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年福烨 文/图
在怀远县龙亢镇龙亢村火神巷南端,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近代民居建筑,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将军带领部队三进淮上,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斗争,演绎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皖南事变后,党在这里建立了淮上地委、淮上行署办事处,成为淮上党、政、军制定重大决策的地方。
走进革命旧址,青砖砌墙铺地,颇具皖北地方特色,门两厢壁上的砖雕在历史的磨砺下依旧清晰可见。大门外,一棵120岁的古槐树树冠如球,傲然挺立,残留在树干上的弹孔见证了当年淮上人民为保家卫国所谱写的壮烈史诗,也把我们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革命烽火锻铁军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1938年5月,徐州陷落后,中共中央意识到“向豫、皖、苏、鲁四省敌后发展”的必要性。在这样的形势下,时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的彭雪枫临危受命,前往豫东创建豫皖苏边区,开辟抗日新战场。1939年5月,新成立的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次进入淮上地区。
“彭雪枫将军一进淮上后主要完成了三个任务:打仗、筹款、扩军。”旧址负责人邵建明满头华发,精神矍铄。他介绍,打仗,典型的战役就是四袭怀城,均取得了成功;筹款实行一种叫“以货代税”的方法,具体就是部队把所需的东西列出清单,再由当地商会把清单上的货物送来抵作税收,这样做既保护了当地工商业,又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进军淮上后,随着游击支队的捷报频传和后勤保障的充实,吸引了很多人加入了新四军,到1939年8月底部队转移时,规模由原来的373人增加到8000余人。
邵建明正在向来访者讲述当年的烽火岁月
旧址里,一件件斑驳的实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份份珍贵的文件,真实地再现了新四军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斗争,创建淮上抗日根据地,团结各界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画卷。
此后在1940年、1944年,根据斗争需要和形势发展,彭雪枫又带领部队两次进军淮上,严重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热情,部队的战斗力越战越强。刘少奇同志对进军淮上曾给予这样的评价:“游击支队的发展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证明了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进军敌后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在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和建立根据地是完全可能的。”
“二进淮上,创建了淮上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以龙亢为中心的中共淮上地委和淮上办事处,是当时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邵建明说,此后又陆续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府,标志着党领导的淮上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也标志着党在蚌埠局部地区开始了执政的实践。三进淮上,成立了中共宿怀县委、宿怀县抗日民主政府,区乡基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建立,淮上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
“三次进军淮上,每次都执行着不同的重要任务,是新四军第四师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淮北抗战史上的重大事件。”龙亢镇文化馆馆长王根东说。
军民团结如一人
在纪念馆鱼水情深展室,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不时吸引人们驻足凝视,“这就是郭长宝、郭长顺堂兄弟俩,当年为了支援全国抗战,根据地把粮食运到敌占区蚌埠卖掉,再用卖粮得来的钱买成银元或金银制品,然后大部分交给延安,支援全国抗战。 这两位老前辈当年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根据地置换金银制品。”邵建明说,这样感人的故事在淮上抗日根据地还有很多。
“请看这几张图片,战士利用打仗之余自己动手制作被服、编草鞋、养猪、种菜等等。共产党新四军对老百姓是真的好。”邵建明感慨,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新四军军纪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普通战士是这样,彭雪枫将军也是如此。
旧址里有一则小故事让人感慨万千:在河南书案店遭遇春荒的时候,部队和百姓都几乎没有饭吃,就在这危急的关头,彭雪枫忍痛割爱,把直属机关的十几匹马都牵去卖掉,用卖马得来的钱接济部队,在解决吃饭问题的同时,还救济了断炊的百姓,帮助部分农民买了种子。书案店卖马度春荒,感动了当地的广大群众,为游击支队赢得了好的口碑和百姓的拥护。“要知道骑兵是彭将军的三件宝之一,马更是他的心头肉。”邵建明说。
彭雪枫热爱人民、处处为人民着想的行为,深深赢得豫皖苏广大人民的爱戴,人民群众把家里仅剩的粮和布拿出来支援前线,纷纷为他送“万民伞”,立“德政碑”,还发自肺腑地传唱起赞颂彭雪枫的歌瑶:“彭司令,真正强,谁提起来谁夸奖,生活又朴素,关心群众像爹娘。你种地,他帮忙,你打麦子他扬场。日本鬼子来扫荡,跟他拿起手中枪,打跑鬼子保家乡。”
这样的军队,根基血脉来自人民,必定战无不胜!
“新四军三进淮上,取得辉煌胜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新四军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多次去旧址参观的市委党校副教授陈小洁对此深有感触。
在根据地,投票选举产生了各级政权组织,颁布了各项完善而且成熟的整套规章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建立参议会和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各种力量摈弃前嫌,形成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政治局面。抗战小学、完全小学、识字班、夜校纷纷开学,众多女童、妇女第一次走进课堂。1940年3月,抗大四分校在豫皖苏边区成立,彭雪枫担任分校校长。在江淮平原艰苦的环境里,它吸收了华中和江南的青年精英,培养了5000余名干部,为抗战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红色精神代代传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在旧址的后院,矗立着一尊彭雪枫塑像,像高3米,将军戎装在身,目光如炬,犹可见当年豪迈勇猛之风范。
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西征过程中,在豫东夏邑八里庄与敌展开激战,彭雪枫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殉国,遗爱长淮,年仅37岁。
为了表达淮北军民对彭雪枫的无限怀念之情,短短几天的公祭时间里,自发前来吊唁的群众不下2万人,大家无不悲恸万分,泪如雨下。彭雪枫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用他的一生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最终得到老百姓无限的爱戴、敬仰和怀念。
纪念馆里还展出了钮玉书、王韶、邵嶙峥等270多位淮上革命烈士的英雄故事。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一份理想信念,无数前辈才能够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百折无悔;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份理想信念,才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有传承,才有将来;有根基,才能枝繁叶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的接力棒已交至青年一代的手中。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传下去。”一位基层扶贫干部参观后动情地说。
邵建明是当初发起修复革命旧址的十个人之一,如今其他的人或已作古或行动不便,只有他每天仍坚持来旧址和年轻的讲解员们一起整理文献资料,提供讲解服务。“其他几位去世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代代传下去,我每天看着这些文物,就在想如今的幸福生活来的太不容易了。”邵建明坚定地说。
“只要还能动,我就要把红色故事讲下去,把红色精神传下去。”如今,旧址每年吸引5万余名各界群众前来参观,已经成为我市重要的红色地标,这让邵建明感到很欣慰。当地政府也把新四军三进淮上的英雄事迹编写成教材,开设乡土课堂,让红色基因融进孩子们的精神血脉。今年龙亢镇还计划建设集研学、红色教育、国学教育、道德实践于一体的文化园,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旅游小镇。
“踏上‘十四五’新征程,龙亢镇正立足于‘打造怀远经济发展副中心,建设宜居宜游美丽大龙亢’的发展定位,用好用活红色旅游资源、发扬红色传统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全力以赴做好‘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幸福怀远’的参与者、推动者和担当者。”龙亢镇政府负责人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