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靳瑾 文/图
编者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作出的顶层设计、描述的远景蓝图,令人振奋鼓舞。回顾“十三五”,成就令人豪情满满;展望“十四五”,前景催人奋进。悟于心、践于行、落于实,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相关部门的落细落实。即日起,蚌埠日报开设“你好,十四五”专栏,结合规划建议原文,说说普通人努力奔跑的故事,看看我们前进的方向,谈谈具体路径方法。敬请关注。
规划建议原文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我的故事
今年52岁的丁传平生长在沱湖边,前半辈子“靠水吃水”,在沱湖养殖螃蟹为生。然而,2015年6月下旬,随上游来水而至的污染团,一夜之间将沱湖变得面目全非,颜色像酱油还臭不可闻。丁传平承包了几十亩湖面养殖的螃蟹也遭遇了灭顶之灾。“最少损失十万块。每天去捞死蟹,越捞心里越慌,胳膊都软得抬不起来。”虽然过去了5年,但丁传平至今记忆犹新。黑臭的沱湖水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几次放水清淤,加上水草生长,才逐渐恢复了本来面貌。
第二年,在湖面上忙活的丁传平,时常能看到操着不同口音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一问,是来沱湖抽样检测水质的;再一问,有淮南的、阜阳的,也有宿州的、滁州的。此前启动的退网还湖也在此时初见成效——沱湖上的围网越来越少,水流速度加快,水质好转并逐渐稳定。到了2018年,沱湖湖面上绵延的“水上长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水面、一盘棋。丁传平的身份也从养殖户,转变为五河县城投公司的管理员,负责巡湖管湖,从“靠水吃水”变成了“靠水护水”。
几年来,丁传平每天守着沱湖,再也没见过上游来的大规模污染团,眼看着湖水一天天清了、亮了。“湖底水草长得好,不用撒饲料蟹子长得都大。今年都是三个头的,半斤一个的蟹子满地爬。”站在湖边,丁传平乐呵呵地比划说,沱湖统一管理之后,生态恢复,许久不见的水鸟又飞回来了。沱湖,又回到了他记忆中的模样。
现状与展望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推动绿色发展”是重要一章。其中,强化污染的区域协同治理已在蚌埠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沱湖流域涉及淮北、宿州和蚌埠等多市。防污治污,光靠一家解决不了污染的根本问题。2016年,蚌埠就在全省率先与沱湖上下游的淮南、阜阳、宿州、滁州等四市签订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协议,从各扫门前雪转而携手治污防污。此后,协议内容不断完善,从污染预警到共同监测,从应急演练到联合执法,从污染治理到责任划定,形成联防联控的责任网。2019年6月,五河县又分别与泗县、固镇县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对南沱河、北沱河和沱湖水质、河流周边污染源开展联合排查,在草沟闸、铁李渡口、濠城闸、泗河大桥、关咀大桥等点位设置联合监测断面,数据共享,互通信息,以联防联控共同治理水污染。
“行政有边界,但污染的防治没有。”同样经历了沱湖的污染与治理,五河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郭冲力对此深有感触。只有打破行政界限携起手来,才能形成污染防治的区域合力,事半而功倍。
有了“保护网”的沱湖,还将迎来更美好的未来。郭冲力介绍,五河县委托省城市建设研究院编制了《沱湖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不仅计划实施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还打算将沿岸建成生态屏障完整、生态类型丰富、景观特征多样、污染有效削减的湖滨生态区,并投资建设沱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展示馆,包括湿地科普展览馆、智慧环境监控管理中心和湿地科研中心,以及湿地植物园、生态渔业园、自然体验园,水循环实验站、气象观测站、候鸟环志站、野生动物救助站等。
如今,对入沱湖最大的沟河—马拉沟前端水域水体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已经启动。“通过对入湖水体的生态拦截、湖体生态修复治理,沱湖将展现更清、更美的面貌。”郭冲力说。
从沱湖水生态治理开始,我市的治污朋友圈也不断扩大。继2016年签订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后,2018年、2019年分别完善协议内容,建立起覆盖入境6条干支流的系统化治污模式。协议修订完善以来,蚌埠再未发生过跨界水污染事件。沱湖的治理模式,成为“十四五”规划的治污蓝本之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