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杨露露
“今年咱家又包了200亩螃蟹塘,准备大干一场。”五河县沱湖乡村民黄成高笑着说,对于沱湖渔民来说,池塘养蟹,日子也甜。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小康战略构想提出时,黄成高和父辈一起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现在,离开了窄窄的住家船,换个方式“靠湖吃湖”,生活更有奔头了。
生活殷实,是全面小康的基础标志,也是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直观感受。时间来到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端,珠城大地全面小康的一张张蓝图成为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产业强市、创新驱动、城乡统筹、开放带动、民生优先等战略,奋力推进蚌埠高质量跨越发展,和全国人民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核心发力
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盛夏时节,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燃动珠城。
7月16日,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蚌举行,与会代表把脉新材料科技研究方向,研判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技术、产业与资本合作,探讨自主创新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价值与潜力。
超薄浮法玻璃、柔性可折叠玻璃、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5.0中硼硅药用玻璃、8.5代TFT-LCD玻璃基板、空心玻璃微珠……在科技的催化下,新材料被赋予无限的想象空间,玻璃只用作容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活。当前,一场绿色风暴正席卷蚌埠。面对全球碳减排潮流下的机遇和挑战,蚌埠加快前瞻布局,力争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在绿色转型道路上精准起步,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蚌埠正按照“三地一区”两中心的目标定位,以“抓两会、推两基、展新贸、靓淮河、促文旅、创幸福”为工作主线,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硅基、生物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等六大优势产业,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首位度。
如果说产业是高质量发展中的“必答题”,那创新则是产业发展中最有分量的“C位”。对于蚌埠来说,创新一定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的牵引下,坚持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以硅基、生物基新材料及相关配套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功实现从“老工业基地”到“科创新城”的转型,“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越来越近。
不断跳动的数字、持续刷新的纪录,见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印迹——
“十三五”期间,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期初的1253.1亿元,2019年成功迈上2000亿元关口,2020年达到2082.7亿元,年均增长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和进步,是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采访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陶广生告诉记者,蚌埠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精准发力
打好持续攻坚“组合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7月25日,五河县朱顶镇陈台村设施蔬菜示范基地收购泡椒的客商络绎不绝,谁能想到这里过去却是五河县乡村产业发展的边缘地带。
火红的辣椒带来火红的日子,说到现在的幸福生活,陈台村脱贫户潘茂英高兴地说:“不出村就有生计,这就是小康!”
陈台村以前是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薄弱,广种薄收。基地负责人陈建返乡后发现,优质的沙壤土是种植蔬菜的不二之选,何不让乡亲们换个思路?
十几年间,泡椒产业在陈台村深深扎下了根,同时还带动了附近多个村发展产业。“今年基地带动大家种植了近2200亩辣椒,亩产效益可达1.3万元。”陈建高兴地说。
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长远之计。近年来,我市坚持一手抓产业促增收、一手抓就业稳增收,走出一条产业与就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特色发展之路,产业扶贫成果亮点纷呈、就业扶贫成效硕果累累。
“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硬指标,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人民幸福。蚌埠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拿出真招实招硬招、下足绣花功夫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好消息纷至沓来:2016年全市8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7年怀远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省首批摘帽的四个县之一。2020年全面如期完成减贫任务,累计脱贫13.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03%降至0。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6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3167元,年均增长30.37%。 贫困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由2015年的3万元,增长到目前的52.48万元,增长16倍,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
持续攻坚,数字背后是沧桑巨变。8年来,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就业帮扶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稳定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你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模样?”不仅是火红的产业,还有清新的空气和清澈的河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有力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色发展,从曾经的选择题已经变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答题。
淮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孕育了大量的人口。频繁的人类活动,意味着要更加呵护生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市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推深做实林长制、河湖长制改革,探索建立淮河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十三五”期间,我市持续加强工业废气、城市扬尘等综合治理,文明祭祀、禁放烟花爆竹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居皖北之首。切实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大洪山生态修复成效初显,淮河河道非法采砂得到全面遏制,沫河口工业园区等环保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推进龙子湖周边环境整治和水生态环境治理;全省率先推广应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
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一个又一个身边的变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悄然发生,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获得感”更加真切。同时,我市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不断战胜全面小康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持续用力
筑牢高质量发展“稳定器”
“马城通公交车了!”
马城镇居民王凤海清楚地记得,那天是入冬以来又一次大降温,空气里都是清冷的味道。可马城镇通公交车的消息却火热地传播开了。
“班次稳定了”“票价便宜了”“更加舒适了”“态度变好了”…… 去年12月,180路公交车开通,结束了马城镇不通公交车的历史,我市市域公交一体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今年4月底,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科四级主任科员常军保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20年7月正式启动市域公交一体化工作以来,我市陆续将市区内176台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车辆替换为20条城乡公交线路的绿色能源车辆,覆盖所有乡镇,解决了部分区域,如马城、沫河口、曹老集、梅桥、淮滨社区、安徽科技学院、涂山风景区等地不通常规公交的问题,让城乡居民共享公交均等化服务。
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的同时,我市始终秉承发展为民的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市区面积由601.5平方公里扩大至956.9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达1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万人,“三环六轴三带”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改造棚户区、城中村137个,7.13万户居民实现“安居梦”。
时光荏苒,情怀不变。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质的飞跃。
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实现途径。来自市发展改革委的数字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市教育、卫生累计投入分别达309.6亿元、177.6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时期的1.7倍和1.9倍。城乡低保、社会保险、特困供养、最低工资、住房公积金等全部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各类养老机构总数超140家、床位达2.4万张,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34%。
实实在在的小康,就是让老百姓能切实感受到物质、文化、居住环境等方面的美好变化。“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在缔造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特色明显、生活美满的幸福家园,实现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同步发展,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谱写了在困境中奋进、在转型中发展的壮丽篇章,为开启新阶段美好蚌埠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