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制造” 迈向“蚌埠智造”

2021-11-19 08:23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首席记者 顾楷/文 刘晨/图

【核心阅读】

安徽首辆5G无人驾驶轨道交通车辆正式在蚌投产;大富机电5G+设备监测系统、凯盛工程5G+数字化车间初步建成;沫河口精细化工园5G+智慧园区项目深入推进;安瑞科压缩机基于“互联网+”的后市场智能运维云平台覆盖“一带一路”沿线7个国家和国内10余个省;凯盛工程获批工信部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银锐智能全线柔性生产系统行业内领先;依爱消防搭建了采购、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智能应用平台;蚌埠国显、昊方机电等近20个工业互联网项目正在谋划推进……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企业培育,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传感器、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5G通信等产业发展,实现了工业互联网与产业发展携手共进,“蚌埠制造”正向“蚌埠智造”迈进。

AGV小车在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车间内给技术人员运送零件

我市已先后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132家,其中省级18家,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企业50家。全市获评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6个,获批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3个,在全省工业互联网发展中走在前列。

转型升级 132家企业试点

制造业+互联网势在必行

“光伏行业市场发展太快,传统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市场逐渐萎缩,不建新的生产线就意味着企业将失去市场。”在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企业纪委书记、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正超指着新建的生产线向记者介绍,短短几年时间,一块电池板的发电量已经从最初的200瓦变成了如今的650瓦,每年技术都在不断更迭,产品都在持续更新,倒逼着企业及时进行智能化改造。

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光伏行业的上游企业,以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档超白压延光伏玻璃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业,主导产品有超白压延原片玻璃、超白压延钢化玻璃、双绒面玻璃、背板打孔玻璃和钢化AR光伏玻璃等,是国内光伏组件前十大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产品远销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

如今的海控三鑫发展势头正劲。然而在智能化改造前,曾经受国际市场和技术影响,企业也曾一度陷入困境。2016年起,海控三鑫开始积极推进生产线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逐渐掌握核心技术,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了全产线全流程的自动化,企业发展走上快车道,效益实现逐年攀升,公司也先后获得省两化融合示范、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及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等荣誉称号。

海控三鑫的涅槃重生,主要得益于企业的智能化改造,而智能化改造则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石。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控制室掌控生产线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市经信局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信息化发展科科长刘长勇说,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对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助力我市制造业企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我市积极谋划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政策,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5G发展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市级施工路线图,为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

同时,我市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统筹协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全面推进千兆光纤入户和4G网络深度覆盖,编制完成《蚌埠市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0-2025年)》,大规模建设5G网络,持续推进企业内外网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和开通5G基站2249个,对工业园区进行了重点保障,实现了市区和县城5G信号稳定连片覆盖,为工业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在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和基础设施有力保障下,当前,我市已先后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132家,其中省级18家,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企业50家。全市获评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6个,获批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3个,在全省工业互联网发展中走在前列。

降本增效 提升10%-30%

企业“三化”改造成效显著

“以前生产一平方米玻璃,要耗三点几度电,现在上了新生产线,只要两度左右,不仅成本降低了,也更加节能环保了。”张正超介绍。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赋能、赋智、赋值,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从规模、成本优势转向质量、效益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

在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总工程师冯勇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消防设备及物联网监控系统研制、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加快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以数字化赋能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实现了整个工艺流程的全自动化。今年新上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化生产线后,企业产品产量已从之前的每天5000件增长到了每天13000件,产品研发效率提高30%,运营成本降低25%,整体生产效率提高约30%,产值能耗降低15%,销售订单处理效率提高约50%,发货周期缩短一倍以上,每年节省人工费约100万元,为企业占领更大国内市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保障。

刘长勇说,当前,我市正鼓励和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建设窄带物联网、5G、高精度定位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支持重点领域工业企业运用新型网络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探索在既有网络上升级部署新网络,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一批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评估达标企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5G智能车间的建设,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典型,也是我市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

“我们的工位机、无人车、智能装备数据管理平台运用的都是5G网络,极大提升了我们管理效能。”在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5G智能车间,公司自动化事业部部长卢佩庆说,公司近年来加大玻璃装备的智能化研发,研究玻璃生产线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对玻璃生产线的熔化、成形、退火、切裁以及包装全流程进行智能化升级,结合自身在国内75%的市场占有率,根据玻璃品种不同,逐步形成了多个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特别是5G数字化电气车间的成功上线后,蚌埠凯盛工程借助5G技术实施项目采购智能管理、智能仓储管理、生产制造及包装发运全流程智能控制和人员智能化管理,实现了系统平台对各流程的高效管控,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对工厂实时管理的限制。如今,新系统节省了企业5%至10%的直接材料成本,降低了用于质量保证方面的费用15%至20%,降低制造成本10%左右,生产人员生产效率提高了10%至20%,生产计划完成率和准时率提高20%以上。

在企业5G数字化电气车间,记者看到,每个元器件的入库出库都采用扫码方式,一改之前仓库保管员一项项手工记录和清点的传统模式,产品出库全部通过智能AGV小车自动运送到生产的各个工位,更加精准、安全。同时,整个生产过程的派工、排产、工作量统计等全部在系统上完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避免了以往人工干预出现的管理漏洞。

在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中,蚌埠凯盛工程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项目从全国近700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优胜奖。

紧抓机遇 打开思维

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

日前,市经信局系统的21名干部和市辖33家企业的负责人走进被誉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青岛,参加为期一周的“蚌埠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专题研修班”。聆听讲座、学习理论、实地考察、复盘交流……研修期间,大家认真研究先进地区、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思维逐渐被打开。

“今天参观学习给我的启发非常大,一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衣公司,却可以用数据驱动整个工厂的运作”“大数据是让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可能的唯一路径,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一条条融入深度思考的学员笔记,记录着大家的学习心得,更体现着企业家工业互联网思维的觉醒。

“未来三年,将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成长期,也是从概念普及到实践推进的关键时期。”刘长勇说,我市将紧抓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找准我市发展路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用工业互联网思维谋划和推进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赋能”作用,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促进我市产业提档升级。

其中,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被摆到重要位置。我市将积极探索“园区+行业+企业”等建设路径,以行业集聚度较高的产业园区为主体,围绕产业发展、运行监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建设具有行业特点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园区建设、企业参与等模式,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赋能园区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在位于淮上经济开发区的安徽童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企业自主研发的5G智慧无人机蜂巢管理系统通过定时巡航,可以对园区进行飞行环境监测、自动数据采集、AI辅助拍摄、数据远程回传和实时远程调度等操作,能够以极高的工作效率和迅速响应能力,切实保障园区安全。安徽童仁智能科技经营副总裁何云裴告诉记者,企业还将进一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技术协同创新,紧密结合地域经济建设与产业升级的需求,建设一个具备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展示、岗位专业技能实训、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生产技能培训、社会服务与产品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5G工业互联网创新体验中心,以工业互联网思维服务园区发展。

刘长勇说,下一步,我市还将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渐进方式,逐步建设具有“双跨”特点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充分发挥我市“两基”优势,打造玻璃新材料、聚乳酸新材料2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凯盛工程、国显科技、依爱消防、大富科技、昊方机电、中粮生物科技等优质企业打造6个以上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

此外,我市还将常态化、系统性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培训,培育企业管理人员工业互联网思维,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专业化能力;支持和指导驻蚌高校、职业院校加强工业互联网相关学科建设,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围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项目,鼓励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面向我市重点行业与典型场景,研发和推广整体解决方案和创新产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充分利用股权投资基金,创投风投等投入工业互联网领域。

“当前,我们正结合双招双引,努力汇聚网络资源、平台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传感、智能装备、综合解决方案等各类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争取逐步打造上下游协作体系,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构建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刘长勇表示。(完)

211

□蚌埠新闻网首席记者 顾楷/文 刘晨/图

【核心阅读】

安徽首辆5G无人驾驶轨道交通车辆正式在蚌投产;大富机电5G+设备监测系统、凯盛工程5G+数字化车间初步建成;沫河口精细化工园5G+智慧园区项目深入推进;安瑞科压缩机基于“互联网+”的后市场智能运维云平台覆盖“一带一路”沿线7个国家和国内10余个省;凯盛工程获批工信部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银锐智能全线柔性生产系统行业内领先;依爱消防搭建了采购、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智能应用平台;蚌埠国显、昊方机电等近20个工业互联网项目正在谋划推进……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企业培育,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传感器、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5G通信等产业发展,实现了工业互联网与产业发展携手共进,“蚌埠制造”正向“蚌埠智造”迈进。

AGV小车在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车间内给技术人员运送零件

我市已先后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132家,其中省级18家,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企业50家。全市获评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6个,获批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3个,在全省工业互联网发展中走在前列。

转型升级 132家企业试点

制造业+互联网势在必行

“光伏行业市场发展太快,传统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市场逐渐萎缩,不建新的生产线就意味着企业将失去市场。”在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企业纪委书记、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正超指着新建的生产线向记者介绍,短短几年时间,一块电池板的发电量已经从最初的200瓦变成了如今的650瓦,每年技术都在不断更迭,产品都在持续更新,倒逼着企业及时进行智能化改造。

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光伏行业的上游企业,以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档超白压延光伏玻璃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业,主导产品有超白压延原片玻璃、超白压延钢化玻璃、双绒面玻璃、背板打孔玻璃和钢化AR光伏玻璃等,是国内光伏组件前十大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产品远销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

如今的海控三鑫发展势头正劲。然而在智能化改造前,曾经受国际市场和技术影响,企业也曾一度陷入困境。2016年起,海控三鑫开始积极推进生产线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逐渐掌握核心技术,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了全产线全流程的自动化,企业发展走上快车道,效益实现逐年攀升,公司也先后获得省两化融合示范、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及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等荣誉称号。

海控三鑫的涅槃重生,主要得益于企业的智能化改造,而智能化改造则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石。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控制室掌控生产线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市经信局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信息化发展科科长刘长勇说,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对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助力我市制造业企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我市积极谋划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政策,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5G发展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市级施工路线图,为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

同时,我市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统筹协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全面推进千兆光纤入户和4G网络深度覆盖,编制完成《蚌埠市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0-2025年)》,大规模建设5G网络,持续推进企业内外网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和开通5G基站2249个,对工业园区进行了重点保障,实现了市区和县城5G信号稳定连片覆盖,为工业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在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和基础设施有力保障下,当前,我市已先后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132家,其中省级18家,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企业50家。全市获评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6个,获批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3个,在全省工业互联网发展中走在前列。

降本增效 提升10%-30%

企业“三化”改造成效显著

“以前生产一平方米玻璃,要耗三点几度电,现在上了新生产线,只要两度左右,不仅成本降低了,也更加节能环保了。”张正超介绍。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赋能、赋智、赋值,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从规模、成本优势转向质量、效益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

在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总工程师冯勇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消防设备及物联网监控系统研制、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加快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以数字化赋能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实现了整个工艺流程的全自动化。今年新上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化生产线后,企业产品产量已从之前的每天5000件增长到了每天13000件,产品研发效率提高30%,运营成本降低25%,整体生产效率提高约30%,产值能耗降低15%,销售订单处理效率提高约50%,发货周期缩短一倍以上,每年节省人工费约100万元,为企业占领更大国内市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保障。

刘长勇说,当前,我市正鼓励和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建设窄带物联网、5G、高精度定位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支持重点领域工业企业运用新型网络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探索在既有网络上升级部署新网络,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一批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评估达标企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5G智能车间的建设,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典型,也是我市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

“我们的工位机、无人车、智能装备数据管理平台运用的都是5G网络,极大提升了我们管理效能。”在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5G智能车间,公司自动化事业部部长卢佩庆说,公司近年来加大玻璃装备的智能化研发,研究玻璃生产线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对玻璃生产线的熔化、成形、退火、切裁以及包装全流程进行智能化升级,结合自身在国内75%的市场占有率,根据玻璃品种不同,逐步形成了多个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特别是5G数字化电气车间的成功上线后,蚌埠凯盛工程借助5G技术实施项目采购智能管理、智能仓储管理、生产制造及包装发运全流程智能控制和人员智能化管理,实现了系统平台对各流程的高效管控,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对工厂实时管理的限制。如今,新系统节省了企业5%至10%的直接材料成本,降低了用于质量保证方面的费用15%至20%,降低制造成本10%左右,生产人员生产效率提高了10%至20%,生产计划完成率和准时率提高20%以上。

在企业5G数字化电气车间,记者看到,每个元器件的入库出库都采用扫码方式,一改之前仓库保管员一项项手工记录和清点的传统模式,产品出库全部通过智能AGV小车自动运送到生产的各个工位,更加精准、安全。同时,整个生产过程的派工、排产、工作量统计等全部在系统上完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避免了以往人工干预出现的管理漏洞。

在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中,蚌埠凯盛工程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项目从全国近700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优胜奖。

紧抓机遇 打开思维

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

日前,市经信局系统的21名干部和市辖33家企业的负责人走进被誉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青岛,参加为期一周的“蚌埠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专题研修班”。聆听讲座、学习理论、实地考察、复盘交流……研修期间,大家认真研究先进地区、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思维逐渐被打开。

“今天参观学习给我的启发非常大,一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衣公司,却可以用数据驱动整个工厂的运作”“大数据是让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可能的唯一路径,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一条条融入深度思考的学员笔记,记录着大家的学习心得,更体现着企业家工业互联网思维的觉醒。

“未来三年,将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成长期,也是从概念普及到实践推进的关键时期。”刘长勇说,我市将紧抓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找准我市发展路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用工业互联网思维谋划和推进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赋能”作用,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促进我市产业提档升级。

其中,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被摆到重要位置。我市将积极探索“园区+行业+企业”等建设路径,以行业集聚度较高的产业园区为主体,围绕产业发展、运行监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建设具有行业特点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园区建设、企业参与等模式,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赋能园区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在位于淮上经济开发区的安徽童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企业自主研发的5G智慧无人机蜂巢管理系统通过定时巡航,可以对园区进行飞行环境监测、自动数据采集、AI辅助拍摄、数据远程回传和实时远程调度等操作,能够以极高的工作效率和迅速响应能力,切实保障园区安全。安徽童仁智能科技经营副总裁何云裴告诉记者,企业还将进一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技术协同创新,紧密结合地域经济建设与产业升级的需求,建设一个具备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展示、岗位专业技能实训、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生产技能培训、社会服务与产品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5G工业互联网创新体验中心,以工业互联网思维服务园区发展。

刘长勇说,下一步,我市还将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渐进方式,逐步建设具有“双跨”特点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充分发挥我市“两基”优势,打造玻璃新材料、聚乳酸新材料2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凯盛工程、国显科技、依爱消防、大富科技、昊方机电、中粮生物科技等优质企业打造6个以上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

此外,我市还将常态化、系统性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培训,培育企业管理人员工业互联网思维,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专业化能力;支持和指导驻蚌高校、职业院校加强工业互联网相关学科建设,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围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项目,鼓励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面向我市重点行业与典型场景,研发和推广整体解决方案和创新产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充分利用股权投资基金,创投风投等投入工业互联网领域。

“当前,我们正结合双招双引,努力汇聚网络资源、平台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传感、智能装备、综合解决方案等各类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争取逐步打造上下游协作体系,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构建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刘长勇表示。(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