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80多岁了,儿女不在身边,买菜、做饭成难题

2019-04-30 09:06

蚌埠新闻网记者 曹梦晴 文/图

南山郦都社区食堂,老年人吃得非常开心。

随着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人年龄大了,腿脚不利索、记性差、身体弱,买菜做饭多有不便。人越老越需要照料,最基本的莫过于一日三餐。而现实是,子女们经常在单位工作一天,晚上才能回家,无法顾及老人的一日三餐。而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儿女们,更是要分出大部分精力照顾孩子。儿女们为老人的一日三餐煞费苦心。

淮河晨刊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针对老年人行动困难,出门买菜做饭不便的现状,一些社区在为解决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想方设法,办个老年食堂,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午餐服务。然而,社区资金不足,空有理想而力不足。有的社区为辖区老年人开展送餐服务,也有社区依托养老中心,办起老年食堂,解决老人午饭难题,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受到了老人和家属的欢迎。

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吃饭难题

做菜忘记关火就离开、天天出门买菜腿脚不便、长期吃外卖没营养……对于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以及老人们的儿女来说,这些场面并不陌生。“这几年发现如何让老人吃好饭,成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张女士年近四十,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腿脚也越来越不利索,出门买菜、做饭渐渐成了问题。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女,张女士“上有老、下有小”,“父母不愿和我们住在一起,每天他们出门买菜再回家做饭,担心他们身体吃不消,孩子上高中处于关键时期,一刻不能松懈。”张女士说,虽然住的地方和父母相距不算远,也就两三公里的距离,可要忙于工作又要兼顾小家的她,总会忽视父母的情感需求以及生活上的基本需求。

吃饭成问题,住在龙湖春天小区的独居老人石大爷感同身受。石大爷今年八十多岁,老伴早年过世,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考虑到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们请来远方亲戚住在家中照顾石大爷,可远方亲戚也有告假回家的时候,往往到了那个时候,石大爷才感到生活的不便。对于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他来说,买菜做饭成了一道难题。为了应付一日三餐,石大爷经常一次性买来几天的菜,吃不完的剩菜就放冰箱,晚餐大多以白粥面条应付。“感觉这几年老的很快,体力、记忆力都下降了,就到走不动的年纪了。” 老人坦言,如果社区有个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午餐的食堂就好了,“我们老年人不用再每天出门买菜、做饭,身体好的到食堂吃饭,身体不好的有专人将饭菜送到家里来。”

想办食堂 没有资金

居住在绿地花都小区的曹大爷今年70多岁,由于老伴瘫痪在床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子女不在身边,老伴的吃喝拉撒全靠曹大爷。曹大爷不仅每天需要出门买菜,还要照顾家中卧病在床的老伴,忙不过来时,只能求助社区帮助买买菜。“曹大爷经常到社区来呼吁,希望社区能在小区里开设食堂。”采访中,绿地花都社区居委会主任鲍翠萍说,在城市里居住的老年人,大多有经济能力应付日常生活开销,面对渐渐老去的身体,简单的买菜做饭,成了他们难以应付的事情。“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仍是主流,如何解决有需求的老人的一日三餐是个大问题。”

设立社区食堂,按月收费,价格公道,可以解决不少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这也是老年人强烈呼吁的。”对于一些确实在生活上存在困难的老年人,社区能做的,仅仅是委托网格员帮助老人买菜。“社区有间两室一厅的物业用房,可用来筹建社区食堂,专门服务辖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解决他们的吃饭难题,社区为这件事筹划了两年,却因为没有资金,迟迟不能落实。”

鲍翠萍说,若能找到投资商承包食堂,或以志愿者的形式承建社区食堂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为此,社区与我市一些老年机构沟通,“服务于老年人的社区食堂要精心筹备,健康、卫生、安全都要考虑在内,装修、设施设备、人员也要考虑完善,空有场地,缺少资金支持,是不足以支撑起承建一个社区食堂的。”

送餐服务遭遇半路“搁浅”

在喜迎门社区,有一个养老机构。该养老机构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维修服务等服务项目,每个项目按次或按时收费。在价格表上记者看到,生活照料服务里,其中有一项助餐服务,价格在8至12元,服务内容为送餐上门。

昨天,记者拨通了该养老机构的电话,想了解送餐服务目前进展如何。“由于送餐的时间和老人的口味问题,一直没与服务对象达成共识,最终送餐服务没有进行下来,目前是搁浅状态。”工作人员说,他们为辖区三四十位老人提供送餐服务,每份饭菜价格12元,均由饭店制作统一套餐,送餐时间为上午11点至中午12点30分之间。“有的老人觉得饭菜送来的早、有的老人觉得饭菜送来的迟。”工作人员说,由于是饭店统一制作的饭菜,不符合老年人的口味。“有的老人不愿意吃肉,有的老人嫌饭菜硬、觉得咸或油大,众口难调,种种原因,送餐服务没有顺利进行下来。”对于今后养老机构是否还会继续设立送餐服务,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不确定。

“设立在喜迎门社区里的养老中心,是去年7月份由政府出资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通过政府采购引进的第三方机构。”禹会区社会福利科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养老机构为禹会区民政部门设立的居家养老试点。“从目前来看,该养老机构工作推进较慢,服务项目还不够完善。”

社区里的便民助餐服务

4月24日上午10时许,循着饭菜香味,记者走进南山郦都社区“益寿堂蚌埠市蚌山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此时,可口的午餐即将端上桌。

这是蚌山区实行标准化运营的社区养老中心,并在中心内设立食堂,面向辖区老年群体提供午餐助餐服务,并以公益性、实用性、便利性获得广泛支持,收获一片点赞。

“老张,到这里来坐,等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了!”先到的老人们坐在椅子上,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牌、有的在做理疗,他们热情地招呼着进来的伙伴。“我们一大早就来了,先过来做做操、唱会歌,上午玩一会,等中午吃饭。”

“四喜圆子、炒莴笋丝、绿豆芽、卤蛋、饮料……”菜谱上,周一至周六,每天的饭菜荤素搭配,菜色不重样儿。食堂的灶台上,即将出锅的四喜圆子散发出阵阵肉香。上午11点,20多位老人走进餐厅坐定,等待着可口的饭菜。还有的老人,踩着饭点前来就餐。工作人员将饮料分发给在座的老人后,一盘盘冒着热气的饭菜端到老人们身边。“今天的圆子烧得不错,软软的不会咬不动。”居住在对面小区的张大妈83岁高龄,她一边喂老伴吃饭一边不停地称赞,“以前孩子回来一次做点饭菜能吃上好几天,社区有了食堂以后就和老伴到食堂来吃,这里特别干净卫生,大厨师傅做菜好吃又很专业,价格不贵,孩子们都很放心,也受到我们老年人的欢迎。”

“宏业村店一位阿姨不要圆子只要素菜,给她多打些素菜。”负责配送饭菜的工作人员边将外送的饭菜盛进一次性餐盒边和打饭师傅说。“有的老人不吃肉只吃素菜,有特别要求的,能满足的尽量满足。”该工作人员介绍,该养老中心在蚌山区还有几家分店,但仅南山郦都社区的养老中心店设立了食堂,为了解决辖区老年人的吃饭问题,由南山郦都社区养老中心将午餐配送至各家分店,再由工作人员免费上门送餐。“堂食和外送同时进行,保证各分店的老人们在十二点前吃上热饭。”

“我们中心实行会员制,每位老人一个月只要缴纳30元钱,即可成为会员,早晨做操、下棋等等,每天下午还会为老人安排各种活动,每周定期开设书画课、音乐课。”益寿堂蚌埠市蚌山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沈欣介绍,该养老中心二楼还为老人们设立了书画室、音乐室及休息区,配备了床及电视,中午吃完饭不想回家的老人可至休息区休息,下午玩好了再回家。

“辖区内老年人需求比较大,子女为老人们买了房子提供较为舒适的居住环境,却因为工作繁忙不能经常陪伴在老人身边。”宏业村街道南山郦都社区书记主任袁秀秀说,老人年龄大了出门不方便,买菜成了问题,网格员在辖区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辖区内大部分老年人希望社区帮助解决午餐。“为了解决社区及周边独居、家中无人照料及社区内有用餐需求的家庭和老人们的实际用餐困难,在蚌山区民政局、雪华乡政府、街道及南山郦都社区的支持下,由益寿堂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南山郦都服务驿站承接便民助餐行动。”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尽管一些街道的食堂办得有声有色,但目前,我市并没有全市性的、成规模的“老年食堂”项目。而且这些食堂的覆盖面十分有限,还远远无法化解广大老年人群体做饭难、吃饭难的痛点。就近便捷、安心实惠的社区老人食堂,无疑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社区里遍布“老年食堂”,让“老年食堂”走得更远。(完)

165

蚌埠新闻网记者 曹梦晴 文/图

南山郦都社区食堂,老年人吃得非常开心。

随着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人年龄大了,腿脚不利索、记性差、身体弱,买菜做饭多有不便。人越老越需要照料,最基本的莫过于一日三餐。而现实是,子女们经常在单位工作一天,晚上才能回家,无法顾及老人的一日三餐。而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儿女们,更是要分出大部分精力照顾孩子。儿女们为老人的一日三餐煞费苦心。

淮河晨刊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针对老年人行动困难,出门买菜做饭不便的现状,一些社区在为解决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想方设法,办个老年食堂,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午餐服务。然而,社区资金不足,空有理想而力不足。有的社区为辖区老年人开展送餐服务,也有社区依托养老中心,办起老年食堂,解决老人午饭难题,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受到了老人和家属的欢迎。

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吃饭难题

做菜忘记关火就离开、天天出门买菜腿脚不便、长期吃外卖没营养……对于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以及老人们的儿女来说,这些场面并不陌生。“这几年发现如何让老人吃好饭,成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张女士年近四十,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腿脚也越来越不利索,出门买菜、做饭渐渐成了问题。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女,张女士“上有老、下有小”,“父母不愿和我们住在一起,每天他们出门买菜再回家做饭,担心他们身体吃不消,孩子上高中处于关键时期,一刻不能松懈。”张女士说,虽然住的地方和父母相距不算远,也就两三公里的距离,可要忙于工作又要兼顾小家的她,总会忽视父母的情感需求以及生活上的基本需求。

吃饭成问题,住在龙湖春天小区的独居老人石大爷感同身受。石大爷今年八十多岁,老伴早年过世,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考虑到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们请来远方亲戚住在家中照顾石大爷,可远方亲戚也有告假回家的时候,往往到了那个时候,石大爷才感到生活的不便。对于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他来说,买菜做饭成了一道难题。为了应付一日三餐,石大爷经常一次性买来几天的菜,吃不完的剩菜就放冰箱,晚餐大多以白粥面条应付。“感觉这几年老的很快,体力、记忆力都下降了,就到走不动的年纪了。” 老人坦言,如果社区有个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午餐的食堂就好了,“我们老年人不用再每天出门买菜、做饭,身体好的到食堂吃饭,身体不好的有专人将饭菜送到家里来。”

想办食堂 没有资金

居住在绿地花都小区的曹大爷今年70多岁,由于老伴瘫痪在床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子女不在身边,老伴的吃喝拉撒全靠曹大爷。曹大爷不仅每天需要出门买菜,还要照顾家中卧病在床的老伴,忙不过来时,只能求助社区帮助买买菜。“曹大爷经常到社区来呼吁,希望社区能在小区里开设食堂。”采访中,绿地花都社区居委会主任鲍翠萍说,在城市里居住的老年人,大多有经济能力应付日常生活开销,面对渐渐老去的身体,简单的买菜做饭,成了他们难以应付的事情。“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仍是主流,如何解决有需求的老人的一日三餐是个大问题。”

设立社区食堂,按月收费,价格公道,可以解决不少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这也是老年人强烈呼吁的。”对于一些确实在生活上存在困难的老年人,社区能做的,仅仅是委托网格员帮助老人买菜。“社区有间两室一厅的物业用房,可用来筹建社区食堂,专门服务辖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解决他们的吃饭难题,社区为这件事筹划了两年,却因为没有资金,迟迟不能落实。”

鲍翠萍说,若能找到投资商承包食堂,或以志愿者的形式承建社区食堂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为此,社区与我市一些老年机构沟通,“服务于老年人的社区食堂要精心筹备,健康、卫生、安全都要考虑在内,装修、设施设备、人员也要考虑完善,空有场地,缺少资金支持,是不足以支撑起承建一个社区食堂的。”

送餐服务遭遇半路“搁浅”

在喜迎门社区,有一个养老机构。该养老机构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维修服务等服务项目,每个项目按次或按时收费。在价格表上记者看到,生活照料服务里,其中有一项助餐服务,价格在8至12元,服务内容为送餐上门。

昨天,记者拨通了该养老机构的电话,想了解送餐服务目前进展如何。“由于送餐的时间和老人的口味问题,一直没与服务对象达成共识,最终送餐服务没有进行下来,目前是搁浅状态。”工作人员说,他们为辖区三四十位老人提供送餐服务,每份饭菜价格12元,均由饭店制作统一套餐,送餐时间为上午11点至中午12点30分之间。“有的老人觉得饭菜送来的早、有的老人觉得饭菜送来的迟。”工作人员说,由于是饭店统一制作的饭菜,不符合老年人的口味。“有的老人不愿意吃肉,有的老人嫌饭菜硬、觉得咸或油大,众口难调,种种原因,送餐服务没有顺利进行下来。”对于今后养老机构是否还会继续设立送餐服务,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不确定。

“设立在喜迎门社区里的养老中心,是去年7月份由政府出资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通过政府采购引进的第三方机构。”禹会区社会福利科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养老机构为禹会区民政部门设立的居家养老试点。“从目前来看,该养老机构工作推进较慢,服务项目还不够完善。”

社区里的便民助餐服务

4月24日上午10时许,循着饭菜香味,记者走进南山郦都社区“益寿堂蚌埠市蚌山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此时,可口的午餐即将端上桌。

这是蚌山区实行标准化运营的社区养老中心,并在中心内设立食堂,面向辖区老年群体提供午餐助餐服务,并以公益性、实用性、便利性获得广泛支持,收获一片点赞。

“老张,到这里来坐,等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了!”先到的老人们坐在椅子上,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牌、有的在做理疗,他们热情地招呼着进来的伙伴。“我们一大早就来了,先过来做做操、唱会歌,上午玩一会,等中午吃饭。”

“四喜圆子、炒莴笋丝、绿豆芽、卤蛋、饮料……”菜谱上,周一至周六,每天的饭菜荤素搭配,菜色不重样儿。食堂的灶台上,即将出锅的四喜圆子散发出阵阵肉香。上午11点,20多位老人走进餐厅坐定,等待着可口的饭菜。还有的老人,踩着饭点前来就餐。工作人员将饮料分发给在座的老人后,一盘盘冒着热气的饭菜端到老人们身边。“今天的圆子烧得不错,软软的不会咬不动。”居住在对面小区的张大妈83岁高龄,她一边喂老伴吃饭一边不停地称赞,“以前孩子回来一次做点饭菜能吃上好几天,社区有了食堂以后就和老伴到食堂来吃,这里特别干净卫生,大厨师傅做菜好吃又很专业,价格不贵,孩子们都很放心,也受到我们老年人的欢迎。”

“宏业村店一位阿姨不要圆子只要素菜,给她多打些素菜。”负责配送饭菜的工作人员边将外送的饭菜盛进一次性餐盒边和打饭师傅说。“有的老人不吃肉只吃素菜,有特别要求的,能满足的尽量满足。”该工作人员介绍,该养老中心在蚌山区还有几家分店,但仅南山郦都社区的养老中心店设立了食堂,为了解决辖区老年人的吃饭问题,由南山郦都社区养老中心将午餐配送至各家分店,再由工作人员免费上门送餐。“堂食和外送同时进行,保证各分店的老人们在十二点前吃上热饭。”

“我们中心实行会员制,每位老人一个月只要缴纳30元钱,即可成为会员,早晨做操、下棋等等,每天下午还会为老人安排各种活动,每周定期开设书画课、音乐课。”益寿堂蚌埠市蚌山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沈欣介绍,该养老中心二楼还为老人们设立了书画室、音乐室及休息区,配备了床及电视,中午吃完饭不想回家的老人可至休息区休息,下午玩好了再回家。

“辖区内老年人需求比较大,子女为老人们买了房子提供较为舒适的居住环境,却因为工作繁忙不能经常陪伴在老人身边。”宏业村街道南山郦都社区书记主任袁秀秀说,老人年龄大了出门不方便,买菜成了问题,网格员在辖区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辖区内大部分老年人希望社区帮助解决午餐。“为了解决社区及周边独居、家中无人照料及社区内有用餐需求的家庭和老人们的实际用餐困难,在蚌山区民政局、雪华乡政府、街道及南山郦都社区的支持下,由益寿堂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南山郦都服务驿站承接便民助餐行动。”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尽管一些街道的食堂办得有声有色,但目前,我市并没有全市性的、成规模的“老年食堂”项目。而且这些食堂的覆盖面十分有限,还远远无法化解广大老年人群体做饭难、吃饭难的痛点。就近便捷、安心实惠的社区老人食堂,无疑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社区里遍布“老年食堂”,让“老年食堂”走得更远。(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