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余小乔/文 刘晨/图
怀远县韩庙村科技示范园,贫困户支立荣展示收获的土豆,幸福荡漾在笑容里。
2020年,当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看今朝、忆过往,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表达呢?
60+的人会说,从吃不饱穿不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到不愁吃不愁穿,日子原来真的可以比蜜甜。
50+的人会说,从穷得只能靠两条腿走路到两轮、三轮、小汽车代步,出行原来真的可以一日千里。
40+的人会说,从家里没钱自己差点辍学到孩子上学不用花钱,教育原来可以这样慷慨。
30+的人会说,从以前出门带票子到现在出门刷手机,科技原来可以如此万能。
20+的人会说,从以前想吃吃不好、想玩玩不嗨,到现在一日可以玩转两三个城市,地球原来可以是个“村”。
……
万涓溪流汇成大美画卷,380万珠城人民挺过困苦、走出温饱,如今已正式迈入小康阶段。
编者的话
今年,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年。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举国上下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发展愿景之际,深读周刊推出年终主题策划——“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将重点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脱贫攻坚、民主法治、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带您一起感受蚌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美好小康生活的铿锵足音,敬请关注。
数 读 公报里的小康数据
“小康”的基本释义里,包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下称GDP)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城镇化率达50%等十个标准。其中,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依据这一标准,记者查阅了2010年至2019年整十年的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0年全市完成GDP638.1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17621元。按照当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核算,当年距离小康标准差100多美元。到2011年,全市完成GDP比上年增加140亿元,人均突破2万元,达到21443元,超出小康标准近400美元。随后的2015—2019年,全市GDP逐年看涨,从1253.1亿元一路追涨到2019年2057.17亿元,人均GDP也实现“一年一个台阶”,从2015年的38267元到2016年41855元、2017年46233元、2018年50662元、2019年60469元,远超规定的标准参数。
对照统计公报,“小康”所定义的其他指标也被一一“拎出”。记者发现,在2015年之前,虽有部分指标达到或超过小康标准线,但基本呈“单点突破”状态,短板也较为明显。2015年好似一个分水岭,所有指标几乎全部“出线”,并随着时间推移逐年走高。
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例,前者在2011年达到18143元,顺利出线,但后者在当年仅为6615元。到2015年,前者跃升至26369元,后者也达到11552元。其后四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为28653元、31160元、33855元、3702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依次为12591元、13769元、15114元、16666元。可以看出,到2019年这两项指标双双翻倍。
作为国际通用的衡量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刻度尺”,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的大小直接关联百姓的贫富程度。比较通行的国际标准认为,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
就我市而言,2014年,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开始双双降至40%以下,分别是36.8%和37.9%。到2018年,这一数值分别降至36%、35%,2019年稳定在36%、34%。
“推动恩格尔系数降低的因素有很多,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是最直接因素。”市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科科长谢贞敏的论断,从去年全市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可窥一斑:201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63.8亿元,比年初增加149.52亿元,增长7.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76.17亿元,增长14.1%。
除了居民收入增长,其它包括医疗保健支出、交通和通信支出、居住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增长,也从另一个方面做大了家庭支出的基数,从而消抵食物支出占比,拉低恩格尔系数。
“简言之,收入是分配的基础。人们的口袋鼓了,才促使他们不再满足于吃吃喝喝的单纯消费,从而参与到各类提升型、改善型、个性化的消费中去。”在市委党校副校长马同金眼里,今天所看到的一切“小康”表征,都源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充分就业。他不无感慨地表示,“二三十年前你对小康生活的憧憬是怎样,现在就是怎样。”
至于“小康”所涉的城镇化率、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公报也有记载。2013年我市城镇化率为49.67%,略低于小康标准,2014年压线达标,为50.91%,其后每年以1.2—1.9个百分点增长,到2018年为57.22%、2019年为58.6%。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1.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高于城镇,为38平方米。到201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35平方米、56平方米,2019年依次为41平方米、57平方米。
决 胜 全面小康有你有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阐述,精准地指出了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靶点所在。
细化到具体操作层面,马同金做出了“小康不小康,对老百姓来说就是衣食住行愁不愁,就是能不能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解读。
马同金言及的“七有小康”,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高度概括。他表示,要实现“七有小康”,必须要用汗水浇灌,要靠实干苦干,因为“实干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妙药”。
现实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实干兴蚌奔小康”俨然已成为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同频共振的强劲鼓点——
政府层面以实干笃定前行,在推动产业转型提升经济发展质效上,在加快改革创新提升城市发展活力上,在聚力城乡品质建设提升百姓幸福感上,特别在实施民生工程增进民计民生福祉上,做了大量细致暖心的工作,凸显了全面小康的成色。
比如,实施校舍“全面改薄”计划、创新控辍保学“双线五包”法,确保适龄儿童百分百上得了学、上得好学;整治改造棚户区和老旧小区,大力建设公租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让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安居乐业”;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常用药品零利润销售,村村建卫生室,让百姓“病有所医”;向市民免费打开城市公园大门,治理圈堤,提高绿地面积,让市民“幸福宜居”;提高低保标准,扩大养老金覆盖范围,建设康养基地,让老人有依靠,弱者有保障;鼓励创业、推动就业再就业,让大家工作有着落,手中有余钱,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政府带着以民为本的自觉与担当,一件件、一桩桩、一年年,让珠城百姓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指数逐年提升”,什么是“小康社会本来的样子”。
社会层面以实干筑牢根基,在项目攻坚上提质增效,在三产融合上创新引领,在产业链创新链上持续发力,特别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行动中做了很多文章,擦亮了小康社会的底色。
比如,2016年5月启动的“百企帮百村”这种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的精准扶贫行动,不仅密切了广大民营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合作关系,开发出助力贫困村、贫困户摘穷帽拔穷根的有效路径,还直接推动了社会资本反哺乡村的这一历史性进程。
个体层面则以实干脱贫致富,在每一个能人引路、带贫减贫的故事中,在每一个贫困户埋头苦干、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露出了小康社会的本色。
据市扶贫开发办副主任方晋峰透露,如今越来越多由致富能人、“新农人”创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生根,直接带动贫困户15000余户,自种自养贫困户11700余户,特别是红黄绿白黑“五彩”扶贫产业,已经带动12000多户贫困户稳定增收,上千贫困户脱贫致富。
而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脱帽的过程中,那群捧着一颗扶贫心下沉、带着一群贫困户实干的扶贫干部,也是最强有力的助攻。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加入和奉献,才加速了落后乡村走向环境靓、产业旺、民风淳、日子美的小康进程。
大 美 众说小康话幸福
从阴暗湿冷的旧船舱到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从没日没夜下网捞鱼到有钱有闲遛公园逛超市,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船民杨玉山自打实现“渔民上岸”,首批搬进华美嘉园廉租房,并在岸边一公司谋了份工作,就过上了像花儿般幸福的美好生活。
“当年能从1300多户低保户中中签,成为首批摇号的廉租房住户,住上一手新房,半年房租246元,三个孩子被安排就近上学,你说这等美事怎么就落我头上了。”说笑间,杨玉山表示“不好用高兴来描述”,只是一个劲地“感谢党感谢政府”。“现在两个女儿已经工作了,小儿子也考上了大学,我们早就不吃低保,过上富足的生活啦。”他对眼下小日子的满足,溢于言表。
在市统计局工作已经33年,同样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谢贞敏,因为每天和数字打交道,十分清楚这座城市每一点进步在数字上的投影。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即将突破2万元/年大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也超过8000元/年,不仅实现了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还能轻轻松松来上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多美好!”
他回忆计划经济年代凭票吃穿的日子,说到一个关于烟券的故事:渡江香烟刚进蚌埠市场那年,全市以户为单位配额发放烟券,“一户只发一张券,一券只能买一包渡江烟,全市人民在百货大楼外面排着长队买渡江烟的场景,至今难忘。”他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好了,才有余钱闲心干点喜欢的事。”在某机关单位上班的蒋泽一,赶上了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好时候,实现了“想进影院看电影就去看电影”的观影自由。
他说,以前看电影是件很奢侈的事情:首先,电影院没几家,大家耳熟能详的无非就和平电影院与人民电影院两家而已。其次,电影院新电影极少,偶尔上映一部进口大片,铁定一票难求。即便是普通电影,有时也要指望单位发票,才会去看。“最关键的是,我家不在蚌埠市区,每次进城看电影,骑车要过河,坐车要转车,颇费工夫。哪像现在,电影院遍处都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区的电影院如雨后春笋般增多,文化产品供给变得极大丰富,我们老百姓在休闲娱乐上的消费自然跟着越来越多。”他坦言,工作六七年,已经去影院看了七八十场电影,算上各影院的会员卡,花费最少四五千元了。
患得一身慢性疾病的赵东伦、王传荣老两口,在政府的帮助下于三年前顺利脱了贫,但常年被头痛、腿痛、心悸、眩晕侵扰的两口子,隔段时间就得去趟医院,不是住院就是拿药。每次去医院他们总会这样对医生感慨:“要不是国家给报销医药费,帮我们养着这一身怪毛病,我们哪会一趟趟跑医院、一袋袋往家拎药?肯定像我们的老一辈那样,生病不敢看病,待在家里听天由命!”
00后的胡文凯还是一名中学生,他对比爷爷常在耳边念叨的“想当年”和自己当下的所见所感,说起今天的幸福教育:“我们现在上学有班班通、智慧课堂,还有饮水机、空调,想象不到几十年前教室里只有缺胳膊少腿的桌椅、黑板,还有用塑料糊成的窗;我们现在放了学有兴趣班、有小饭桌,不参加的话可以啥也不用干,不像爷爷上学时,放了学就得跑回家放牛、割草、干农活,上不完小学就辍学务农。”
……
生活逐渐改善,身体更加健康,文化更加丰富,日子更加滋润,事事处处透出小美好,人人时时露着小幸福。这,应该就是小康大美的模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