附近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生态改善的现实注脚。
“十三五”期间,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8项绿色发展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规划进度目标。持续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从2015年的34.19%提升至2019年的37.59%,绿化覆盖率从38.88%提升至42.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2.89平方米提升至13.7平方米。截至2019年底,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1.9%,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7.8%、16.5%、16.9%、13.4%。四个国考断面水质基本稳定达到国家考核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无劣V类水体;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通过验收,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看得见的青山秀水,看不见的努力坚持。2019年1月1日起,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必须要先登录“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查询,明确该地块是否污染并出具审查说明,以此杜绝污染土地的报批和征收。“土壤污染的关键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袁永宏介绍,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起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部门联动机制。污染地块纳入管控名录,修复治理达标前禁止开发。目前已将112家企业列入土壤质量详查名单,要求35家土壤重点监管企业每年开展自行监测和隐患排查,生态环境部门则定期对企业周边、污水处理厂周边开展监督性监测。
去年,我市还与宿州市共同修订完善了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固镇县与灵璧县、五河县与泗县也分别签订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从“各扫门前雪”向前迈出一大步,通过联合执法检查、联合监测、定期会商,推动跨行政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以此防范和遏制水污染突发事件。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立足于当下,更要着眼未来。五年来,我市积极开展“限塑”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0%;编制了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初步完成大气污染成因源清单和源解析工作。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多规合一”,推深做实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改革,探索建立淮河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民心所盼、发展所系。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让发展“颜值”更高,不仅是过去五年的关键词,同样是蚌埠未来五年的重头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