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露露
“俺就认为他是个偷鸡摸狗的骗子,净给俺画大饼。”脱贫示范户黄纪课现在还记得,和小童书记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回想起那次见面,往事又像过电影一样浮现在石湖乡陡沟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童俊杰眼前。2015年春天,这个曾经村里懒汉贫困户,家徒四壁,一台旧拖拉机就是他家的“宝贝”。作为老黄家比较值钱的生产工具,这台拖拉机可以减轻他的体力劳动,还可以拉着小麦、玉米到市场卖,直接变现。
位于浍河北岸的陡沟村,地洼、地薄、地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村。1067户的村子,光贫困户就有103户,贫困像一块大石头,压得村民直不起腰。
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后,童俊杰决定要在产业上大干一场,这第一把火就决定“烧在”黄纪课身上。65岁的老黄,祖辈务农、代际贫困,全家5口人,承包8亩地,以传统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没有文化不善与人沟通交流,没有技术更不愿意发展,村民对他家有“好吃懒做”的看法。
“这个年龄,俺还能翻身吗?都是白折腾!”这是黄纪课的掏心窝子话。然而,第一次见面,算是被轰出来的童俊杰却认为,“帮助他通过自力更生式的产业脱贫,会对其他贫困户起到示范作用。”就这样,黄纪课家成了他每天必去“打卡”的地方。
老黄在大棚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他随意收拾了五分地的小菜园,算是应付。”童俊杰说,那个春天,我使出了自己的一身本领,总算有了松动的迹象。就这样,童俊杰和帮扶人在老黄的小菜园建了大棚,帮他种了秋葵,又联系饭店上门收购,在家门口点钱的时候,老黄的手都拿不稳了。很快,老黄顺利拿到了脱贫光荣证后,腰杆算在村里挺得直直的。
转眼8个蔬菜大棚建成了,老黄家的“宝贝”也变成了一辆带货斗的电三轮。那些日子,他每天骑着三轮电动车风驰电掣穿梭在大棚、家里和菜市场之间,加速的“推背感”就像在向着美好生活冲刺似的。
2018年,这个时候老黄当选了固镇县“十佳脱贫示范户”。领奖当天,老黄却决定:“先去把菜卖了,顺道再去领个红绶带。”后来,这条大红绶带成了他逢人就展示的“宝贝”。
去年中秋将至,童俊杰和帮扶人照例走访。老黄却提出:“你们能不能帮我打一口浇菜的井,咱有能力继续扩大面积。”节前一天,在帮扶人和村里的努力下,灌溉井出水了。没过多久,皖北地区遭遇干旱,这“宝贝”井帮助老黄等11户农户解决了40余亩土地的灌溉难题。
从生产工具到精神奖励再到发展产业的热情,是一种脱贫动力,更是一种致富精神。在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最后时刻,记者无意中翻开童俊杰的脱贫故事,脱贫示范户老黄的这些个“宝贝”,笑中带泪,泪中有喜,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