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万里长空待“银鹰”

2021-08-13 08:18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

【阅读提示】

从渔村古渡到现代化产业新城,蚌埠的城市命运一直与交通紧紧联系在一起。津浦铁路通车前,临河而居的蚌埠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渔村,随着火车的一声长鸣,蚌埠开始了由“村”到“城”的华丽转身。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内河航运、铁路运输都是蚌埠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然而,作为一种年轻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民用航空运输的缺失一直是蚌埠城市发展抹不去的痛。军用机场与城市相依相存,虽然近在咫尺,却无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动能。在军用与民用的纠结中,蚌埠市历届党委政府积极寻求建设民用机场之路。在不懈努力下,蚌埠民用机场建设项目终于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并作为蚌埠市重点工程立项建设。目前,蚌埠民用机场建设各项工作正全面推进,再过几年,一座现代化的民用机场将在距离蚌埠市区30多公里的滕湖村落户,蚌埠人“家门口坐飞机”即将梦想成真。

机场与城市的缠绵

【典型回访】

打卡地:淮河文化广场

华灯初上,流光溢彩,入夜的珠城风姿绰约。

和着音乐优美的旋律,一股股水柱欢快地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忽然间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抖抖满头水花后钻入水面,留下满池的涟漪与欢笑……

8月7日晚上7时30分,记者在淮河文化广场看到,巨大的环状喷泉池边围着大人和孩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欢笑……

“妈妈,城市真美!喷泉真漂亮!”“孩子,你知道吗,这里原来是军用机场,如果机场不搬迁,这里的夜晚仍是漆黑一片呢!”“机场不搬走,但可以天天看飞机呀!”小女孩子瞪着水汪汪眼睛望着妈妈,对飞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然而,“飞机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却给城市带来一些烦恼”。比如,由于军用机场的存在,城市只能向东西发展,南北向的路多是断头路……如果机场不搬走,这里不可能高楼林立,蚌埠的夜晚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现代和魔幻……

【史料数说】

据蚌埠日报记载:1928年秋冬之际,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在蚌埠境内原长江巡阅使署所圈农田上建筑东、西营房。在东、西营房中部(今体育场及周边位置)修建军用土质机场,1931年建成。1934年,又在东营房以东选址修建。新址占地800亩,当年10月28日竣工。

1953年,老机场改建为3级机场。1962年扩建为二级永备机场,占地6792亩,配有主跑道、滑行道、联络道。

北有淮河,南有机场,东西长18公里、南北最窄处仅有1.5公里,经过多年发展,蚌埠市区被挤压成不规则的哑铃型带状。同时受军用机场飞行净空限制,市区四分之三面积不能竖30米以上的烟囱,5平方公里范围内不能建20米以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军用机场离蚌埠市政府只有一公里,不仅如此,机场南端有大型石油储备库,北侧为百货大楼、火车站人口稠密区,蚌埠机场曾多次发生飞行事故,其中两次在市区,1978年5月发生的火车站坠机事件最为严重。

【人物讲述】

胡德新(原蚌埠市委副书记、原蚌埠机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净空限制、噪音影响、安全隐患三个问题集于一身的老机场,严重制约了蚌埠市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因此蚌埠市委市政府一直谋求老机场搬迁。早在1957年,蚌埠市就通过省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中央军委写过报告,要求迁建机场。之后的很多年,蚌埠市一直为此苦苦奔波。

军用机场搬迁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不仅地方与军方的协调困难重重,财政困难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踌躇之中,从1957年至1989年的30多年间,老机场搬迁进展缓慢。

随着老机场搬迁,蚌埠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昔日老机场地区,如今已成为繁华的城市客厅。记者 刘晨 摄

1989年,全国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蚌埠市市长徐景仁联合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搬迁蚌埠机场”的2938号建议,机场搬迁问题终于得到重视。后经转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办理,终于答复“同意搬迁”,原则是由地方政府负责新建一个同等规模的机场供部队使用。

经过军地双方三轮艰难的谈判,1996年7月18日正式签署《关于迁建空军蚌埠机场的协议》。1997年12月1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迁建空军蚌埠机场。1998年12月军民合用新机场开工奠基,2002年8月交付部队使用。机场迁出后,城市向南、向高发展,解放了原市区9平方公里的净空限制。如果没有当初机场迁建,就没有淮河文化广场,也不会有高楼林立的现代新城。

军用与民用的纠结

典型回访】

打卡地:蚌埠仁和集

沿迎宾大道一路向南,在路标的指引下,记者驾车拐进一条平坦笔直的水泥路,不一会儿,一个戒备森严的大门挡住了去路,这就是位于蚌埠仁和集、由蚌埠市出资建设的新蚌埠机场。

“新和老代表不同的年代,其实这个机场就叫蚌埠机场”。陪同采访的原蚌埠机场空军部队地训科科长温洪喜告诉记者,这个机场设计建设为军民两用机场,既是空军二级永备机场,也可作为民用航空使用。

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同意机场迁建复函后,1997年开始征用土地,1998年5月批准使用土地4030亩,1998年12月开工建设。新建的军民合用机场与蚌埠市中心空中距离为8公里,公路距离为11公里。新机场按军用二级和民用4C设计,于2002年8月竣工验收后交付部队使用。新机场占地4460亩,实际总投资5.56亿元,同年9月启用。军用老机场跑道为2200长、60米宽,民用4C标准的新机场跑道长2600米,宽50米。MD82和波音737可以全载起降。新机场铺设场道时早已预埋了民航灯光管线,预留了一定面积的民航建设用地。

【史料数说】

据蚌埠日报载:迁建前原坐落蚌埠中心城区的蚌埠机场曾有过短暂的民航生涯。1986年4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空军蚌埠机场成为军民合用机场。当年5月蚌埠民用航空筹备处成立。1987年3月正式成立中国联合航空公司蚌埠公司,后更名为蚌埠联合航空公司。2002年,又更名为蚌埠民航筹备处。1988年11月,蚌埠联航首开蚌埠至北京航线。

飞机是苏联机型,飞行高度6000米左右,噪音大也比较颠簸。只要天气稍有变化,就会推迟起飞。有时会耽误一两天时间。全年正点率不到40%,加之乘客少,航线一直处于亏损状态。1999年4月,因适用机型服役期满,蚌埠至北京航班停航。

据中国联航官网载: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是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与22个省、市以及大型企业联合组建的民用航空公司,曾拥有41架飞机,其中大多为俄制图-154和伊尔-76等飞机,亦拥有波音767-300、波音737-300、雅克-42、CRJ-200、安-26、运-8的机队。北京南苑机场作为降落基地,担负着专机、客机、航班的重任。

【人物讲述】

温洪喜(原蚌埠机场空军部队地训科科长)

当年中国联航共开通国内航线38条,其中大部分为支线航线,蚌埠至北京航线就是其中地市级的支线。由于中国联航拥有军办企业背景,1998年,根据中共中央“部队不得从事经商活动”的政策,被要求停止其民航客运业务,但鉴于其航班计划已经制定,该决定被批准延迟执行。1999年4月,蚌埠至北京航班停航。从1988年11月中国联航蚌埠至北京班机首飞,至1999年4月班机停飞,中国联航在蚌埠共运营了11年的时间。

滕湖机场效果图

这11年的时间里,老机场成为军民合用机场。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虽军民合用,但军用是需要无条件保证的,如遇部队有飞行训练计划,或执行任务需使用空域,则民航必须无条件保障军方使用。因此,蚌埠联航班机经常无法按点起飞,除了部分因天气原因外,保障军方使用原因更为重要。

在仁和集建设的新机场设计为军民合用,既希望搬迁老机场为蚌埠城市建设腾出发展空间,同时也想实现拥有民航的愿望。从现实在看,虽然军民合用机场节约了土地,减少了投资,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军民合用机场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希望通过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的蚌埠来说,建设民用机场势在必行。

民航追梦,交通兴城

【典型回访】

打卡地: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蚌埠城市候机楼

绿植吐翠,凉风阵阵,虽然室外暑热难耐,宽敞的大厅里却是一片清凉宜人。8月7日上午,记者在设于蚌埠长途汽车中心站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蚌埠城市候机楼看到,几排铝合金长椅上坐满了前来候机的旅客。上午10时许,闸机开放,数十名旅客排队登上一辆停在一旁的机场专线巴士。

“平时1小时20分钟一个班次,旺季则加密到一个小时一班。”候机楼工作人员小吴告诉记者,蚌埠候机楼至新桥机场的专线巴士早上的发车时间是6时10分,下午最后一班出发时间是4时30分,一天共有9个班次,每天运送旅客数百人。“和过去相比,现在乘飞机的旅客多了好几倍,看来飞机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出行方式”。

“乘飞机出行好是好,就是要奔波到合肥乘机十分麻烦。”正在候机楼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公司的业务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乘飞机已是家常便饭。但由于蚌埠没有民航机场,乘飞机要么去南京禄口机场,要么到合肥新桥机场,而这两个机场距蚌埠都很远,新桥机场相对近些,也有140公里左右的路程,无论乘机场巴士还是自驾,路上都要花费近两个小时。再算上预留安检候机的时间,与从蚌埠乘高铁出行到达时间差不了多少。如果蚌埠有民航机场,乘飞机出行就会方便很多。真希望蚌埠民航机场早日建成。

【史料数说】

据蚌埠日报等媒体报道:蚌埠民用机场项目传来最新消息,蚌埠民用机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第二次)发布。根据公开信息,拟建安徽蚌埠民用机场场址位于怀远县淝河乡北部,邵楼村西北、滕湖村东北部,距离蚌埠市中心直线距离36.7公里。

此前,中国民航局正式出具蚌埠民用场机场可研报告行业意见。根据行业意见,蚌埠机场本期工程按照年旅客吞吐量9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00吨设计,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1条长2600米、宽45米的跑道,建设1.2万平方米航站楼,11个C类机位的站坪,配套建设空管、供电、供水、供油等设施。目标2030年旅客吞吐量95万人次,飞机起降9700架次。

蚌埠民用机场项目推进时间轴:2013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发改委牵头蚌埠民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在各方努力下,积极对接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中国民航局、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等部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2016年获得中国民航局场址批复;2018年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9月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来蚌开展项目评估,并出具了评估报告;2020年8月项目立项正式获批。2020年4月成立蚌埠民用机场建设指挥部,2021年2月,蚌埠机场建设投资公司成立,由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出资,主要负责蚌埠民用机场前期建设、融资和运营管理。

【人物讲述】

马同金(蚌埠市委党校副校长)

因水运而生,因铁路而兴。就全国范围来看,没有哪一个城市像蚌埠这样,城市的命运与交通发展联系得如此紧密。交通运输工具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舟楫船运时代,蚌埠只是一个渔村古渡的码头,当年如果津浦铁路没从蚌埠经过,时至今日蚌埠也很可能只是一个沿淮而立的“蚌埠集”或“蚌埠镇”。100多年前,铁路是现代交通工具的代表,一直到今天,无论是运能还是运量,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航空运输最为年轻。自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完成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试飞后,飞机一直被使用于战争,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批军用飞机改为民航运输,民用航空运输被广泛使用。由此可见,放眼全球,航空运输都经历了军转民的过程。

蚌埠是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但长期以来,这个枢纽主要体现在内河航运、铁路和公路运输领域,民用航空一直是综合交通体系中的短板。多年来蚌埠与机场之间总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历届党委和政府也在孜孜以求谋划建设民用机场。可喜的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2016年蚌埠腾湖机场获得中国民航局场址批复,2020年8月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批准立项,2021年6月项目可研报告被正式批复并即将开工建设。同时规划实现机场与高铁、高速、公共交通等多种方式无缝对接,这将进一步强化蚌埠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体系地位,对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密皖北地区机场节点、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支持蚌埠“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提升蚌埠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完)

28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