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瑾 文/图
“小怡(化名)好几天的寒假英语作业都没交。开始以为是走亲戚去了,后来打电话一问,居然是因为数学作业不会,干脆英语也不想写了。我得去看看。”2月18日,牛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离开学还有几天的时间,新城实验学校八二班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费绿昕就已经“上线”了。
说走就走,上午10点半,费绿昕已经站在了小怡家门口。“妈妈妈妈,老师来了!费老师新年好!”一打开门,小怡脸上写满了惊讶。“小怡新年好,老师来家访。”话不多说,刚坐下的费绿昕就开门见山:“作业拿来,老师检查。”
“老师您看,我上次保证英语作业一天补齐,是不是都写完了?写得老认真了。”蹦蹦跳跳找来作业本交给老师,小姑娘还不忘撒娇。“那几题数学现在可会了?”“还是不太会。”“那咋办呢?”“上网查,问老师。”“这就对了嘛。老师跟你们说过,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到了中学自主学习越来越重要。”抚摸着学生的头发,费绿昕目光温柔:“比起掌握了几道题目,老师更高兴看到你不断进步的过程。好了,给老师看看你最近看的什么漫画,有没有老师也看过的。”
趁着小姑娘跑去找漫画书的时候,费绿昕小声问小怡妈妈:“这几天情绪怎么样?调整好准备上课了吗?”妈妈摇摇头:“还是比较惧怕数学,而且晚睡晚起,估计半夜还在刷手机。不过我按您说的,她爱看的漫画我也试着接触,要跟孩子有共同语言。”
详细问了一遍孩子寒假作业完成、学习计划执行、体育锻炼和阅读书目,小怡就嚷嚷着时间到了,把老师拉去参观自己房间。拿起床边的手风琴,费绿昕随手弹出一小段曲子,看得小怡直夸:“老师好厉害!”
家访过程中,小怡坐在费绿昕老师身边,气氛自然融洽
时钟指向12点,费绿昕完成了家访。临走她还不忘嘱咐小怡:“马上要开学了,有时间预习下新课。或者趁这几天制订一份规划,小到下学期的考试目标,大到高考准备去哪所学校。梳理好了看清路,才好往前赶。”
“老师来家访真好,孩子最崇拜老师了。”送费绿昕出门时,小怡妈妈笑着说,孩子到了叛逆期,有时班主任说一句顶得上家长说十句。就像自己小时候,喜欢哪位老师,哪科成绩都好一点。而在从教21年的费绿昕眼里,家访的作用也远非课堂教学、家长会所能取代的。“孩子是家庭的映射,只有深入到家庭才能完整地了解一个孩子的全部。虽说现在通讯手段发达,电话微信随时能联系,但我还是喜欢面对面的感觉。”
费绿昕说,除了教师,自己还是一名初三学生的家长。家访时经常拿自己举例,自然与家长有更多共鸣。“现在都说家校教育方向一致性,家访了解到的学生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是因材施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参考。”她说。
其实不仅是费绿昕,今年寒假里新城实验学校很多老师都在忙着同一件事。“2月1号、8号、16号前后,各科老师分几拨家访。有线上家访,也有实地走访。”当天上午,新城实验学校校长蔡玮一边翻着教学计划一边告诉记者,去年该校就开展了“师爱如烛明,照亮千万家”的家访活动,今年延续了这一做法。家访的内容包括寒假计划制订、作业完成、学生心理状态,也包括线上学习遇到的困难等。总而言之,尽量多了解孩子一点,离孩子的内心更近一点。
采访中,费绿昕的同事,同样正忙着家访的初三年级教师高厚良笑着说:“学生们都怕老师家访去告状,其实老师才不会哩。”他说,“老师反而想听听学生‘告状’,才好知道教学怎么改进。”
虽然有各种通讯手段辅助,最“原始”的家访仍是教育与家庭的重要桥梁。今年寒假开始前,教育局首次发布《关于全市中小学生寒假学习生活指导工作的意见》,其中不仅明确要加强线上课业辅导,也明确要求教师通过线上家访和电话回访,全面掌握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后会有更多形式、更广覆盖面的家访来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更强大的教育合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娃们可要做好老师“空降”你家的准备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