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倾心为民解病痛

2021-07-30 08:13 蚌埠新闻网  

人物简介

杨世泉,男,41岁,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2003年6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3年9月入伍成为一名军队医务工作者。2015年被任命为原南京军区高压氧医学中心科室副主任,2011年、2012年个人分别获得医院嘉奖两次,2013年获得医院先进个人,2015年获得“联勤分部优秀基层干部”,2016年所带领的科室获得“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2018年荣立个人三等功。

医者仁心 服务百姓

深读周刊:蚌埠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驻蚌部队和当地老百姓都结下鱼水情谊。解放军联勤保障902医院为地方百姓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塑造了良好的口碑,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杨世泉:解放军联勤保障902医院的前身是解放军第123中心医院。也许大家对902医院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一提到123医院,蚌埠老百姓没有不知道的。长期以来,这所部队医院利用自身医疗技术,为蚌埠老百姓提供了优质、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医院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2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聚集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医务工作者,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倾心为驻地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让患者带着病痛而来,康复痊愈而归,从而赢得了百姓信赖。2010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2医院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成为蚌埠市第五家市级三甲医院,为蚌埠建设皖北医学中心,奠定了基础。

深读周刊:军队医院拥有大批的人才和先进的医疗技术,我们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服务驻地百姓的?

杨世泉:军队医院必须始终坚持军队性质不能变、为军服务宗旨不能变、敬业奉献精神不能变、严明纪律要求不能变,要做到随时拉得出、冲得上、挺得住、医得好,这是原则和前提条件。在保障部队需要的同时,我们还要处理好为民服务和为军服务的关系。就拿我所在病区来看,90%以上的病患都是老百姓,其中以蚌埠地区老百姓居多,也有不少来自滁州、宿州、亳州、阜阳、淮北等地区的百姓。

对待就诊的群众患者,我们热情接待,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让他们不仅要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更让他们感受到军队医疗服务的周到和温暖,体现出“军民一家亲”的深切情谊。除了对上门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外,医院还经常组织专家走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确实为困难群众解决就医实际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发挥技术优势,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深入乡镇卫生院对农村医生开展帮带活动,切实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能让他们更好地为基层老百姓服务,同时也增进彼此之间感情。

醉心科研 技能精湛

深读周刊:作为一名军队医务工作者,既要有对党和国防事业无限忠诚的理想信念,又要有精湛的医学技术和全心全意为军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杨世泉:首先,军医,第一位是“军”,第二位才是“医”。作为一名军人,树牢坚决听党指挥、服从大局的观念,通过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对于军医而言,也要同时拥有过硬的医疗技术,不然无法完成党和军队赋予的神圣使命。在临床工作中,我十分注重科研能力培养,定期追踪前沿信息、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及时调整科研方向,推进成果创新。目前能独立开展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颅术、脑室系统出血侧脑室减压术、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椎动脉开口支架植入术、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脑动脉血管夹层支架植入术、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支架取栓术及动脉瘤弹簧圈填塞术。

2014年负责组建“急诊脑血管病绿色通道”,同时顺利开展“急性脑梗塞大血管闭塞支架取栓术”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弹簧圈填塞术”,填补我院及蚌埠市两项技术空白。目前成功开展上述手术200余例。

深读周刊:据我了解,近年来,你在做好临床工作,积极开展为民服务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科研工作,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杨世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近年来,我在临床工作之余,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科研。参与军队各类科研项目4项,蚌埠市创新课题1项,主持原南京军区面上课题1项,军委后保部重大课题1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17年,科室顺利获得“安徽省十三五神经病学重点专科”。2018年,参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的两项大型临床试验:“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早期联用替罗非班的多中心临床试验(RESCUE-BT)”“发病4.5小时内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卒中比较直接血管内治疗与桥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多中心、随机、开放临床试验(DEVT试验)”。同年我中心被授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全国研究与推广协作医院”、“中风120安徽特别行动组成员单位”、“天坛神经介入联盟成员”单位。2020年,由我牵头成功申报60万军队后勤科研项目即“战场即时高压氧干预技术研发及其在肢体复合伤救治中的应用”,同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与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

锐意进取 砥砺前行

深读周刊:近年来,在你的带领下使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的脑血管病治疗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蚌埠的皖北医学中心地位,在这方面有哪些表现?

杨世泉:我中心是“十三五”安徽省神经病学重点专科,东部战区高压氧医学中心,有三项特色技术,其一是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颅手术,2000年开展此项技术至今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培养了大批的进修生,是该项技术全国研究与推广协作医院,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其二是脑血管介入手术,于2009年开展脑血管造影及颈动脉支架手术,2013年首次开展急性脑卒中支架取栓手术,成为首批中国卒中学会审批的卒中中心。2014年,由我牵头并在科室介入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我院第一台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同时参与军区总院牵头的“中国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支架取栓再通治疗和临床研究(BEST)”,使我院成为全国24家临床分中心之一,至此,我院的神经介入治疗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三是高压氧,1987年我院建立高压氧舱,目前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高压氧舱群,是安徽省高压氧中心,年行高压氧治疗达15000人次,高压氧治疗很大程度降低了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及有害气体中毒的致死、致残率,切实造福患者家庭及社会。

深读周刊: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为驻地老百姓提供服务,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有什么打算?

杨世泉:脑卒中,尤其是大血管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很多患者治疗后也遗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脑卒中的治疗上,国际上一直在强调“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就是说,如果患者能够早一分钟到达医院,早一分钟得到溶栓治疗和取栓治疗,那么患者的预后可能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当务之急是需要从加强卒中中心和体系建设入手。一是加强科普教育范围与力度,缩短病人发病后呼叫时间;二是加强院前急救系统与医疗机构的沟通,缩短病人到达医院的时间;三是加强我院卒中中心能力建设,缩短病人到达医院后启动溶栓治疗的时间,最大限度拯救患者坏死的脑细胞,达到最快最好的治疗效果,使脑血管病的治疗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完)

23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