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优质教育 提升小康“竞争力”

2021-08-23 08:16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小康路上,教育的作用更加凸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市教育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社会贡献度上,力度巨大,影响深远。

求学路上

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不是老师的一通通电话、一次次上门,乃至从蚌埠到宁波的奔波,萍萍可能还在外地打工。

去年开学后,老师发现一间教室里多了一张空课桌。家访后才知道,萍萍跟着亲戚去了宁波卖菜。一个又一个电话后,老师出现在萍萍的宿舍门口,跟她掰开了揉碎了说读书的重要性。终于,萍萍跟着老师回到了课堂。这个暑假,萍萍早早就完成了各项作业,她笑着告诉记者,马上就上初三了,更要加油。因为,她想考一所高职,将来做护士。

教育,始终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做到规划优先、投入优先、资源优先。作为阻断贫困代际转播最有效的方式,我市在“控辍保学”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仅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分片包村,进村入户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尤其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走访调查,确保对象精准,一个不漏,实现辍学儿童动态清零。

无论是小康路还是求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此前市教育局与市残联共同完成全面核查,目前全市适龄残疾少年儿童义教入学率已超过95%;对72个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则按照“一人一案、分类安置”的原则,分别采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服务,实现义务教育的“全覆盖、零拒绝”。

学生资助,让更多寒门子弟坚定求学之心。“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资助各级各类学生39.71万人次,投入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和地方免学费补助资金及助学贷款资金8.07亿元;包括资助各学段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8.02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8544.41万元。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累计发放各级各类资助资金4892.36万元,受益贫困学生61875人次。其中包括学前教育幼儿资助、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学杂费以及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学费等。与此同时,我市出台的中等职业城市户籍学生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包括省直所属中等职业学校。

“把扶贫助学作为凸显教育公平的民生工程,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市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杨祖云告诉记者,我市学生资助已经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教育部门和学校实施、学生受益的工作格局,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今年5月,全国2万名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2019-2020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大手笔投入

未来教育雏形初显

未来教育什么模样?智慧学校或许是雏形。2019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市级统筹的智慧学校建设项目,投资15.86亿元,一举覆盖六区三县800余所学校、6000余个班级。

刚从五河一中毕业的刘赫,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693分的好成绩。在他看来,智慧学校不仅将智能大屏变成老师的新助手,平板电脑变成学生的新伙伴,师生之间通过网络也有了更紧密的链接。更重要的是,整个学习的方式改变了。“比如说,系统会根据我的考试结果和错题类型给我推送针对性的练习,形成个性化学习手册。”他形容说,这样一来,查漏补缺有了更得力的助手。有的放矢的“刷题”,结果就是事半功倍。

截至目前,智慧学校已为全市师生提供超62万+全学段、全学科到书到课的电子课本、教案、微课、互动式课件、试听等体系化的教学资源及2000万道全学科配套优质试卷。更重要的是,网络技术跨越了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的鸿沟,让城里学校和乡村学校的师生可以同上一堂课。因此,继“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以及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之后,我市人工智能教育“因材施教”创新方案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入选“长三角人工智能十大示范场景”。

教育投入,我市从不吝啬。下个月开学,市区将有9所新建、改扩建的义教阶段学校竣工投入使用。龙子湖区的淮滨路小学、新城路小学,蚌山区的黄山学校,高新区的中科蚌埠高新实验学校、淮上区的十八中改扩建项目、吴安小学改扩建项目、梅桥中学新建教学楼,以及经开区的二实小兰凤路校区、禹会区的淮海小学,不仅硬件够“硬”,而且绝大多数都有名校背景。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翻阅资料后告诉记者,即将竣工的学校总投资额近10亿元,建设面积将近2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共计15140个。

在9所市区中小学校竣工的同时,还有更多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悄然变化——2019年我市启动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项目,资金总投入37434.6万元,完成191个校园新建与改扩建项目104017平方米,购置图书411640册,教学、生活设备设施13078套,极大提升了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在此基础上,今年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大建设与推进力度。特别是继续加强乡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在经费支持、师资供给、校园建设等方面予以保障。“温馨的校园里,始终有一张安静的书桌等着孩子们。”该负责人描述。

夯实人才梯队

教育明天更美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教育的重点。不久前,我市出台引进和培养教育人才实施办法,将引进人才分为A、B、C、D四个层次,按层次给予相应资助。与此同时,着力对在岗教育人才开展进修和科研能力提升,并首次实施市级首席名师培养工程。

而两年前,我市也打破常规,在全省率先启动“校园招聘”工作。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主动前往高校招贤纳士,吸引了一批来自211、985、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优秀教育教学人才落户蚌埠。两年过去,这项工作已成常规,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加入教坛,甘当人梯,夯实蚌埠教育的基础。

去年推行的“县管校聘”,更是给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新思考——怀远县在龙亢、古城镇两个学区试点中小学“县管校聘”工作,两个试点学区44所学校526名教师成功完成校内竞聘上岗,32名教师跨校竞聘上岗,7名教师主动申请跨校竞聘农村学校岗位,流动比例6.08%。

另一个数字更具说明力:2020年秋季全市新招聘在编教师1568人,80%新教师补充到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三支一扶”招募高校毕业生和招聘的68名特岗教师全部分配到乡镇从教。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市教育局出台“实施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总额外单列农村艰苦学校教师津贴,逐步提高到每月人均约500元”的具体政策,目前已实现农村艰苦学校津贴全覆盖,各县区依据学校偏远程度逐步增加绩效工资总额,最高达到每月813元。“夯实基础,教育的明天更美好,小康更有‘竞争力’!”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沈亮说。(完)

30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