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020年十佳脱贫示范户事迹汇总 (排名不分先后)

2021-06-29 21:31 蚌埠新闻网  

1、王春青,王庄镇镇北居委会贫困户。该户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脱贫。该户2019年办理了3万元扶贫小额信贷用于农资店经营,2020年,又贷款3万元用于农资店扩大经营规模。现在他的农资店年营业额超过50万,年纯收入10万余元。近年来,王春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勤劳苦干,终于从昔日的“贫困户”变成今日的“示范户”。这离不开党和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更离不开他本人身残志坚、勤劳苦干的宝贵品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托起属于自己的“脱贫致富梦”。

2、刘凤英,杨庙乡曹徐居委会贫困户。该户2017年申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脱贫,6口人。刘凤英曾因股骨头坏死瘫痪在床多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做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恢复后,她走上了公益之路。刘凤英在瘫痪卧床期间自己对着镜子给自己理发,逐渐掌握了理发技艺。她深知行动困难的人理发不便,在能下床行走之后,她自费购买了理发工具,义务上门给周边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免费理发。自有记录以来,她已经义务理发3600多人次,理发工具也因磨损换了三茬。今年夏初,在身边朋友的捐助下,刘凤英为杨庙、何集、连城、任桥、城关敬老院和北圩村的老人们送去了塑胶拖鞋246双,毛巾246条。

3、刘体周,任桥镇马圩村贫困户。该户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经过精准帮扶,2015年顺利脱贫。评为贫困户后,刘体周不等不靠不要,自己克服种种困难,发展养殖业,不但实现了脱贫,而且还发家致富。2014年初,刘体周向亲戚朋友筹集了1万多元,从淮北购买了4头波尔山羊饲养。到2015年就已经有10头波尔山羊存栏。干就要干出样来,干就要干大。2017年,他又申请了2万元扶贫贷款加上自筹资金,购买了2头母黄牛和2头牛犊子。目前,家里有黄牛存栏6头,波尔山羊存栏39头,仅这两项年均可实现家庭收入5万元。展望未来,他信心百倍,将筹措资金,添置拖拉机和吸麦茬机各一台,主要用于收集麦茬和玉米杆,作为牛羊饲料。同时确保牛和羊年存栏量各10头和50头,年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

4、陈守富,濠城镇丁楼村贫困户。该户家庭人口7人,2014年被评为低保贫困户,2016年脱贫。该户有土地10亩,种植3亩西瓜,年收入16000元,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特色产业种植,又租30亩土地,种植山芋。经常与大户交流,认真学习山芋种植技术,通过他们的指导,年产生4万元收益。通过申请扶贫贷款3万元代养湖羊30只,今年获得产业奖补3000元。通过大规模种植,提高亩产效益,实现持续稳定收入。根据就业扶贫政策,陈守富积极主动报名公益岗位,成为了一名保洁员,保证了丁楼村环境卫生的整洁,一个月增加800元的收入。

5、余满收,仲兴乡余刘村贫困户。扶贫先扶智,仲兴乡余刘村的贫困户余满收就是“扶贫先扶志”的一个典型。余满收现年52岁,由于儿时患上小儿麻痹症,致使下肢瘫痪,生活极其不便,更无法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扶贫人员的支持和鼓励下,他买来了修鞋机,并在固镇县城一个角落安营扎寨,做起了修鞋的生意。他做到精诚服务,诚信经营,让自己的手艺精益求精,把顾客的满意放在首位。这样的小本营生对于一个手足健全的人来说,也许并不是难事,但是对于余满收这样的残疾人来说,却是困难重重,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汗水。为其这样,更显得有价值,更凸显了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2019年,余满收顺利脱贫,拿到鲜红的脱贫光荣证。他变得开朗和快乐,他更加阳光和自信。

6、周化爱,新马桥镇卢渡村贫困户。2014年,该户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经镇村干部帮扶,周化爱养殖了3头能繁母猪,7头育肥猪。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加上镇、村多次上门给予帮助,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让周化爱干劲十足,养殖逐渐有了起色,当年养殖收入达1.6万元,顺利实现脱贫。现在该户养猪达100余头,总价值达30余万元,成了村内养殖大户。2020年周化爱申请小额扶贫贷款50000元,用于发展养猪,扩大养殖规模。规模越大,需要人力越多,儿子周安乐大学毕业帮助父亲搞养殖,解决了人力问题。周安乐平时喜爱钻研,仔细观察每头猪生长、生病及生活习性变化,学习更多专业养殖知识,在猪瘟来临的时候,成功避免了群体瘟疫,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养殖专业户。

7、张  宝,刘集镇西湾村贫困户。该户2016年买了8头母牛,2017年家中又添至12头牛,年底他将其中2头长得好的牛卖了,两头牛除去成本,净赚10000元左右,当年就顺利脱了贫。经过2018年和2019年两年,养殖肉牛规模扩大到22头,总价值在20万左右。今年初他卖掉其中4头牛,一次性就给家庭增加了28000元收入,生活逐渐富裕起来。3月,他又办理了扶贫小额信贷,计划把养殖规模再进一步扩大,面对未来,张宝充满了信心。

8、洪  峰,连城镇殷陆村贫困户。该户2014年度因病致贫,2015年度通过养猪实现脱贫。2013年,洪峰不幸身患乙型肝炎,因为这场疾病,他不仅要支付大额的治疗费用,还失去了劳动的能力以及务工的收入。2014年,通过村民们评议后,该户成为低保贫困户。2015年初,洪峰身体情况有所好转,病情得到稳定控制以后,便在扶贫资金以及亲友的支持下,开始尝试通过养猪实现脱贫致富。在2015年到2020年短短五年的时间里,洪峰从一个低保贫困户迅速发展为村里的致富能手,他将自家养猪规模扩大到了510头。

9、彭德杰,湖沟镇周寨村贫困户。该户2018年申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3月没有养殖经验的彭德杰跟同村肉鹅养殖户彭长福学习了养殖技术后,立即购买了300只幼鹅尝试养殖,5月出售,获利约5000多元。2019年7月,花费31250元购买第一批鹅苗2500只,到9月达到出售标准后,幼鹅成活率达到95%,出售数量约为2300只,获得纯收入约6万元。2019年10月购买第二批幼鹅2500只,获利约5万元。该户通过养殖肉鹅在2019年度获利十万余元,不但脱贫了,而且把家里所有的债务还完了,还有结余。今年该户计划再购鹅苗2500只进行养殖,他相信因为有了上一年的养殖经验,今年他会通过养殖肉鹅让生活锦上添花。

10、黄保桂,石湖乡陡沟村贫困户。该户是2017年建档立卡扶贫户,由于本人自幼患小儿麻痹,行动不便。在扶贫队长童俊杰和村支书黄凯帮助下,黄保桂建了一个养鸽场,引进了500对种鸽。在夫妻俩人的精心呵护下,目前种鸽已由原来的500对发展到1500对,年利润5万元。另外,村里还为其妻子徐秀艳争取了公益岗位,每月增加收入800元。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于2019年顺利脱贫。在领到脱贫光荣证的那一刻,黄保桂激动的说,我今天的一切都归功于党的好政策,我会永远记住共产党的好。黄保桂的嘴角流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是那么的轻松,那么的美丽。

2020年十佳帮扶责任人事迹材料汇总

(排名不分先后)

1、丁海军,濠城镇马田村扶贫工作队长。自担任扶贫队长以来,他一心想着为贫困群众挖穷根,找富路。与马田村“两委”班子共同走访摸底,深入了解马田村18户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为五保等能力弱的贫困户购置了5个衣柜,为7户贫困户拉煤矸石垫入户路,解决了贫困户实际困难,他把件件实事办在了贫困户的心坎上,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赞誉。

2、江  海,杨庙乡赵湖村扶贫工作队长。驻村以来,他始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狠抓措施落实,增强致富信心,用自己的一身伤病换回了赵湖贫困户的稳定脱贫。至2019年底,赵湖村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实现稳定脱贫。3年多来,全村75名慢性病人享受代缴新农合等政策;23名在校学生享受助学金、“雨露计划”等政策;全村超过95%的贫困户发展各类特色种养业,年户均增收超过3000元;扶贫小额信贷惠及超过75%的贫困户,助力产业发展;27户贫困户家的40名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平均月工资约5000元;7个公益性岗位助7名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近8000元。驻村三年,他始终坚持“五天四夜”吃住在村,白天走访贫困户,晚上整理脱贫攻坚相关资料,至2019年,他已连续三年获得选派帮扶干部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3、孙凤颜,王庄镇双李村扶贫工作队长。驻村以来,严格要求自己,稳扎稳打开展驻村扶贫及帮扶工作。作为帮扶责任人,他了解到李保江户家庭十分困难,积极与民政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送去生活慰问品折合人民币600元,帮助申请2442元/月的低保,同时帮助申请800元/月的公益岗位。李保江也于2018年顺利实现脱贫。作为扶贫队长,对双李村5个组地毯式走访调研,详细掌握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产业发展短板,仔细询问群众诉求,累计帮助35户获得145万贷款。同时结合双李村实际情况,修路10余公里、竖起61盏路灯、修建公厕8个,修建村级农民活动中心2处、自驻村以来,全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4、陈家友,任桥镇田余村扶贫工作队长。作为扶贫工作队长,他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展开调研,摸清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找准实际困难,把群众的所需、所急、所想、所盼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结合“十大行动”为每一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他认真学习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实政策,切实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办理慢性病证和残疾证、安装自来水、旱厕改造、发展特色种养业、申请低保等,一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开展工作,脚踏实地,不忘扶贫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凝心聚力,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5、张会军,城关镇张桥村党支部书记。脱贫攻坚以来,在以张会军为代表的村两委带领下,张桥村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以龙头企业带动,以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一手抓村级产业推动,一手抓合作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市场+合作组织+贫困户+村产业基地”四位一体产业扶贫开发新模式。经过3年的积极努力,依靠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力量,先后建成3组60kw村级光伏电站,1个扶贫车间、79个扶贫种植大棚、2个扶贫养殖大棚、4个湖羊养殖大棚、植绿扶贫等村级产业项目,扶持带动全村种养殖业与贫困户就业,使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0万元,产业扶贫基地已形成规模。2019年全村68户179人,已脱贫67户176人,人均收入15462.46元,仅剩1户未脱贫,其他村民也都日子越过越红火。

6、张  海,新马桥镇苏湖村扶贫工作队长。用准用好扶贫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三年不懈努力,共为苏湖村争取各项修路资金450万元,修建水泥路16条4.5公里,实现了庄庄通水泥路,极大方便了群众的通行,群众拍手称快。在他的努力争取下,投资280万元,把苏湖村后苏庄建成市级美好乡村,争取5万元开展村级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宣传政策,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三年来,苏湖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已形成以种养殖为特色,以合作社带动经营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共有50户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产业,占贫困户总数86.2%。选准发展路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几年来,通过招进项目、整合资源、土地租赁和公墓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预计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

7、苗振朗,石湖乡后马村扶贫工作队长。驻村帮扶以来,积极帮助制定和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认真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在他的带领下,大白桃产业扶贫基地起死回生,村集体资源流失得到追偿,后马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连年跨越式增长的好势头。村集体经济收入2018年超过10万元,2019年突破20万元,2020年将跨越30万元大关。争取省、市、县和对口帮扶单位的各类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后马村的双基项目建设。修建到村到组的水泥道路1万多米,新建、改建桥涵4座,修建下水道1600多米,沟渠清淤3000多米,新建幼儿园1所,文化广场1个,改建村卫生室1个,增添文化办公设施若干,大大改善了后马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8、周立良,仲兴乡沱西村扶贫工作队长。两年多的时间,他脚踏实地、一心为民,关心关爱贫困群众,带领群众把脱贫致富的路越走越宽,他的真心、诚心、细心、耐心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现在,全村的44户贫困户家家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厕所,门前都通上了水泥路,已有43户实现了稳定脱贫。为使贫困户由“输血”变为“造血”,既扶贫又扶志,周立良竭力扶持优秀返乡创业大学生赵坤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贫困户”的模式,采用贫困户订单方式,既带动了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又落实了就业扶贫。目前合作社已拥有成员53户,其中贫困户5户,带动就业73人,其中贫困人口11人,每户贫困户平均增收6000元左右。周立良还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产业,目前已形成了瓜蒌藤下养鸡立体种养示范基地30亩,挖掘种植历史名优产品沱河苔干30多亩。

9、徐  慈,城关镇溧涧村扶贫工作队长。他制定全村帮扶规划,协调落实发展项目,帮助争取帮扶资金。贫困户易明桂、孟庆杰等户,家中无衣柜、衣服破旧,他主动联系相关单位捐赠衣柜、衣物数件送到贫困户家中;蒋晚煜是孤儿,家庭生活困难,他联系社会爱心组织(雷锋爱心车队)对其进行慰问,送去衣物、米面油等物品。春节前后,他主动向政府办领导汇报,争取两万余元经费用于贫困户节日慰问,同时联系书法协会到村为贫困户写春联,组织对较为困难的农户开展送温暖活动,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积极发展产业扶贫项目,2019年发展水产养殖24户、生猪养殖2户、禽类养殖2户,2020年肉羊养殖13户,提高了贫困户收入,带动了村民致富。2019年底,全村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10、黄  山,刘集镇新圩村扶贫工作队长。该同志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经常入户走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针对每户情况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两年稳定脱贫20户33人,没有出现返贫户。争取单位资金投入,先后投入10万多元用于扶贫工作和发展集体经济,购买2台打捆机和搂草机租赁给农机合作社,村集体收入每年5.1万元,筹建“爱心超市”服务贫困户和村民,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组建干校帮扶干部微信群,通过微信群进行业务培训和扶贫信息发送,让他们及时了解扶贫政策和帮扶户情况,并在帮扶过程中发挥作用。

2020年十佳业务标兵事迹汇总

(排名不分先后)

1、王  辉,财政局农业农村股科员。王辉同志自从到农业农村股工作以来,在农业农村股股长杨树泉同志的带领下,全股人员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克服人少事多、事急等诸多困难,不分昼夜,周六、周日经常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相关工作,连续四年在省级扶贫资金投入管理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2016年、2017年、2019年三年分别获得中央奖励资金分别为178万元、200万元、110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王辉同志的辛勤付出,也为固鎮县脱贫攻坚工作争得了荣誉。

2、权  亮,湖沟镇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2018年,权亮被分配到镇扶贫工作站,正式成为一名扶贫干部,扛下了扶贫重担,从此便踏上了他的“扶贫之路”。权亮同志是脱贫工作的“多面手”,扶贫工作牵涉的内容有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十几项重点扶贫工程,每一项政策他都潜心专研,拿出苦干精神,不会的学,不懂的问,不明白的虚心请教,做到了如指掌。他经常说扶贫工作到了我们这里,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到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必须对每一项政策都要了解透彻。截止到目前,权亮同志所负责的湖沟镇扶贫道路总里程已修32.4公里,所撰写的扶贫相关文章已在省级媒体上发表过40余篇,所对接的社会扶贫已覆盖到全镇1258位贫困户,并积极谋划参与推广“孝行湖沟”, 建设“爱心超市”,推进“现场消费扶贫”等扶贫工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权亮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做好湖沟镇贫困户的守护人。

3、陈晓曼,仲兴乡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最先进入扶贫工作站的陈晓曼,挑起了扶贫工作站的业务工作。上报各种材料和报表、汇总村居的材料,忙得不亦乐乎。常常昼夜碾转、挑灯夜战,起五更睡半眠。可她从不叫苦,把中国女性所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充分凸显。为了从根本上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党中央适时出台产业扶贫政策,用奖补的办法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为了做到精准,她要入户去核查,全乡这么多户需要深一脚浅一脚走村入巷、白天挥汗如雨马不停蹄、晚上还要披星戴月,生生练出一双硬脚板。家中有嗷嗷待哺的小孩,为了工作,她只能狠心放到一边;为了核对某些信息,要打电话上询下问,往往拿起电话就是四五个小时,甚至是七八个小时,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耳朵都磨出了茧子”。一个体重不足百斤的弱小女子,生生练出一付铁肩,挑起了扶贫的重担,为扶贫工作贡献出她全部的力量。

4、陈少凡,连城镇扶贫工作站站长。入职以来,坚持“干一行、爱一行”,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从事扶贫工作后,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岗位调整当作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很快进入角色,尽快地熟悉了业务,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组织协调全镇的产业扶贫工作。现场调运香椿苗31500棵,组织苗木分配、栽植食用香椿55亩;协调众联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帮扶户签定花生种植协议,全镇219个帮扶户栽种花生692.8亩,为增加贫困户收入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硬化扶贫工作作风,抓好扶贫专干队伍的作风建设,带出了一支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扶贫工作队伍。克服扶贫工作业务量大、时效性强,而扶贫工作站人手相对不足的矛盾,加班加点成为常态,确保扶贫业务的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深入到村入户,访遍了全镇的建档立卡户,逐一摸排政策落实情况、家庭居住环境,对需要危房改造、住房修缮户,登记造册,为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

5、陈桂芳,濠城镇丁楼村扶贫专干。2018年任扶贫专干以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将扶贫开发工作放在首位,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她白天入户了解情况,向贫困户宣传国家的帮扶政策,帮助贫困户想办法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晚上回到村部加班整理材料,经常加班到深夜。她根据贫困户家庭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就业扶贫帮助贫困户8人申请村级保洁公益性岗位;金融扶贫8户申请小额信贷自贷自用;申请产业奖补7户;8户8人办理教育政策帮扶;办理慢性病证6人,代缴新农合43人;为13户贫困户改水改厕;为4户贫困户申请办理危房改造;为村内一位孤儿购买换洗衣服,经常上门了解困难,帮助解决;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协调社会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村部广场灯及部分组路灯建设,解决了晚上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积极参加丁楼村疫情防控,卡点值班,指导贫困户疫情防控,为全体贫困户发放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品。

6、侯天齐,任桥镇扶贫工作站副站长。2015年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服务基层的号召,侯天齐到村任职扶贫专干,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带领全村60户226名贫困户稳定脱贫。担任任桥镇扶贫工作站副站长以来,压实自身工作责任,吃透政策、熟悉业务,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认真研读每一项扶贫政策,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为落实上级下达相关工作,每次最新的扶贫工作提示单他总是第一时间接收,了解透彻每一项工作要求后才会下发到各村(居),并备注详细说明每一项工作要求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确保镇村扶贫人员都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扶贫工作最新动态。切实承担起带领全镇25个村(居)攻坚克难、攻城拔寨,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

7、闻  寒,刘集镇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自2017年8月参加镇扶贫工作以来,她爱岗敬业,勤恳工作,踏实做事,在乡镇扶贫工作站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自己的汗水,用认真、执着的态度感染着每一个人。她刚上班就赶上扶贫信息系统数据录入,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十二点,家人看她如此辛苦,劝她换个工作,她说扶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既能帮助很多人又能锻炼自己,便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三年。考虑到她心细、认真,2018年她被安排负责产业扶贫业务。几年来,在她的努力工作下,全镇700多户贫困户发展了特色种养业,获得奖补资金达460多万。她积极做好村级产业培育扶持工作,积极打造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村培育致富带头人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脱贫。她用兢兢业业的精神、细致认真的态度赢得同事和群众认可,树立了扶贫干部的良好形象,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8、袁  政,石湖乡扶贫工作站站长。作为扶贫一线干部,他积极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协调帮扶单位及帮扶责任人制定帮扶计划、认真履行帮扶职责,积极联系对口部门争取项目。参加扶贫工作以来,推动全乡300多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帮助申请奖补资金360万;帮助10户贫困户申办小额信贷41万元,促成贫困户发展产业,户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对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工作。帮助534名贫困户学生申请教育补助300多万,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学致贫问题,全乡在义务教育阶段无一因贫辍学学生。认真落实“351”、“180”医疗扶贫政策,通过代缴新农合、大病再保险、民政资助、家庭医生签约等政策,组织慢性病人、残疾人进行筛查鉴定,切实减少因病致贫家庭支出,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

9、潘发军,县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负责人。自2016年以来,始终坚守在产业扶贫工作岗位,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2019年11月,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安徽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先进工作者”。他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先后起草了《固镇县特色种养业精准扶贫实施细则》、《固镇县脱贫攻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和《固镇县产业扶贫特色种养业商业保险补贴意见》等文件。在落实贫困户产业奖补政策时,他作为县级业务负责人,首先从规范程序和档案入手,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程序和档案材料清单,其次是严把抽查复核关,每年6-8月是申报奖补户数最多的月份,他坚持按时间节点开展核查,精准核实奖补规模,用汗水诠释责任和担当。2017年以来,全县共申报贫困户产业项目3.41万个、发放奖补资金6648万元,通过政策激励引导更多贫困户发展产业稳定增收脱贫。

10、戴洪升,王庄镇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从事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主要负责产业扶贫政策工作。该同志认真研读了中央、省、市、县关于产业扶贫奖补各类政策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根据各村居发展实际,分别制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在他的身上有股“钉子”精神,凭着这股劲,他主动入户走访、电话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协助发展花生、蔬菜、中药材种植、畜禽养殖、积极联系农业经营主体签订订单合作协议,为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增加贫困户“造血”能力。在从事产业扶贫的几年里,为全镇1228户贫困户累计申报产业发展项目2777项,有蔬菜、花生、中药材订单种植,畜禽养殖业等,累计申报产业扶贫奖补资金690余万元,促进产业增收。

31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