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纸巾费、餐具费、酱料费…… 商家“隐形”消费套路深

2021-10-21 08:11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曹梦晴

隐形消费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去餐厅吃个饭,可能会被收取开瓶费、包房费;用了餐厅的纸巾,要被收取纸巾费;吃个火锅,要被收取酱料费。面对餐饮行业各种收费,大多数消费者虽有不满也只在结账后吐槽两句,很少有人专门为此争个高下。我正是找准了消费者的心态,商家才将这些不合理的消费进行到底。

吃火锅 每位收取酱料费七元

前段时间,市民刘先生带着一家老小去我市一商场里吃火锅。“最后结账时,发现还有酱料费56元。”刘先生说,往常一家三口来吃火锅,费用不多结账时也很少仔细看账单,这次家里老少八人来吃饭,结账时特地看了一下明细,“平时不看没发现什么,这仔细一看倒是吓了一跳,酱料费56元。”

刘先生说,当日就餐,其中7位大人和1位五岁左右的孩子,还有一个坐宝宝椅的孩子。点菜时,没有注意到菜单上是否有酱料,也没有服务人员询问是否每一位客人都需要酱料,而结账时仅坐在宝宝椅上的婴儿没有收取酱料费,其他人包括孩子每人收取了七元的酱料费。他认为,火锅酱料,无非也就是酱油醋、牛肉酱、芝麻酱、山茶酱、辣椒等等,即便每种口味各来一勺,也不至于要收取七元。而孩子常是和大人同吃一份酱料,却也被商家按照人头费算了进去,这是典型的“隐形消费”,是商家的霸王条款。

“家里人多,吃完饭孩子就出去乱跑,无暇和火锅店计较这些,但以后不会再来这家吃饭了。”除此以外,刘先生告诉记者,火锅店虽没有另收取餐具费,但不提供普通纸巾,客人就餐如果想用纸巾,还得购买一盒价格2元的纸巾。

各种各样的“奇葩”消费花样百出

纸巾费、茶水费、服务费、酱料费;某咖啡馆只给4个杯子,加杯子还要收取15元杯子费用……巧立名目、花样百出的隐形消费在餐饮行业存在已久,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市民梁先生说,自己也遇到过一些莫名的“收费”。“还有一些属于音乐酒吧性质的餐厅,在这种餐厅吃饭若是客人自己带酒,则要被收取开瓶费。”梁先生说,开瓶费价格一般在20元至50元不等,还有更高的,“考虑到酒吧性质的餐馆除了经营餐食,以卖酒为主,价格不高的话,也是能接受,但若收取50元朝上的开瓶费,便不合理了。”

“还有的餐厅里不提供开水,要想喝水得花钱买。”有网友说,前段时间一家三口在我市一餐厅吃饭,当日孩子水杯里的水喝完了,想要找服务人员要点白开水,却被告知没有茶水和白开水,无奈之下,只能至服务台买凉冰冰的瓶装矿泉水给孩子。

不仅仅在餐饮行业,一些美容行业也会遇到类似的隐形消费。市民汤女士说,她在位于宝龙城市广场的一家美甲店做美甲美睫,每次收费都是划卡。“这家美甲美睫店使用的是会员制,顾客可在账户里充上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充值的金额越高折扣越高,送的项目越多。”汤女士说,她一般一次性会在账户里充上一千元,一般能用个大半年,直至最后一次使用时,账户里还剩下两百多元,而当日消费的总价在五百元左右。“我本打算将账户里剩的钱用完,再将其余的差价补上,下次再来充钱,可老板告诉我账户里不能清零,否则不能使用折扣,要按照原价收费。”汤女士说,每次来做美容都和店里的老板和员工很熟,也不好意思与老板较真,只能往账户里继续充钱。

采访中,很多受访者表示,面对商家的隐形消费套路,大多消费者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有人觉得这算是行业潜规则,很多店都这么操作,只能认了;更多人觉得为了几元、十几元钱和商家理论、纠缠不值得,提出意见商家不接受就付钱走人;也有少数人与商家较真,或选择向消费者协会等投诉,最终往往都能免除这笔费用。

面对“隐形”消费,维权有用吗?

面对隐形消费,为何只有少数人会站出来维权。有消费者认为,由于牵涉金额一般不多,多数人放弃了投诉维权,这反过来又助长了无良商家的嚣张气焰,让隐形消费乱象难以得到根治。深层次原因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这方面的规定不明确,实操性不强,对餐饮等行业的制度规范应该有更加细致的条款,而不是等消费者就餐时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和商家据理力争。

例如餐厅的消毒餐具要收取1元消毒费,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使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可见,提供消毒的、清洁的餐具和饮具,提供安全、卫生的就餐环境,是餐馆经营者的义务。餐馆有义务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洁净的、已消毒餐具。

面对商家的隐形消费,维权究竟有没有用。记者针对这个问题采访了市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消费者有知情权,商家应提前告知消费者。”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价格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例如商家在收取火锅酱料时,应提前告知消费者,消费者没有使用商家的酱料或未点酱料,商家不应收取相关费用。”该负责人表示,商家没有告知消费者并且收费的服务,消费者可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完)

250

蚌埠新闻网记者 曹梦晴

隐形消费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去餐厅吃个饭,可能会被收取开瓶费、包房费;用了餐厅的纸巾,要被收取纸巾费;吃个火锅,要被收取酱料费。面对餐饮行业各种收费,大多数消费者虽有不满也只在结账后吐槽两句,很少有人专门为此争个高下。我正是找准了消费者的心态,商家才将这些不合理的消费进行到底。

吃火锅 每位收取酱料费七元

前段时间,市民刘先生带着一家老小去我市一商场里吃火锅。“最后结账时,发现还有酱料费56元。”刘先生说,往常一家三口来吃火锅,费用不多结账时也很少仔细看账单,这次家里老少八人来吃饭,结账时特地看了一下明细,“平时不看没发现什么,这仔细一看倒是吓了一跳,酱料费56元。”

刘先生说,当日就餐,其中7位大人和1位五岁左右的孩子,还有一个坐宝宝椅的孩子。点菜时,没有注意到菜单上是否有酱料,也没有服务人员询问是否每一位客人都需要酱料,而结账时仅坐在宝宝椅上的婴儿没有收取酱料费,其他人包括孩子每人收取了七元的酱料费。他认为,火锅酱料,无非也就是酱油醋、牛肉酱、芝麻酱、山茶酱、辣椒等等,即便每种口味各来一勺,也不至于要收取七元。而孩子常是和大人同吃一份酱料,却也被商家按照人头费算了进去,这是典型的“隐形消费”,是商家的霸王条款。

“家里人多,吃完饭孩子就出去乱跑,无暇和火锅店计较这些,但以后不会再来这家吃饭了。”除此以外,刘先生告诉记者,火锅店虽没有另收取餐具费,但不提供普通纸巾,客人就餐如果想用纸巾,还得购买一盒价格2元的纸巾。

各种各样的“奇葩”消费花样百出

纸巾费、茶水费、服务费、酱料费;某咖啡馆只给4个杯子,加杯子还要收取15元杯子费用……巧立名目、花样百出的隐形消费在餐饮行业存在已久,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市民梁先生说,自己也遇到过一些莫名的“收费”。“还有一些属于音乐酒吧性质的餐厅,在这种餐厅吃饭若是客人自己带酒,则要被收取开瓶费。”梁先生说,开瓶费价格一般在20元至50元不等,还有更高的,“考虑到酒吧性质的餐馆除了经营餐食,以卖酒为主,价格不高的话,也是能接受,但若收取50元朝上的开瓶费,便不合理了。”

“还有的餐厅里不提供开水,要想喝水得花钱买。”有网友说,前段时间一家三口在我市一餐厅吃饭,当日孩子水杯里的水喝完了,想要找服务人员要点白开水,却被告知没有茶水和白开水,无奈之下,只能至服务台买凉冰冰的瓶装矿泉水给孩子。

不仅仅在餐饮行业,一些美容行业也会遇到类似的隐形消费。市民汤女士说,她在位于宝龙城市广场的一家美甲店做美甲美睫,每次收费都是划卡。“这家美甲美睫店使用的是会员制,顾客可在账户里充上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充值的金额越高折扣越高,送的项目越多。”汤女士说,她一般一次性会在账户里充上一千元,一般能用个大半年,直至最后一次使用时,账户里还剩下两百多元,而当日消费的总价在五百元左右。“我本打算将账户里剩的钱用完,再将其余的差价补上,下次再来充钱,可老板告诉我账户里不能清零,否则不能使用折扣,要按照原价收费。”汤女士说,每次来做美容都和店里的老板和员工很熟,也不好意思与老板较真,只能往账户里继续充钱。

采访中,很多受访者表示,面对商家的隐形消费套路,大多消费者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有人觉得这算是行业潜规则,很多店都这么操作,只能认了;更多人觉得为了几元、十几元钱和商家理论、纠缠不值得,提出意见商家不接受就付钱走人;也有少数人与商家较真,或选择向消费者协会等投诉,最终往往都能免除这笔费用。

面对“隐形”消费,维权有用吗?

面对隐形消费,为何只有少数人会站出来维权。有消费者认为,由于牵涉金额一般不多,多数人放弃了投诉维权,这反过来又助长了无良商家的嚣张气焰,让隐形消费乱象难以得到根治。深层次原因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这方面的规定不明确,实操性不强,对餐饮等行业的制度规范应该有更加细致的条款,而不是等消费者就餐时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和商家据理力争。

例如餐厅的消毒餐具要收取1元消毒费,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使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可见,提供消毒的、清洁的餐具和饮具,提供安全、卫生的就餐环境,是餐馆经营者的义务。餐馆有义务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洁净的、已消毒餐具。

面对商家的隐形消费,维权究竟有没有用。记者针对这个问题采访了市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消费者有知情权,商家应提前告知消费者。”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价格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例如商家在收取火锅酱料时,应提前告知消费者,消费者没有使用商家的酱料或未点酱料,商家不应收取相关费用。”该负责人表示,商家没有告知消费者并且收费的服务,消费者可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