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郝玉琳/文 刘晨/图
我市三大主粮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图为今年午收期间大型农机在大河湾会战“三夏”场景。
【阅读提示】
夏收时节好风光,淮河两岸麦子香。金色的麦浪翻滚,收割机日夜穿梭,2021年忙碌又美好的夏收时节如期而至。淮河两岸,良田沃野编织着锦绣,沉甸甸的麦穗倾诉着丰收的喜悦。机械轰鸣下,遍地金黄里,丰收画卷中,乡亲们的笑脸比太阳还要火红——丰产又丰收的淮畔,喜人的画面照映出蚌埠农业从“家家种粮吃不饱”到“农林牧副渔”、“智慧”“绿色”“安全”的巨大跨越……
回望蚌埠农业的发展历程,从旧社会的地主良田千顷、农民号寒啼饥,到如今的人人丰衣、户户足食,从亩产几十斤、收获即逃荒到现在小麦单产创新高、依据用途收原粮,从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到今日的农业现代化、智能化、机械化的发展,蚌埠农业不仅摆脱了饥饿、端牢了饭碗,还用“农林牧副渔”的全方位高质量绿色发展,激发着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巨大潜力,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红火起来。
淮水悠悠,凝望百年,喜看稻麦千重浪,淮上耕夫美梦圆。
从“斗地主”到“一块田”
【新闻·现场】
6月3日,怀远县徐圩乡,大片大片的麦田连为一体,成熟的小麦正待收割,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车辆来回穿梭。眼见着自家的麦子颗粒归仓,种粮大户褚思敢说,其实就在几年前,分散的地块还阻碍着像他这样的种粮大户的拳脚。“现在咱这都是大块田,包地也省心。”
2014年3月,在推行土地确权过程中,怀远县徐圩乡几位村民代表萌生出“小田并大田”的想法,把过于分散、零碎的承包地,以互换并块的方式进行重新合并,形成户均“一块田”,拉开了我市“一户一块田”试点工作序幕。很快,这种节本增效的土地基层实践推开。截至2020年底,我市年度新增“一户一块田”改革5.5万亩,总面积达42.9万亩,亩均降低生产成本约60元,户均年增收约1300元,有效耕地面积增长2-5%,地邻的减少,相应纠纷也大幅减少。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袁纯清评价说,蚌埠市“一户一块田”试点工作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为推进农业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基础条件。
其实,位于长期的全国粮食主产区,蚌埠农业向来注重对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也正是这样的改革创新精神,才谱写出农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史料·数说】
蚌埠农村解放前,一直实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占农村人口近一半的贫雇农仅拥有不到20%的土地。1951年起,蚌埠开始全面土地改革,对地主和反动富农的部分土地和财产予以没收或征收,分配给贫苦农民,从政治上、经济上完全铲除了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结束了封建剥削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关系。
土改后,从实行劳力互助,畜力、劳力互换开始,推行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直至1978年。1978年秋,怀远发生罕见旱灾。县委根据省委指示,把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社员耕种,并鼓励开荒多种,谁种归谁。这是怀远县、也是全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1979年春,固镇县委在全县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施范围,当年在全县实行“不动磙子作物”包产到户的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市逐步实行生产责任制。1980年,由生产队分组承包变为包产到户。此后,农民承包土地数量不断增加。1982年秋,全市农村所有耕地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实行人民公社“社改乡”,大队改村,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完成。
1995年,农村首轮土地承包先后到期,根据中央文件开展二轮承包,农村税费改革也从当年开始,取消“三提五统”,2004年后逐步取消农业税,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1996年我市农村集体个人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始依法流转,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首次以法律形式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用、使用、收益和被征地享有补偿的权利。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后,土地流转面积继续扩大,种粮大户、新型农业合作社越来越多。
【人物·讲述】
上世纪50年代起一直扎根农村、深耕农业的胡争,四十多年间先后任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县农业拖拉机站站长、县农委主任、市农林牧业局局长等职,见证了蚌埠农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
“解放前,大多数贫苦农民都没有地,就算有少量土地,收成也少得可怜,不出去要饭就会饿死。我在农业领域工作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斗地主、搞土改,农民的生产热情高涨,农业产量比土改前增加了30%,之后,我们根据农民的互助需求,把大家组织起来搞社会主义改造。
文革后,农村工作指导思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逐步向‘以发展生产为中心’转变,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巩固和完善,以发展商品生产为特点的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经济联合体不断涌现,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向着产品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农民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于致富的‘冒尖户’。我们在全省率先对这些敢于致富的‘冒尖户’进行了表扬,号召全县各级领导对他们积极鼓励、引导、保护,不削‘尖’不打击,提倡‘冒尖’光荣。
1983年三县划归蚌埠市后,我又任市农林牧业局局长,亲历了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之后农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到我离休的1995年,首轮土地承包到期,开展了二轮承包,农村税费改革也开始推进,至2005年,中国农民实现了几千年来的梦想——种田不纳粮,不仅如此,种粮还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补贴,听说现在种麦一亩补贴就有80多元。”
从100斤到1600斤
【新闻·现场】
6月4日,寻找“安徽省小麦最高产”活动来到我市,在怀远县徐圩乡韩湖村张湖组“淮麦46”小麦田块,经过实收测产,小麦亩产达到808.78公斤,成为我省沿淮地区小麦最高单产,刷新了我市小麦单产新纪录。
6月8日,禹会区马城镇金海种业公司,场院里小麦分成多份进行堆放,公司周边的近千亩田地里,除了已经收获的小麦,这些田块还正在或将要进行水稻、玉米等作物的选育、生产。50岁的企业负责人胡林海已经在种子这行里摸爬滚打了近30年。“在对增产的贡献中,良种选育的贡献率接近50%。”胡林海说,“和传统的小麦系列相比,专用小麦品种有的高熟、矮秆,抗倒伏,强弱分明,不仅适合在淮河以北及沿淮半冬性麦区种植,还广受下游面粉加工企业的欢迎。这次的‘淮麦46’,就是我们引进的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品种。现在除了引进良种,我们还在周边流转了近千亩土地自行选育良种,院里的小麦分成多份堆放,就是我们在对比不同品种。”
除了占到近半贡献的良种,高产的背后还有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的集成配套。今年夏粮我市推广优质专用麦,比例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和行政村集体参与优质专用小麦原料基地建设,全市落实3个单一品种小麦规模化种植整建制乡镇,25个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示范区,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292.74万亩,占小麦播种总面积66.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在飞速进步,除了良种引进和选育,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也为农业的高产、高效提供了保障。目前小麦、水稻、玉米等三大主粮,均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播种环节,机播密度较均匀,播种质量高,配合优质品种,能做到出苗率高且均匀;管理环节,植保机械特别是无人机广泛运用,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效率;收获环节,今年全市共有469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参与夏收,投入10万台(套)各类农机参与“三夏会战”。对比以往绵延一个月的夏收,今年我市夏收仅用了10余天。
【史料·数说】
蚌埠解放前,粮食主要播种小麦、黄豆、玉米、高粱、山芋等,年播种面积在40万亩以下,总产量不足2万吨,亩产不过百市斤。以1949年为例,市郊粮食播种面积46.58万亩,单产50.8公斤,总产23670吨。1954年后,粮食单产开始上升。
解放前的蚌埠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为文盲,农村广泛使用畜力,作为人力的补充,耕作工具主要使用木犁、木耙、木耩、锄头等。在育种选种方面,1946年皖东农业技术推广辅导区在蚌埠设立,市郊进行过小麦良种推广工作,但成效甚微。至解放初,农民仍无选种习惯,一般自留自种,只讲究种粒饱满,不重视种子纯度。作物品种基本上为本地传统品种,有一定的抗灾、抗病能力,但产量较低。上世纪80年代,八大集良种场和一批种子专业户的承包地成为良种培育繁殖基地,小麦、水稻、黄豆等作物基本实现良种化,作物单产有明显提高。1981年,粮食单产突破200公斤,达217.6公斤。
农业机械方面,1953年秋,我市开始使用拖拉机耕种。1961年成立蚌埠拖拉机站,有大中型拖拉机11台,小型拖拉机1台,大中型拖拉机机引农具23部。当年,我市还有联合收割机4台,脱谷机1台。
【人物·讲述】
56岁的尚跃是怀远县徐圩乡徐圩村人,经历了种植业从主要靠人力到全面机械化的变迁。现任怀远县盛世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以前午收,都是人力收割,肩挑背扛,那时一家能有一台架子车就算是最好的了,家家都是凌晨4点多就起,上午收割,拉回来,下午开始打场,晚上要忙到10点以后。全家老小连天加夜地干,夏收还要忙半个多月。
2010年起,我流转了2216亩土地,2011年10月,我们六位核心成员共同出资成立了农机合作社,现在拥有大中型农机150余台件,可提供耕、种、收、管、烘、储、售等一条龙作业和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
现在购置农机国家都给补贴,推广信息化、智能化农机装备。我了解,市里现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达到87%以上。今年夏收,我这2000亩地一天就收完了,人也不像以前那么累,只要把机械调试到最佳状态,仓库里各种设备安装保养好。这是最快、最方便、最幸福的午收了。今年夏收我们合作社的签约收割面积4万亩,几天前怀远的田块已经全部收割完毕,已经向外部区域转场,即将开赴连云港支持当地夏收。今年天气好,南北方成熟期长,机械作业时间长、收益高,所以既是粮食丰收年,也是我们农机丰收年。”
从“粮食单打一”到“生态农林牧副渔”
【新闻·现场】
初夏时节,五河县盛堂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里,大家正热议着好消息——五河螃蟹被2021年度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
螃蟹,是五河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几年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五河螃蟹的名气和品牌价值也水涨船高,水产养殖专业户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瞅准商机凭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尤其是发展稻田养虾养蟹已经逐步被当地农民认可,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成为五河农业一张靓丽的名片。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加快,种养结构调整提速。在确保粮猪稳定的基础上,逐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市正在打造1000亩以上的莲藕、芡实和中草药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预计年内新增设施蔬菜5000亩,新增高质量稻渔综合种养5000亩。
【史料·数说】
解放初期,蚌埠农村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作物如芝麻、棉花等很少,产量也很低。蔬菜种植、畜牧等,均为家庭方式,技术落后,产量少、品质低,水产方面只有捕捞。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积极扶持菜农发展蔬菜生产,1956年建成蔬菜生产基地2215亩,蔬菜年上市量达到1100万公斤。1984年起,改革蔬菜产销办法,精细品种放开,促使蔬菜产量有较大增长。1993年,蔬菜生产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注重品种调整和品质优化,2002年,我市普遍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创建,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
旧社会,蚌埠渔民捕获量甚少,生活困苦。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对渔民发放贷款,组织渔业生产互助组,1958年,国营龙子河渔场的建立标志着我市开始了人工水产养殖。改革开放后,渔业人工养殖水域不断扩大,并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渔业生产发展较快。
【人物·讲述】
1988年开始在基层畜牧兽医岗位上工作的聂嵬新,已经在五河畜牧水产养殖的行业里任职三十三年了。
“我刚上班时,农民基本都在种粮,有点精力搞搞养殖,基本上也就只有生猪和黄牛,家前屋后地养养,没有什么科学规划、生态养殖的概念。现在整个农业生产的概念极大地扩展了,种植业里在粮食作物之外有了很多经济作物,还有大量蔬菜水果,特别是设施蔬菜、设施水果等,生态绿色,品质高,经济效益好。养殖业里,除了生猪、黄牛,还有蛋鹅、鹌鹑、肉鸡、蛋鸭、肉羊、稻田螃蟹和虾等。传统的粗放式饲养方式也已经被淘汰,现在都是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拿水产来说,现在的趋势都是稻渔综合生态养殖,稻蟹共生、稻虾共生,不仅亩均效益大大提高,而且生态绿色。再比如畜牧业,我们现在全县的畜牧兽医轮流到朱顶镇的现代牧业牧场值班,和企业人员共同进行检验检疫、疾病预防等工作,这里的养殖规模近4万头,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