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杨露露
10月11日,碧波荡漾的龙子湖畔,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老朋友,跨越山海,相聚珠城。
胜友如云,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以文化为名,却又不止于文化交流。三天时间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中外嘉宾聚焦文化多样性和“一带一路”等重大课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对气候变化、减贫和科技发展等全球性挑战问题充分对话,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
作为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的举办地,蚌埠的绿水青山给远近宾朋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当下,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正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着力提升环境承载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有机统一。
以制度建设引领绿色发展
“过去我去过阿塞拜疆,城外山上河边全是绿色,就像我们安徽蚌埠这么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李肇星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全体会议上结合丰富的人生阅历,点赞蚌埠之美,引起了台下嘉宾的鼓掌共鸣。
时值深秋,行走在蚌埠街头,你会发现蚌埠正以山水之城的独特气质,描绘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之美。
第一次来到蚌埠参会的媒体记者表示,没想到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如此这般美丽。
确实,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蚌埠,有着不同寻常的美。蚌埠之美,美在地处皖北,囊括山水的自然禀赋;美在横跨南北,兼容并蓄的气度胸怀;美在治山理水,追新逐绿的坚定不移。
采访中,市发展改革委环资科负责人表示,天越来越蓝,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优良生态环境成为蚌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蚌埠篇章提供了生态环境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推深做实湖长制、林长制等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龙子湖、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大洪山生态修复,编制完成淮河蚌埠主城区段防洪交通生态景观带综合治理规划,新建改造城市污水管网340公里,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放在首要位置。市水利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靓淮河”作为六大工作主线之一,围绕淮河治理和沿岸景观升级,谋划实施了淮河蚌埠主城区段防洪交通生态景观带综合治理,加快从“背对淮河”向“面向淮河”发展、从“跨河发展”向“拥河发展”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市还将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级版,完善城市污水管网体系,加大城区雨污分流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建立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预测机制,坚决打好“1+1+N”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歼灭战。
以绿色产业支撑绿色生产
今年3月1日,蚌埠实施“禁塑”行动,可降解的聚乳酸制品正取代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制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全省率先“禁塑”,蚌埠有担当更有抓手。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市丰原集团等生物基新材料龙头企业,率先掌握世界领先的聚乳酸全产业链生产技术,让蚌埠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再度站上“风口”。
随着禁限塑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生物基产品的持续推广,“中国硅谷·无塑蚌埠”,逐渐成为这座老工业基地的新名片。
自然生态的绿色美丽、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升、生产生活的资源节约,必然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变革。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蚌埠正立足自身优势,着力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园区,走出高质量发展的宽广路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我市将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积极稳妥、有力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订实施我市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深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研发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严格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绿色崛起,核心支撑在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围绕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我市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力争2025年,绿色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全面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大力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和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应用,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